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十
“郑科长,工会的学习体会还是你来吧。”吴泽来到郑实办公室。 “吴主席,结合工会工作吗?”郑实想起冯局长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不用的,我觉得应该从党政角度出发更合适些,比如党政统一的问题,我只是想得出但说不上来,你从这个角度出发吧。晚上到美丽华,工会为你庆功,当然也是我个人的意思。”最后一句才是吴泽要说的。 “吴主席,我尽力吧。” “不是你尽力不尽力的事,怎么说你也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咱们工会再没有像样的东西,别人会怎么说?所以必须有一篇有高度的东西。” “好吧。”郑实终于明白了文章为什么要署上王自清的名字,看来“郑实”只能在今后的讨论中一步步淡化,直至彻底消失。 “郑科长,王局长找。”隔壁的小周过来喊。 回来之后,郑实才发现自己的办公室不像以往那样清净。 “王局长。”郑实不知道王自清又找自己干什么。 “稿费我替你收下了,冯书记的意思是再奖励你些,毕竟文章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可冯书记也有冯书记的难处,文章上毕竟也署了我的名字,局长奖励副局长就不太合适了,因此你也跟着受委屈了。但局里也讨论了,对有贡献的同志绝不会让他吃亏的,估计决定一两天就下来了。另外冯书记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后有人问起文章的事,你只说帮着修改了一下。” “王局长,这文章本来就不是我写的吗。”郑实肯定的语气连王自清都吃惊了。 教育的终极统一大讨论初见成果,各县市教育局的人事改革也在摸索性地进行着,动作最大的是沙城教育局,书记局长一人兼任,副书记副局长也成了一个人的职务,沙城教育局在全市教育局书记局长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并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 “昨天,教育局组织了全市教育局书记局长‘统一’讨论大会,其中主要就人事干部制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初见成果。各县市教育局书记局长充分认为,教育阵地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一个思想阵地,因此机构权力的统一与下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从这一点上出发,各县市教育局首先对县市中学进行了人事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即校长或书记一把手负责制,与此相适应的是县市教育局为了理顺关系,也准备采取书记或局长负责制,作为市教育局应该走在个县市局的前面,但我们考虑到人事干部管理制度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教育局是慎之又慎,但现在看来不改是不行了,不改就落后在地方的后面,不改就不能和地方形成畅通的关系,不改就不利于贯彻教育的终极统一。因此人事干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通过一个月地讨论,市教育局也渐渐明确了改革思路,特别是县市教育局各直属学校和教育局各科室在学习讨论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因此说这是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也是广大干部职工的要求。我们这一次改革举措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大力支持,省教育厅责成我们市教育局成立一个专门的改革经验介绍团,在全省教育系统进行巡回讲演,同时要求我们市教育局将此次讨论和改革的方案形成系统的文字上报省厅,并组织专门人员负责接待兄弟市局地参观学习团。因此说这次讨论活动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沙河市教育系统,它已成为我省教育改革上的一件大事,教育局要求在座的每一位干部每一位职工以大讨论为动力,以改革为己任,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匠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为了配合这次改革,教育局决定任命王自清为巡回演讲团团长,各科室选出一名年富力强的同志为成员,组成巡回演讲团,它不但担负着巡回演讲的任务,也是沙河市教育局对外形象的一次展示,因此要求各科室负责人一定高度重视。” 冯局长自主持工作以来第一次在会议上如此严肃,会场下几乎只听到喘息的声音。他端起杯子喝口水,继续说道:“改革不是为了哪一部分人的利益,也不是为了教育局的什么利益,是为了整个沙河市的三百万在校的学生,是为了整个沙河市的未来。判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一项真正成功的改革,我认为就是提高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决不损害每一个人的既有利益。教育局的领导不会在改革中损害大家的利益。” 会场下长时间而热烈地掌声对张局长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好了,下面有办公室宣布一项人事任命决定,也作为我们终极统一讨论深入阶段的开始。”冯局长的一句话使原本已经放下心来的人又紧张起来。 新任办公室主任宣读了任命决定: 沙河市教育局关于任命郑实同志为沙河市教育局助理局长的决定 沙教字426号 各县市教育局、市直学校: 沙河市教育局根据工作需要,经组织考察,决定任命原教育工会宣传科科长郑实同志为沙河市教育局助理局长(副局级),现已报市委组织部,待组织部审批之后,再另行文。 沙河市教育局 2006年10月20日 王自清在办公室主任宣读完毕之后,又补充了几句:“这里我受教育局领导的委托,有几句话需要解释。一是对郑实同志的任命是根据本次讨论的需要和郑实同志的实际工作能力,经领导慎重讨论决定的;二是郑实同志继续担任工会宣传科科长一职;三是对郑实同志的任命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是先行任命再报组织审批。这恰恰证明我们此次改革的核心问题。” “围绕着这次任命,教育局想向在座的各位传达一个意思,权利的下放与责任的承担是一体的,贡献与荣誉是一位的。”冯局长补充道。 “权为一者强,权为二者弱。”郑实记不起谁说的一句话。 “老婆,看来咱俩得回一趟老家。”郑实对任命自己为助理局长确实有些意外了。 “干什么?”妻子不知道郑实为什么说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妻子手里的苹果“啪”地掉在地上,这是她任何时侯都没有想到的。 “因为研究生?” “一根打狗棍而已,是因为一篇论文。” “一篇论文?” “对了。就是这篇论文会改变教育局的整个机构的,目前看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我是论文的作者。” “你什么时候写过论文的,再说充其量也就是学术上的东西。”妻子的论文多了,现在事业单位的人哪个没有七篇八篇论文的,否则中高级职称想都不要想的。 “不在于论文本身,关键在于领导如何看它,如何用它,我的论文就是给冯局长用的。”郑实把《教育理论探索》扔给妻子。 “这不是王自清用了吗?”妻子看着。这种事情妻子见得多了,医院的医生经常采用这种办法,往往在署名的问题上用到最大极限,能署四个绝不署三个。 “是王自清让冯书记用了,你不懂得。”郑实越来越体会到,《教育终极的统一》这篇文章的重要性了,当然如果没有王自清的名字,郑实还是在工会干他的宣传科长而已。 “那你再写啊,说不定会当上局长的。”妻子笑着。 “除非再写一篇批驳这篇论文的的论文还得厅长喜欢才行。” “你都说了些什么?你们机关上哪有我们医院来的磊落。” “也不见得,院长未必就是医术最好的,道德也不一定是最高尚的。” “但总还是有一定有一定底线的” “那是,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 “教育是启迪人的心灵的场所” “你想的都是阳光下面的东西,所以你永远弄不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