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七章
开发区的奠基仪式举行得非常隆重。有四家国内外的公司,同时在这里破土动工建厂,其中就有泰商在美国注册的史密斯集团和天马集团合资创建的抗生素制药厂。 之前,吴明策在富豪大酒店设立了一个筹办处。他经常把社会各界的朋友,尤其是省内外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请来,为开发区的建设出谋划策。经过大量的考察、摸底、论证之后,他从资金筹措、选项、引进人才、发展远景、政策法规等几大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规划。为了配合五月前,市政府举办的大型招商引资洽谈会,他决定尽快完善开发区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他计划先上马几个科技含量大的项目,在开发区内设立一个科技园。以它为龙头,拉动整个开发区的发展。这个想法很快得到市常委会的通过,并且还得到了省领导的认可。 当天中午,吴明策把参加仪式的全体来宾都请到了富豪大酒店,设午宴款待他们。他有自己的打算,这次午宴完全可以当作一场恳谈会、商洽会、协调会。出席者回去以后,一定会把他的意志扩散到各个领域当中去。吴明策就是出于如此的考虑,安排了这次聚餐的。 餐桌上特意摆上了红葡萄酒,与会者发现吴副市长今天的兴致很高。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不断地举杯敬酒,并大谈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宏图。 “是改革开放使我们有了今天这样的壮举。请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吧,将来你们都会成为开发区发展的历史见证人。朋友们!这是我市经济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我对此寄予了莫大的希望,相信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全力以赴……” 那天晚上,省长李西登特意给吴明策打了电话表示祝贺。他指示说,巩固和发展改革的丰硕成果,是今后许多年都要做好的一项基本工作。建立开发区的想法他非常的赞赏,搞好了可以让它多下几个蛋嘛!要把这项工作弄得遍地开花。只要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就好过。所以,要本着和以往办各种事业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做今后的工作。最后他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要广泛吸纳人才、二是多多引进外资。这两件事如果办好,其他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半月前,萧克突然接到连子风打来的电话,让他马上把一百万人民币,汇到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怎么回事,风哥?”他纳闷地问。 “别问那么多了,这事要快。” “风哥,现在你在哪儿呢?” “我在日本。药厂的事你跟吴副市长办的都不错,家里头你可能得多费心了。因为短期内我还回不去,如有什么情况电话联系。” 款已经汇走十几天了,可连子风没有一点的音信。萧克几次想给他打电话问一问,问题是他有点打怵。没有极特殊的事他从不轻易地与头儿联系。他好奇的是,连子风在日本干什么呢?那一百万能派上什么用场呢?想到这里,他拿起了电话。 “你好,麻烦找一下朴秋实先生。” “哪位?” “啊,朴先生我想拜托你帮助查一件事。” “噢,是萧老弟,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 “你能否跟东京的广濑隆刚先生过个话,帮我调查一下一个叫连子风的中国人,在那里的行踪。” “没有问题,不知你还有没有别的需要?” “没有。记住,千万不要惊动他。” “我明白了,请放心吧。” “吴副市长能赏光,我真是不胜荣幸。” “萧经理,你太客气了。” 萧克今天是头一次,单独宴请连子风的这位市长朋友。在洽谈成立制药厂的过程中,他觉得吴副市长很有魄力。事情进展的如此顺利完全出乎萧克的预料,他没有想到吴明策会是这么的善解人意并通情达理。特别是为了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在银行贷款的事情上吴副市长帮了大忙。连子风的性格是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尤其是在下属面前。所以,萧克对他的私人圈子没有一点的了解。许多年以来,他已经习惯凡是触及连子风个人的事情,都选择回避的方式。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连子风才格外的信任他。萧克在连子风的眼里从来都是一个办实事的料,至于打通关节出面应酬什么的,根本派不上也没有他的用场。萧克如此对待吴明策确实是个例外。 “连总不在家,我只有替他代劳了。为了感谢吴副市长对天马集团的关照,我代表连总也代表集团的一千多名员工,敬吴副市长一杯。” 与萧克的接触使吴明策改变了原来对他的看法。他发现萧克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个人的身上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小萧啊,你我都不是外人,以后就不用这么客套了。我只不过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罢了。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是我们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桌上的气氛非常的融洽,吴明策破例没有喝洋酒而是自选了一瓶上品五粮液。萧克从不饮酒,为了助兴他硬着头皮喝了少半杯。瞧他那红头涨脸的样子,吴明策很高兴也很开心。半瓶下肚,他妙趣横生地讲起了关于酒的掌故来。 “喝酒你还得跟我学,酒这个东西学问大着哪!古人云;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古之用酒有三,以成礼,以养老,以养病,三者以成礼为第一妙用。我以为,酒的真正功能就是助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居溪流之旁,凭溪水赐酒,醉醺之中写出了名传后世的《兰亭序》,就是兴之所至。” “没想到吴副市长博古通今,将来必是一位集儒雅与铁碗于一身的政治家。” 萧克的话明显是在奉承,但吴明策听着却非常的受用。“过誉了,古来圣贤多寂寞,英雄常伴孤独行。今日得萧老弟一知己,我愿足矣!” 两人最后,尽兴而散。 几星期前,有一件事使萧克放心不下,那就是马竿突然没了音信。广州方面也非常着急,据他们讲同时与马竿一起消失的还有一个绰号叫“猫头鹰”的手下。此人曾经和马竿同在特警部队服过役。更令他不安的是,叶子最近不知什么原因也不去金海岸捣乱了。他思量过,会不会是连子风跟她打了招呼?问题是,方明在此期间也没了踪影。综合各个方面的情况,仔细判断起来,萧克感觉有一种潜在的危险正在悄悄的逼近。 就在他整日为这件事忐忑不安的时候,广州那边来了消息。他们说,“猫头鹰”和马竿很有可能是被警方扣住了。萧克听后,当时就心头一震。紧接着,他便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心中暗想,如果马竿真的是那样,他肯定得被押送回来。能不能在押解的途中做点文章呢?他把自己的想法在电话里和广州的朋友提了出来。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最后双方商定,他们负责把这件事搞个四脚落地。 吴明策这一阵子,实在是太忙了。忙得都无暇打听妹妹手术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头些日子跟泰国人洽谈药厂的事情时,他几乎天天和连子风通电话。那以后就断了消息。 星期天的早上,他还没有起床就给女儿吴月堵在了被窝里。“爸爸!劳您的大驾到我们的学校看一看,行不?” “怎么啦?我的宝贝女儿。” “你们天天忙的不亦乐乎,都是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可我们学生是不是百姓中的一小撮?您去我们的教室瞧瞧,桌椅板凳都破成那样了,能不能帮我们做点实事。这个月我刮坏了三条裤子不说,我同学有两次差一点被散了架的椅子,把屁股给摔坏。” “有那么严重吗?这个事我可得管一管。不然的话,我的女儿说不上哪一天也摔了屁股。” 说到这里,客厅里的电话响了,吴月跑出去拿起了听筒。 “喂!啊,是连叔叔,找我爸爸?他在家,等我去给你喊。” 吴明策马上起来了,他预感可能是吴茵有了消息。果然连子风在电话里说的和他想的一样。 “明策,今天吴茵就要上手术台。佐藤教授说,成功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我这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希望你在家里和我一起祷告吧。等她平安下了手术台我再跟你联系。”连子风情绪异常激动地跟他说。 吴明策没等说话,电话突然掉线了。他擎着电话好一会儿,忘了放下。这小子还是很在意我那个可怜的妹妹的,他想。这个念头的出现,使他的心安稳多了。只要他们的情份还在,至于妹妹那只能认命了。 接着,他的脑袋里又想起了女儿的请求。找萧克办这件事,捐几百套桌椅还不是小事一桩。然后,再让电视台的叶子报道一下。到时自己在镜头前露一面……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又充满了得意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