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95章:消失的记忆(四)
“前方的船马上停下,陛下已经休息了!”一声宏亮的声音从一旁传了过去。接着听见一阵船桨划水的声音,好象是对面的那艘船停了下来。 “前面可是吴王吗?为何在此时前来觐见陛下?”年长的女人定了定神,大声喝道。 “吾乃吴王帐下常遇春,特奉吴王命令前来迎接陛下返京的!”对面船上站出一员大将打扮的人,在夜色下看不清打扮,只听到声若宏钟,极为洪亮。 刚刚与肖忉缠绵过的“月盈”听到对面船上的的自称是常遇春的人的话,脸上忽然变色。她紧紧的抱住了肖忉,眼睛里泪水再次涌了出来,她十分关切的看着肖忉,嘴唇动了动,却欲言又止。 肖忉心中再次一震。 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看来是真的穿越了,而且是穿越到了一个在历史上并非籍籍无名的人身上,终于,那红巾,那异族武士,都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常遇春,这人便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字叫伯仁。可以说是朱元璋手下猛将之首,更是在日后朱元璋得取了江山之后被封为开平王鄂国公。而他现在此刻称自己为陛下,称朱元璋为吴王,那么这还不够明显吗?自己,不就是被朱元璋给溺死的那个红巾军的领袖,人称“小明王”的龙凤皇帝韩林儿吗? 天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肖忉忽然又感觉到可怕,常遇春从船上来,是奉朱元璋的命令接自己回到京城。所谓京城,自己是指“大宋龙凤王朝”的根据地,可是根据现在来看,自己这样一个龙凤王朝的皇帝,取妃居然在一个船上,又是因为什么? 肖忉虽然不知道现在是历史上的哪一年,但是根据现在的这些线索,肖忉也已经能感觉到,现在应该是龙凤王朝或许已经完了,而吴王朱元璋的势力正是如日中天,那么,来接自己返京,应该就是历史上的水溺小明王吧? 看了看眼前的“月盈”,象只受了惊吓的小鸟般的缩在自己的怀里瑟瑟发抖,肖忉用力的抱了抱她。 其实从刚才的亲呢中,肖忉已经感觉出来,自己怀里的这个月盈并不是自己那一世的月盈,她们的长相完全的相同,甚至到耳后发际中的的一颗几乎无法发现的黑痣都完全的一样,可是她的确不是月盈。她们的神态也很象,至少有了七八分的相象,可是肖忉却很明显的感觉到她不是月盈,或许这也是所谓的第六感?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可是无论如何,肖忉也知道自己必须要保护自己的女人,这是每个男人最基本的准则。 肖忉轻轻的把她的双手拉开,放在床上,给她盖了一条毯子,“月盈”仍然惊恐的看着肖忉,“陛下……” 肖忉在她的额头深深的吻了一下。擦了擦她眼角的泪花。转身走了出去。 四周灯火通明,无数的船上的灯发出幽幽的红光,将整条河连成一片。而这条河更是极为的宽阔,几乎一眼望不见边际,河水极为端急,而现在大部分船都有缆绳绑在了岩上的巨石上,已保证船只不会顺水漂走。 毫无疑问,这里自然便是长江,也或许,便是不久之后自己的葬身之处了。 “陛下万岁!”门外几个宫女和太监样的人纷纷给肖忉跪倒在地。 “臣吴王帐下常遇春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无意惊扰圣驾,望陛下赎罪!”对面船只上的那个大汉也大声喊到,高大的个子低了下去。嘴里说着恕罪,可是从语气中,肖忉却听不到一丝因为“惊驾”而惊恐的意思。 肖忉对着身旁的宫女太监一摆手,示意他们起身,正在想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对对面的常遇春讲话比较合适,身旁的另一条船上又跳上一个人来。 肖忉一楞,正在怀疑是不是这个人也是朱元璋派来的想要溺死自己的人之一,那人也叩倒在地,低声道:“陛下,朱元璋此时派常遇春来,绝无好意,可是现在朱元璋势力过大,而我军现在势力过弱,陛下也不可贸然开罪朱元璋。” 看此人一身明盔亮甲,长的颇为武勇,可知在小明王身边自然是非常的受重用。可是现在肖忉却叫不上他的名字。 一旁那个年长的宫女样的人也慌忙跪倒:“陛下,刘帅说的极是。我军由于连年的征战,自然是大挫蒙古鞑子的锐气,可是也正因为如此,导致我军势力也损失极大,而吴王早怀不臣之心,多年来稳扎稳打,我军在前撕杀,他却反过来占领,最终势力越大。而陛下现在的势力怕是难以挡其锐气,臣妾以为陛下当效法当年汉高祖待韩信之事,先听之用之,待日后再行除之。” 肖忉苦笑了一下,他明白眼前的这个跪倒在地的大将是谁了——能被称为刘帅的,自然是刘福通。肖忉也明白他们的意思,想让自己学汉高祖,等会儿见到朱元璋的时候,让自己学刘邦隐忍答应下他所以的要求。可是,自己是知道的,这个朱元璋不可能是韩信,也不可能是曹操,他现在都已经不用挟天子令诸侯了,他要的是让自己“失足”落水,永除后患。 肖忉连连托起了匍匐在地的刘福通:“刘帅快起。”刘福通低着头,站立在了一旁,低声道:“陛下,请先问清吴王派人的来意。” 肖忉这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把对面船上的常遇春凉在一边,虽然对方名义上还算是“自己”的臣子,可是这也是于礼不合的。于是提嗓子说道:“常将军快快请起。不知吴王差你前来有何事?” 注:1、杀死小明王的并不是常遇春,而是廖永忠。 2、刘福通在龙凤朝实在也算不上什么忠臣,“事皆决于福通”,而且龙凤朝的终结,其实说倒底还是刘福通战略上的失误。 3、历史上其实小明王被朱元璋“挟天子令诸候”达三年之久。 4、昨天怎么写着迷糊,居然写成“常达”,把常遇春和徐达和二为一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