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九十八
在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市县几个大的蔬菜基地转了一圈,夏酣春就和陈敏两个人决定从海口坐轮船去广州。陈敏是深华贸易公司的业务员,王宝山想酣春一个人去海南肯定会寂寞,于是安排陈敏去陪他,陈敏对旅行是求之不得的事,既观了风光,又见了世面,况且有人买单,何乐而不为,便爽朗地答应了。 陈敏是湖南永州人,今年二十二岁,玉润的前额,匀淡的眉毛,水样的眼睛,金边眼镜下是高高的鼻梁,风满的唇,全然是一副知识女性的风度,她在大学经济管理系毕业时刚好闹学潮,被分在家乡二轻局一个效益不好的单位,她说这一届毕业的同学都没分好,所以把档案留在人事局,自己就来到深圳,打算拼几年再回去。陈敏本想跟酣春玩几天回公司的,在同夏酣春聊的这几天里,发现他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人,心里便添了一份好感。 轮船离开海口六个多小时,终于是一望无边了,天空愈见辽阔,海洋浩瀚苍渺,水域被映得一片蔚蓝,在强大的螺旋桨搅动下,跌宕碰撞,雪浪飞转,很快地被推向远方。海有多深?天有多远?是大海在翻腾?还是轮船在起伏?夏酣春和陈敏站在甲板上,突然感悟到自己和轮船被夹在蓝天和海水中间,原来看上去巨大的船体此刻如一片漂浮在水面的绿叶,人与这大自然比起来全都成了叶子上的小蚂蚁,一切都显得是那么渺小,那么轻浮,他对正看得出神的陈敏说:“我们是不是像蚂蚁了?” 陈敏也是第一次这样真真切切体味着大海,跟夏酣春的感触一样,便点着头回答说:“是的,是一只小得不能再小的蚂蚁。” 夏酣春自嘲道:“我们在陆地上总认为自己活得有模有样似的,真的与大海比起来,就是一滴水了。” 陈敏也感慨地说:“是啊,一个人不是身临其境还是体会不出来呢!” 夏酣春极目远眺,海天茫茫,水波在摇荡,又对陈敏道:“前几天在陆地上看大海,总以为比大江大河宽不了多少呢!” “那是因为有背景啊,视野明显不一样,难得看到它的真实面貌了。” “现在看起来,我们常说的顶天立地,也是太小气的举止了,说实在话,我们自己的能力又能改变世界多少呢?” 陈敏微微一笑,说:“我们能够改变自己脚下的立足之地就行了。” 夏酣春说:“你现在的立足之地应该还可以吧?” 陈敏摇着头:“深华是一家国营企业,用人机制上还是老一套的多,业务员虽说有提成,但还是很不理想,我想熟悉一下这边的环境后,再帮私人去搞企业。” 夏酣春笑着说:“看不出你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呢!如果不嫌我的池子太小,就到我那去算了。” 陈敏瞥了他一眼:“要我去,你请不起呢!” 夏酣春不理解她的意思,想到自己给杜工他们的工资是国营的三四倍,便问道:“你想要多少?” 陈敏直言不讳地说:“不是我要多少,而是你愿意分我多少,我从来就没有帮人打工的概念,只不过是跟别人怎么合作,比方说我帮你完成一个项目,纯利润一百万,你至少给我二十到三十万。” 夏酣春听出来了,从陈敏的口气可以觉察出,没有两把刷子,她是讲不出这大话来的。他其实最欣赏这种自信和坦率的性格,心里思量了一下,问道:“你对我的这个蔬菜项目有多大的把握?” 陈敏说:“用工业化管理去开发农业,在我们国家还刚刚起步,人家资本主义国家早就产业化了,我想只要把科技和信息这两道关键把握好,估计有百分之八十的赢利慨率。” 夏酣春说:“有你这句话就行,我们三七分成,没赚到钱的话,就算你基本工资,怎么样?” 陈敏没想他如此果断,也爽快道:“那就一言为定。” 陈敏提出的合作,跟夏酣春的观念不谋而合,这几年夏酣春一直在找人,总有些高不成,低不就,年龄大的做事很踏实,但往往谨小慎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年轻的多半心浮气燥,这山望着那山高。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他心里早就明白,历史上的姜子牙和周武王,诸葛亮和刘备,周恩来和毛泽东,都是因为肝胆相照、唇齿相依、相互配合、相互默契,才成就一番伟业,在他眼里,没有君臣,只有合作,就拿诸葛亮来说,如果没有刘备提供的舞台,也只能是怀才不遇,空叹一脑袋智慧,刘备没有诸葛亮,顶多也是个县令,谈不上垂名青史,所以一个人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合作者,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