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七章初悔

  李家宝甩下令他恼怒的“小丫头”,立刻就回了教室。

  晚自习的时候,他悄悄地溜了出去,一个人来到红榜前,为日后能战胜赵岚,开始细心地比较他和赵岚的每一科小分。

  红榜上的分数怪极了。李家宝哪科一百。赵岚就哪科一百,李家宝的语文是九十八分,赵岚也是九十八,唯独外语,李家宝是九十六,赵岚却是九十六点儿五。综合总分只有零点儿五分之差。可就是这零点儿五分,竟然决出了高下。

  不,李家宝不服气,不服输的情绪支配着他,不相信这零点儿五分--仅仅一分的一半儿,就可以说明赵岚的基础比他还要雄厚。更不相信,消灭这零点儿五分之差,就需要折腰攀权贵。

  他准确地记下各科的小分,带着复仇的情绪,踏着急步,向自己的教室走了回去。他要检查他的外语基础,看一看,究竟是哪儿出了毛病。一进教室,他猛然站住了,同学们都离开了教室,他的座位上,端坐着他的班主任老师--徐文博。李家宝这才清醒,自己做错了事情,无论如何也不该抹红榜。可是,自己已经把红榜抹黑了,而且,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中。他无法躲避徐老师,便硬着头皮望着他。茫然中,李家宝与徐老师四目相对,敏锐地发现,徐老师的目光中有气愤,有伤感,突然,凄怆地一闪。这一闪,竟然如同一把利剑,猛然刺中了李家宝的心灵。面对神色抑郁的徐老师,他顿觉十分愧疚, 慌忙顺下眼睛,低下了头。

  “抹红榜的大英雄,请你敢做敢当,抬起你那高傲的头,坐到我的前面来!”徐老师那难以琢磨的语气已近于命令。

  李家宝听到徐老师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特殊语气和毫不客气的用语,尽管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他已经发现了徐老师那一闪而过的凄怆眼神儿,便觉不出一丝恶意,反而深深地感到,徐老师正在以威严、气愤的外表,掩饰他内心的痛惜。他无从挑剔,更不敢稍稍有所造次,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默默地走到徐老师的面前,规规矩矩地站住了。

  徐老师很难过,见他面露愧悔之色,怜惜之情悄悄涌动,严厉的语气也缓和了一些:“我是让你坐下,抬起你那高傲的头。”

  李家宝不敢再任性,看看徐老师,见他稍稍息怒,就在自己书桌前面的椅子上侧身坐下,当真抬起头来,目视窗外。灯光下,他看到外面已经黑天了,但眼前的徐老师却不能回家,瞬间,他十分悔恨,徐老师是为你李家宝,才饿着肚子,继续伤神的……

  徐老师还不知道他的心境,首先,以提醒的口吻试探他:“你打算什么时候去修复被你抹脏的红榜呢?”

  “不,”李家宝脱口说出一个“不”字来,思忖片刻,觉得没有必要收回,便坚持己见,“徐老师,红榜已经被我抹黑了,不修复,可以让所有师生都记住我的不良行为。修复了,反而会使大家很快忘记这件事情,就是我自己,也不会记忆深刻。留着它,也许更有警示作用。”

  “你……”徐老师本来是在启发他,现在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他尽量挽回一些不良影响,万万没想到,他竟巧舌如簧,刚愎自用。良苦的用心,遭到了巨大的伤害。尊严,也仿佛受到了莫大的的细胞层里紧急涌动,瞬间跳出来,立即提醒他,阻止他:“为人师者,不以学生所为而动怒”。久违的誓言,令他止住了心中的怒火,也令他暗暗吃惊。这位桀骜不驯的李家宝,全市数一数二的高才生,却险些使自己失却理智和清醒。李家宝啊李家宝,不管你是李家的,还是张家的,确确实实,你也真是一块“宝”啊!他点燃一支香烟,认真地打量这位险些把自己惹火的李家宝。

  李家宝突然发现,徐老师点烟时,两手微微颤抖,将香烟点燃以后,便大口大口地吸,分明是急于镇定下来。他甚至忘记了,在教室里,教师也是不准吸烟的。李家宝看在眼里,禁不住默默地思忖,自己已经不敢任性,也申述了理由,怎么徐老师还会如此生气呢?莫非红榜必须修复,自己的想法是强词夺理?

  徐老师稳住自己的情绪,恢复了常态,敏锐地看出,李家宝心有疑惑,就非常冷静地问他:“你真的不肯去修复红榜吗?”

  已然内疚的李家宝赶紧辩解:“徐老师,你听我说,我不是不肯,真的是想让大家记住,我今天的名次是第二,不是第一,我还失去过理智,想简单地出气……”

  噢?瞬间,徐老师捕获了了解李家宝内心的机会,立刻珍惜地掌握在手心里,急切地问他:“你是在生谁的气呢?”

  “我……”李家宝刚想如实回答,突然又打住了,连忙将真相严严实实地掩蔽起来:“我,我是生我自己的气……”

  “为什么呢?”徐老师已然觉察,李家宝心有郁结,不想直言吐露。但是,他并不挑明,也不追究,只想在他们的问答中,发现他的隐衷,对症下药地和他谈心。

  “人活一口气,不活不争气……”

  “怎么解释?”

  “没能考第一,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日后比上去,不该自己把自己抹下去。我抹了什么?抹黑了班级的荣誉,抹暗了老师对我的期待,几乎也抹掉我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李家宝的回答里虽有怨气,却不乏志气,可以说,他按照他的思路所作的自我批评,尽管认识还很肤浅,也不能说他的态度不认真。难能可贵的是,作检讨时,他没有自折锐气。不由得,冷静以后的徐老师反而暗暗赏识他的个性。

  两个人的谈话暂时中断了,师生二人各自陷入了沉思。

  盛怒平静之后,徐老师加强了一种感觉,固然,眼前的李家宝常常刚愎自用,不过,他似乎在强烈地表示,他不能容忍任何人的鄙视。纵观他入学以来的每一言,每一行,从外在看,确实不中规矩,可是他的内心世界里,却似乎自有方圆。或许,这正是他的自尊心在维护他的人格和尊严,那么,他的极端态度,就是情有可原的了。作为教师,万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大有保护的必要。徐老师不禁暗暗庆幸,刚才,多亏自己想起了早年的誓言,被惹怒时,终归还算冷静……

  沉静中,李家宝面对徐老师种种反常的举止,对自己的行为已是愈加悔恨,思来想去,纵有千万种理由,抹红榜也是不对的。明摆着,不可能有托词,也不该有托词。想到这里,他首先打破了沉默:“徐老师,我错了,我检讨,可以在班里的班会上,也可以在全校大会上!”

  “检讨什么呢?”

  “检讨我刚愎自用,受挫时,不冷静,以暴躁的情绪代替了应有的思索。愤懑中,以破坏性的行为代替了切实的拼比。”

  “是冷静之后想到的?”

  “不,是在你刚才的目光里……偶然发现的。和你对视时,无意中,我看到了你那恨铁不成钢的凄切眼神,尽管只是一闪,但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刚才你点烟时,我又看见你的双手……在微微颤抖,你让我抬起头时,我才看见,窗外已经黑天了,可是,你这么大的年纪,却不能按时回家,还要为我伤神,熬心血……我突然感到,作为你的学生,我不仅不争气,而且非常对不起你……”

  “我、我恨铁不成钢吗?我的眼神曾经很凄切吗?我我、我在熬心血吗?”徐老师的语流不禁梗塞,声音也有些发颤,差一点点儿,就流露出发自肺腑的感动。他急忙转身,强迫自己压下几乎失控的情绪,再次点燃一支香烟,猛然发现自己是在教室里,便赶紧将已燃的香烟按死在鞋底上。他的心里很清楚,他突然语塞,声音发颤,甚至控制不住感动的情绪,都是心血管病受到刺激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暗暗地承认,这个李家宝,虽刚愎自用却善解人意。尽管他犯了影响很大的错误,此时此刻,还找不出根源,也不肯向老师倾吐隐衷,但是他凭着他的良心,已然打动了自己的情怀。响鼓须重槌,只是这重槌,该槌在哪个点上呢?

  谈话再次中断了,两个人又都陷入了深思。蓦地,李家宝想起了陈路和曹自立,仿佛他们摇晃着手中的大锅饼,正在耻笑他。顿时,他忘记了他是在作检讨,不禁怒气撞胸,下意识地从鼻孔里喷出了他的恨意,“哼!”

  徐老师立刻有所察觉:“你怎么?”

  “我……我相信,我会考第一的!”

  “李家宝,你能不能敞开心扉,把你压在心底的话,同你心里还算认可的班主任老师如实地讲一讲呢?你的火气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怎么就会这么大呢?”

  “现在还不能。”

  多么固执的学生,又是多么实事求是。不,不只是固执,他的实事求是,又是多么自以为是。还有,还有什么呢?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会使他如此执拗,甚至十分怪异呢?一时,徐老师还得不到他的完全信任,只得暂且作罢,单求耐心地等待:“好了,李家宝,你针对你的错误行为,已经向老师作了相应的检讨。认识里不乏志气和信心,只是老师很遗憾,还不能了解你内心的苦衷。不过这不怪你,怪只怪,老师还不能做你的知心朋友,让你在不愉快的心情中常常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好了好了,回家吧,回家!”

  面对徐老师的自我谴责,李家宝暗暗一惊,几乎不忍,刚想说什么,却是心一横,又吞了回去。尽管如此,他对徐老师已然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规规矩矩地向徐老师鞠一躬,才起身离去。

  回到家里,他久久不能入睡,辗转反侧,终于承认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虽说赵岚的总成绩比自己只多零点儿五分,但是,那终归是多,而不是少……这零点儿五分,虽然不如决定及格不及格的零点儿五分重要,却是更加难得。可以说,只差零点儿五分没有及格,仅仅是差多差少的问题,大有偶然的因素。但是,高分上面再加分,就是零点儿五,也的确需要真功夫。特别是语文和外语,分分牵扯着知识面,分分透露着基本功。他这才意识到,今后不管同赵岚如何较量,分差也不会很大,看起来,像在运动场上甩掉张雷那样,在学习上也把赵岚甩得远远的,已是不大可能了。蓦地,他再次想到了陈路,仿佛陈路就在眼前:“嘿嘿,吃大锅饼的,总比吃黑窝头的强一些吧,多零点五分,也是多啊!”

  他恨极了,恨陈路,恨自己,也恨赵岚。仿佛陈路无缘无故地欺负人,赵岚就帮他,甚至使人更难堪。可是,平心而论,无论是哪一门课程,陈路从未得过八十分,这个赵岚,却是门门与自己相当,而且她的外语,明明还比自己多了零点儿五分。高级教授的女儿,市长的千金,会是什么样的人物呢?终于,李家宝再也不敢小视赵岚了。

  第二天,上间操的时候,李家宝趁着还未正式做操,便毫无顾忌地问郝玉梅:“四班的赵岚是哪一个?”

  郝玉梅朝他看了看,犹豫片刻,才低声告诉他:“往前看,女生排里第九个,现在是第十个,郭市长的女儿。”

  郭市长的女儿?不姓郭,叫赵岚,是谦虚,还是做作?开始做操了,他盯住赵岚的背影死死不放,见她做操一丝不苟,有板有眼的,便愤愤地认定,她肯定做作,毋庸置疑。

  下了间操,他继续瞄住赵岚的背影,急急忙忙跟了上去,匆匆地从赵岚身边超过去,走出七八米远,装作偶然想起某种事情,转身就朝回走,抓紧时间,拿余光打量赵岚。猛地,他站住了,惊疑地将余光改成了正视,眼前的赵岚,竟然是昨天讥笑他,害怕赵岚的小丫头。赵岚也站住了,抿住嘴,冲他一笑,很友好地向他伸出手去,表示捐弃前嫌,并且非常爽朗地开了一个玩笑:“你好,抹红榜的大英雄!你放心,我没有向我母亲转告任何事情。”赵岚的话语不是现成的玩笑话,是很有智商的即兴幽默,态度也真诚,伸着手,等待李家宝上前握住,彼此言归于好。

  李家宝再看小丫头,顿时,小丫头不再小了,肯定是她昨天刘海留得长,制造了小的假象,眼见她想同自己和解,便迅速得出一个结论,她果然做作。她的所作所为,明明都是对自己的羞辱和讽刺,此时,她却作出大度的姿态,不是做作是什么?李家宝几乎感到无地自容,不顾她笑容可掬,主动求和,一转身,便愤愤地走掉了。赵岚捂住嘴巴想憋住笑,憋不住,就让笑声从她的鼻孔里面涌出来。可是笑过之后,她却很不安,蓦然产生一种孤独的感觉。也不知为什么,这种感觉突然变得非常强烈,顷刻之间,攫住了她的心绪,使她感到委屈和难过。她默默地站住了,抬起头来四处看了看,看不见李家宝的踪影,便快步向主楼奔去。

  走掉的李家宝其实并没有真走,躲在不远处,仍然瞄着令他无地自容的赵岚,恨不得把她马上喊回来,就像当年忍无可忍地对待陈路那样,狠狠地给她一记耳光然后就问她,凭什么你可以这样戏弄人?凭什么?

  这时,徐老师朝李家宝走了过来,站到他的身边微笑着,有意向他夸赞赵岚:“看清楚了吧?轻盈的步履,紧迫的姿态,玲珑的身躯,宽广的胸怀。是这样吧?”

  李家宝真想高喊一声“是个屁”,但是,对他已经认定的、大可尊重的徐老师,他只能紧紧地闭住嘴巴,在心里憋气。

  “既生瑜,何生亮,可叹周郎!”徐老师言简意赅,巧妙地暗示他,不能气度狭窄,应当尊重对手,友好地进行比赛。

  李家宝看看徐老师,心中愈加生气,自己班的班主任,专长他人志气,费解!徐老师仿佛看见了他的心,轻声问他:“作为有志的青年,你们长大以后,是不是为同一个国家发愤图强呢?要记住,不能不争气,也不能生闲气。去吧,先好好上课去吧!”

  从徐老师口里猛然听到“不争气”三个字,李家宝几乎晕头转向。我,我不争气?我,我生闲气?如果我不想争气,我会如此愤怒吗?如果一切都公平,我会生气吗?愤懑中,他再次想到了陈路和曹自立,真想把他的委屈大声喊叫出来:既然同做发愤人,为什么他们就可以仗势欺人?

  其实,徐老师并没有说他不争气,是针对他的思想状态,在告诫他,激励他,既然要争气,就不能生闲气。但他不承认他气度狭窄,对徐老师的激励就根本就没有听明白。徐老师走后,他反而更加恨陈路,恼赵岚,甚至认为,徐老师也不那么公平。仿佛徐老师昨晚同他讲的一番话,也是做作之词。他甚至感到,他的生活空间很狭窄,孤独无助,便横着心咬牙:期末红榜上见!

  下午自习,他默默地打开了外语书,一课一课地向后翻,终于找到了失分的原因,并不是马虎,是记得不准确。他便重新背记不敢叫真的单词,忙到晚八点,才想到休息。

  班里的同学已经都回家了,校园里安静极了,他静静地走到红榜前,不禁大吃一惊。红榜已经修复,他的名字被重新写在原来的位置上,并且不是另贴一条儿红纸,而是将整张红纸上的名字,重新抄写了一遍。他立刻想到了徐老师,他恁么大年纪,却还……李家宝的心里泛起了强烈的自责,不由得受了感动。感动之后,就想起了徐老师所说的话。他下意识地走出了教学楼,慢慢地踱步,静静地思索,细细地琢磨,反复地咀嚼,徐老师的话就再也不是做作言词了。他隐隐感到,上间操时,是自己听不进徐老师的话,以至忽略了他的教诲。可是,年过半百的徐老师却在宽容自己,耐心地等待自己,亲手为自己亡羊补牢……

  重新走进教学楼,他又去看了红榜,再次看见,“李家宝”三个字的上面是可恼的“赵岚”。不行,绝不行!不由自主,他忘记了刚才的自责,重新拾起对赵岚的怨恨,快步走向教室走去。一进教室,像昨晚一样,徐老师又是坐在他的座位上,顿时,愧意撞击他的心头,令他不禁口讷:“徐老师,我……”

  “你坐下,还是坐到我的对面吧。”徐老师仍然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语气中不乏关心和焦虑。

  李家宝无话可说,对名次不服气,也得尊重徐老师。只好按老师的要求坐了下去。徐老师看着李家宝的眼睛,笑了一笑,首先肯定了李家宝的长处,才心平气和地启发他:“李家宝,不服气不一定是恶德。能够保持不服输的精神,倒是反败为胜的前提。但你想过没有,不尊重走在自己前面的人,是什么品质呢?”

  “我没往这方面想过……”

  “不错,你这样讲是真实的,事情来得很突然嘛。可是,如果你平时有很好的修养,能够做到三思而后行,自觉地避免偏激,你会抹红榜吗?”徐老师一针见血,将他所犯错误的重要原因,直截了当地指了出来,又十分怜爱地劝诱他,“事情已经发生了,确实需要亡羊补牢,但是,老师并不希望你向我交来长长的检讨书。目前,老师只希望,你迅速冷静下来,能够正确对待别人向你投来的各种目光。或许,有人会对你窃窃私语,说三道四。或许,有人会对你提出十分尖锐的批评,班委会上,就完全有这种可能。这并不奇怪,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批评。老师相信,最终你肯定能够理解大家的善意。但老师对你有一个要求,从现在起,你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旦发生上述情况,你有足够的承受力,坚忍地承受它,并且不挑剔别人的态度,只来反思自己。同时,师也有必要提醒你,对你荒唐行为的赞赏之辞,你最好能当场驳斥,或者不予理睬。可以说,老师对你的希望和要求,其实都不是轻而一举就能做到的,但作为你的老师,尽管我心有疑虑,还是要问你,对老师所希望的,所要求的,你李家宝能做到吗?”

  李家宝咬紧牙关,点了点头。

  徐老师见他点了头,便对他深信不移,马上转换了话题:“你已经看过红榜了,有一个事实,各科的分数加在一起,你和赵岚仅仅相差零点儿五分,也就是一分的一半儿。这零点儿五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是不是呢?”

  “不,那可不是。我的心里已经很清楚,高分上的零点儿五分之争,也是要拼功力的。”

  “何以见得?”

  “不错不扣分,仔细查看以后,扣了分的地方,确实就是我记错了,并不是一时马虎,是我的基本功还不到家。一张卷子上差零点五,要是再加一张卷子,大概就不只相差零点儿五分了。”

  “那么你抹红榜的行为到底是什么样的行为呢?”

  “我须要从修养上考虑问题,但是我不服……”

  徐老师连忙追问:“不服什么?为什么不服?”

  李家宝再次不做声了,只是暗下决心,下学期红榜上见!

  徐老师望着倔强、固执的李家宝,对他已是心中有数,便缓缓地道出了自己的判断:“李家宝啊,既然我是你的老师,老师就不能不告诉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应该以偏概全。干部子弟就一定盛气凌人吗?起码,赵岚就不这样。对于这个事实,早早晚晚,你会自己下结论的。我相信  ,你现在对待赵岚的态度,你一定会深深后悔的。现在你不服气,老师也能理解你。这样,咱俩就算打个无偿赌吧!什么时候,你对赵岚心服口服了,你再来找我,我只需要你说三个字,‘我输了’,可以不可以?”

  李家宝的心头忽地一震,莫非徐老师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和始末?不,不可能。既然如此,就是徐老师太有经验了。李家宝对徐老师既严肃认真、又苦口婆心,既求是负责、又宽容求实的态度非常钦佩,由此,产生了一种既感动而又感激的情绪,他再次回味徐老师对他说的每一句话,深深觉得,徐老师的每一句话里,都浸透着心血和耐性,不仅正确,而且很有针对性。不仅负责,而且饱含着期待。那么,就应当姑息、放纵陈路和曹自立的所作所为吗?不,于深深的感动中,他已经能够理解徐老师的一番苦心,但于肤浅的初悔中,他还不能掌握修养的外延和内涵。

  第二天,他主动在早班会上检讨了他的错误:“我很骄傲,盲目地瞧不起人,修养也很差,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我承认,我给自己抹了黑,也给班级抹了黑,我向全班同学道歉……”

  当众检讨以后,内心稍稍释然,他那不服输的劲头儿,便越发有目可睹了。班级里,人人心知肚明,他是在暗暗较劲。不错,他以个人的见识,课上课下都盯死了外语,不许记错一个字母,不许忽略语法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对要求诵背的课文,不能一口气流利地背出一长段,就不算背下来。书上并未要求背诵的课文,他就一定熟读,有一个句子读得不连贯,他就连同上下两个句子,起码重读十遍。他要拿真实的一百分,面对下一期的红榜。

  很快,期末到了。同学们比他都心急,纷纷围在红榜前,观察他和赵岚最新一轮的较量。他的外语,果真得了一百分,可是,红榜第一名的位置上,赫赫的,依然是赵岚。这一回,他的语文只得了九十四分,赵岚仍是九十八。唉,忙了老外的,丢了祖宗的。他的脸红得发热,热得发胀,但是他不甘心,也不灰心,死死咬紧牙关,瞄准赵岚,继续拼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然而,从高一到高二,无论是考试,还是竞赛,赵岚始终当头压着他,总是比他多那么三两分。他们年级的红榜上,三至十名的姓名时常变动,唯独第一名和第二名,好像叫焊枪焊死了。满校交口赞“赵李”,李家宝始终都有耻辱感。尽管理智已经告诉他,赵岚确实胜他一筹,但他坚决不肯放弃多年来的较量。大家无从得知他的真实心境,唯有他的好友孟宪和,背着其他人,曾经对他直言不讳:“李家宝,你是不是把赵岚当成陈路啦?其实,拿陈路比赵岚,你简直是抬举陈路,侮辱赵岚。”

  李家宝这才承认:“陈路算什么?可是赵岚……就是我再不情愿,再不甘心,也得承认事实,我还从来没有胜过她。不过,咱们毕竟还没有毕业,上帝还留给我两个学期和一次高考……”

  “你是不是有些对不起徐老师呢?”

  “你简直是魔鬼!”李家宝没有否定孟宪和的说法,赶紧向他请求,“是朋友,就千万不要把我受辱的老底说给任何人!”

  “包括徐老师?”

  “暂时还得保密!”

  “好吧,反正我能理解你……”

  孟宪和人聪明,感到李家宝很固执,又钦佩他的毅力,见他一次次遗憾,一回回尴尬,真想助他一臂之力,但是,学习竞赛不是甩大泥,依靠蛮力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红榜上,自己最好的名次仅仅是第三,如何帮得了常年不变的亚军呢?

  其他同学,不了解李家宝的底细,都承认,李家宝抹红榜的行为,确实有些过分,偏又觉得,他也是缺乏运气。每逢讲起红榜的名次,犟牛准保第一个抱怨:“说真的,彼此差得很多,亚军给冠军当陪练,也不算冤屈,可是每次较量,回回差那么三两分,第一次交手,还仅仅相差零点儿五分,任谁也不服啊!”

  “就是,”调皮鬼儿常常作弄孔繁军,但在这件事情上,却总是附和他:“如果从班级荣誉考虑,真能争夺‘全能冠军’的,咱们班只有大学委,可是,四班那个赵岚,好像专克李家宝。你这边补了窟窿,她就那边找破绽。赢也不多赢,你渗几滴水,她就赚你几分。让你回回有指望,又让你回回都遗憾。好像她的船,到哪都是运气号,扬帆就顺风!”

  “赵岚的确运气好,”郝玉梅也参了言,“好比投球砸篮筐,赵岚的,就往篮里掉。李家宝的,就往篮外蹦,里外里就好几分。”郝玉梅明明是赵岚的好朋友,却一心希望,赵岚也能输一回,哪怕就是一回,也算公道。心情急切,就连做梦,她也胡思乱想:一次考试,赵岚的钢笔突然丢了,临时借来一支钢笔没考好。郝玉梅特别高兴,却突然醒了,醒来就悔恨,关键时刻,根本不该醒!

  高三上学期期末,李家宝的好友又把眼睛瞪大了,红榜刚刚贴出来,新闻就立刻爆炸了。谁也不知道,是郝玉梅的祈祷,敲对了木鱼儿,还是幸运的雨点儿,找准了脑门儿。同学们只知道,素来的“赵李”变成了“李赵”,顿时,高三的红榜前,空前人多,议论纷纷,沸沸扬扬。“赵李”的逸事,不胫而走,就连好奇的初中生,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兴致勃勃的,也讲“赵李”的传奇。

  两个人的成绩仿佛就是天定,其他各科,二人又战成平手,唯独还是外语,赵岚是九十九点儿五分,李家宝仍是一百。

  晴空万里,白雪耀眼,心境宽阔。又是郝玉梅,喜盈盈、兴冲冲,第一个跑回了教室,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急切地向李家宝报告好消息:“李家宝,红榜贴出来了!这一次,你第一!你不仅是团体金牌得主,而且是个人全能冠军!”

  “你说什么?”李家宝一听,心里咚咚直跳,真想马上就去看红榜,然后就到运动场上跑几圈儿,可是他故作矜持,笑一笑,压住惊喜,只问了一句话,“真的?”

  郝玉梅信誓旦旦地回答:“小狗儿糊弄你!”说罢,她就照着小本儿,就向李家宝讲各科分数,也是零点儿五分定乾坤!

  李家宝实在是太高兴了,两年多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此时此刻,终于攻下了榜首,总算痛痛快快地喘了一口气, 他刚想到红榜前享受享受胜利者的光荣,品尝品尝“全能冠军”的滋味,忽然,有人敲门,他立刻兴奋地高喊:“请进!”

  门开了,赵岚大大方方地走了进来。赵岚?李家宝和郝玉梅都很惊讶,尤其是郝玉梅,十分尴尬,想起平日为李家宝的祈祷,此刻又正在向他表示祝贺,禁不住,红了脸,猛然想起,赵岚一定是来找自己的,这才嗫嚅地问她:“找我有事儿?”

  赵岚笑一笑,幽默地回答:“这次不是找你,是找你们傲慢的大学委,抹过红榜的大英雄!”

  “你找他?”郝玉梅十分诧异,顿时,更不自在了。

  “被人家打下擂台,由守擂的,变成了攻擂的,与人家重新较量之前,怎么也得表示祝贺呀!”赵岚微笑着,以调侃的语气回答过郝玉梅,就将目光转向了神情窘迫的李家宝,主动伸出手去,动作潇洒自如,言语诙谐,发自肺腑,“祝贺你,大英雄不愧是大英雄!一旦动作就锲而不舍,不是爬山,胜似爬山,到底夺得了关键一站的冠军。即便赵岚心有不甘,也只能望着你的项背,奋起直追了。尽管如此,我也非常感动,你将使我不敢稍稍怠慢!”

  “真心的?”

  “当然。”

  “确实?”

  “你是不是在羞辱我?”

  “那……谢谢你。”李家宝接受了赵岚的祝贺,只得同人家握手。这是他得知小丫头就是赵岚以来,第一次迎向人家的微笑,不由得暗生愧意:以往人家领先,自己恨人家;如今自己领先,人家前来祝贺;也许,这就是修养的差别吧?不,接受祝贺,并不等于修好,蓦地,他暗暗地告诫自己,必须保持领先,继续证明,百姓的孩子,并不比干部子弟逊色。想到如此紧要的关节,刚刚萌生的愧意顷刻间散去了,他甚至觉得,赵岚多此一举。居高临下的情绪令他开始重新打量对手,却惊奇地发现,赵岚不可正视,身材也变得苗条了。比起二年前,足足高出半个头。他没有想到,惊人的美貌会逼人侧目,窘迫中,找不到适当的言辞,新奇的感觉便脱口滑出:“哟,不知是你长高了,还是以前我把你看矮了……”

  赵岚觉出了揶揄,微微一笑,便借题发挥:“人生得高大,难免低头看人,举头望明月呢?,‘须仰视才见’。不过这一次,我一定告诉我的母亲,霸道的李家宝果真很有气概,稍不留神,就会压人一头。再见,只要大英雄不再抹红榜,小丫头就敢凭借下学期的红榜,与你煮酒论志愿!”说罢,她和李家宝再次握一握手,又转过身去,向郝玉梅注目一笑,摆摆手,便迅速离去了。

  顿时,郝玉梅更加尴尬,看看同赵岚刚刚握过手的李家宝,蓦地,前来报喜的愉悦从她的心里溜走了,代之而来的,是局促不安和心慌意乱。可是,李家宝并未发觉她的反常,反而非常信赖地向她询问:“你说,赵岚的祝贺,能发自肺腑吗?”

  郝玉梅摇了摇头,赶紧向自己的座位走去。俗话说,摇头不算点头算,郝玉梅究竟是什么意思,李家宝没弄明白,疑惑地向她看去,只见她坐在她的座位上已在写着什么。不便打扰,李家宝只好收起疑问不再问了。不多时,同学们陆续返回了教室,无不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有进来就喊的,有挑大拇指的,也有当胸就是一拳的,他的疑问,就被喜悦和兴奋的情绪压到心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