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十六

  酷暑夏日,骄阳似火,中午一丝风也没有,空气特别沉闷,天热得跟汤煮似的,只有蝉声悠然自得地在外面响起。李国梁正在读着张小芸的来信,何如芬两只手托着两份菜饭走了进来,“哟!当领导的就是忙啊,吃饭都没了时间。”

  见何如芬的两只手都被占着,李国梁急忙把信放到一边,接过何如芬手中的一钵饭,说:“谢谢你,总行了吧。”

  “那以后你来替我打饭,我每次都说一声谢谢,好吧。”何如芬笑着说,一边拿了两双筷子,用水洗了,递一双给李国梁,就坐在书桌边吃了起来。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你才做几回好事啊!”李国梁显得轻描淡写。

  “哦!看样子,你还不领人家的情啰。”何如芬斜视了他一眼。

  “同志,你弄错了,我并不是这个意思。”李国梁连忙解释。

  自从那次何如芬向李国梁要照片那事后,何如芬和李国梁的恋爱关系已明了起来,单位里的同事都知道她们俩在谈情说爱,李国梁还是寻常那种架式,既不是认同也没有拒绝,他在刻意掩饰自己,何如芬倒是格外认真,她帮李国梁洗衣,端饭,还隔三差五地开点小灶,象小孩子一样正式地玩起过家家来。

  李国梁开始时还有点别扭,一是怕人家笑话,二确实不太习惯,身为一区之长,他十分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何如芬反显得大方许多,虽然没有结婚,但李国梁的个人生活她已基本了解和掌握,晚上只要不是学习和开会,她都会主动陪李国梁散步和聊天,对李国梁跟其他异性之间的接触,她十分在意。为此,李国梁开始还不在乎,渐渐地他感到越来越不自在,像是自己身边有了一位领导。

  按理说,初恋爱的男女总有那么一股激情,何如芬有,李国梁也有,但只不过是没有显露出来,也许是一种职业习惯,面对何如芬,李国梁的脸上总是那么一种严肃的表情,这种表情在何如芬的印象中完全正常,她喜欢李国梁,每当在大会小会上作报告,他就是这表情,她没有感觉出这是李国梁对自己的不适,她甚至觉得这是他的一个优点,给她有一种安全感。

  吃完饭,如芬收拾碗筷时看到了张小芸的信,她对李国梁说:“这个张小芸,挺尊敬你呢!”

  李国梁说:“知书识礼,君子所为,读书人大都如此。”

  “话虽然这样,不过作为相隔不远,用这样的方式总不太合适吧?尤其是在男女之间。”何如芬勉强地说。

  “看你想的,人家只不过谈学习和工作,又不是私情,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李国梁盯大着眼睛。

  何如芬觉察到话不投机,自个拿着碗筷出去了,她边走边想:这个在长沙长大的张小芸确实有见识,表达的方式都不同,要谈学习和工作,完全可以当面谈嘛,干吗要写信呢?一般人想都想不出,这次写信谈工作,下次就可以谈别的,如芬越想越不对味。

  何如芬一离开,李国梁拿着一块毛巾就蹦到了潭水河里,柔情似水,在这炎热的夏天,河里总是那么凉爽,将身子泡在里边比那干皱皱、紧巴巴的谈恋爱更畅快,更轻心。五个村民正在齐胸深的水里用新织的五六丈长的苎麻布,在水里东南西北打了四个木桩,将一个倒塌的桥墩,围了一层又一层,两个人用箩筐装着石灰往里洒,一拔又一拔地用手搅动着,李国梁知道他们是趁着午休的时间在熏鱼,便也加了进来,他很主动地守着一个方位,石灰撒下去十多分钟,圈子里的人就开始用棍子往石缝里面捅,原来藏在水底下的那三四斤一条的大鲇鱼、大鲤鱼,被石灰水呛得憋不住了,浮着头往水面飘,一顿瞎撞,围观的人便惊叫起来:“大的,有一条大的,快!快捞住!”“东边角落里有一条想逃跑了!在那!浮着头在那边!”呐喊的人比抓鱼的要多几倍,那场面比看电影更激动、更热闹。大鲇鱼的胡须比老大爷的还要长,肚皮白白的,黑色的背脊慢慢地就变成了灰白,原来霸气十足的样子被石灰水晕得成了纸老虎,李国梁很喜欢这种抓鱼的方式,既有合作,又有技巧,身心都可以得到一种享受,一个多小时,就抓了两箩筐鱼,五个人平均分,剩下的三条就送给了李国梁,他掂了掂,足有十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