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章一波三折2税务风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时间跨进了1986年,新年带给通城砂布厂的是又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新年刚过不久,通城县税务局城关税务所突然派人到通城砂布厂来查账,说是有人举报通城砂布厂偷漏税款几十万元。来人清仓、查库、核账,忙活了几天,最后查出账面上金额多出50多万元。还说有些工人的工资100多元,比他们国家干部还多,肯定偷了税。税务局向地、县检察院同时提起了诉讼。黎珊玉被“挂”起来了,天天下车间劳动。一时间砂布厂的天黑暗下来,人们诚惶诚恐。外面的人说“黎珊玉被抓起来了”。销售人员在外跑业务也因此四处碰壁。 当时分管工业的县委副书记张平听说砂布厂偷漏税50多万元,县税务局起诉了黎珊玉,黎珊玉被“挂”起来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他立即赶到砂布厂找到黎珊玉了解情况。黎珊玉如实地向张平汇报情况:那多出的几十万元钱,是因为砂布厂实行两级核算后,厂部统一买进原材料,在发放到车间时对每吨略提了一点价。聚少成多,几年下来就有50多万元了,而且都做了账。张平心想: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正好体现了节俭办事业的精神嘛!当时通城县东冲人民公社有个大队妇女主任,为了节约,每餐抓起一把米的事。通城砂布厂的这件事,不正体现了他们为了扩大再生产,厉行节约的原则吗?千方百计积攒资金,他们错在哪里了? 张平问黎珊玉:“这钱你有没有装私人腰包?” 黎珊玉拍着胸膛说:“没有。我要装了一分钱进腰包,你罚我1万元,马上撤我的职。” 张平问:“你们有没有私分?” 黎珊玉说:“没有。我要是私分了一元钱,你同样撤我的职。” 张平不放心地问:“真的没有?” 黎珊玉说:“真的没有!如果查出我有贪污、私分行为,你把我拉去枪毙。” 张平听后拍着黎珊玉的肩头说:“没有就好,我相信你没有问题。” 黎珊玉听到张平书记这句话,就像受了委屈的孩子见到了娘,不禁眼泪盈眶,激动地说:“张书记,我冤屈啊!我一心一意办厂,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我实在是想不通。我们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壮大,我们这么做已经好几年了,他们年年来查账也没说什么,现在突然提出来算总账,还要加罪于我,是什么意思?” 张平说:“黎珊玉,你没有贪污,没有私分,怕什么?要相信组织,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说法的。” 黎珊玉气愤地说:“这是有人想栽赃我。我黎珊玉就这脾气,决不会拿职工的血汗钱做人情,谋私利。我照章纳税,除此之外,找我报销发票、要汽油、买轮胎什么的,我一概没有。” 张平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你自身过得硬,有什么问题我替你担着。他们要抓你去坐牢,我给你送牢饭去。” 黎珊玉听了张平这话,肚子里的气消了许多,感叹地说:“只要组织理解我就行。” 沉重的心灵,沉重的肩膀,沉重的双脚,千斤重担他黎珊玉压得起啊,但他承受不了这冤屈!就是在黎珊玉被谣言、被委屈、被心中巨大的痛苦压得几乎要垮下来的时候,他仍然没有停止思索。他在思索着砂布厂如何发展的措施,并从中寻求精神的支柱。 此后,张平又找到熊师菊了解情况,和黎珊玉说的完全相符。熊师菊说:“税务局查出的问题一笔一笔都在账上写着,这些钱主要是内部核算积攒的钱,是用来发展生产的,咋能说是我们私分呢?至多只能说是违反了财经纪律。我们这样做账已经好几年了,税务部门每年都来查过账,他们为什么不早说?现在来和我们算总账,我们不服。再说,这事是经过厂委会研究了的,也不能让黎厂长一个人承担责任呀!” 张平从砂布厂回来之后,让县经委立即派人去砂布厂摸清情况。县经委委派负责统计工作的傅浩带人去调查。没出三天,傅浩就把情况弄得一清二楚,向张平递交了调查报告。张平拿到了第一手材料,心中有谱了,立即去找通城县检察院陈华斌检察长。 张平敲开陈华斌检察长的门,进门就问:“陈检,我听说税务局将黎珊玉起诉到你这里来了?” 陈华斌说:“有这回事。我们正在调查取证呢!您替他说情来了?” 张平说:“一个街道企业,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办起来不容易!没几年功夫产值翻了几番,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我们应该予以保护才对。据我了解,税务局起诉他们偷漏税款的问题不真实,严格地说属自我积累。他们为了扩大再生产,在原材料上略加了一点价,而且都做了收入账,没有一点虚假成分。况且这笔钱没有装进厂长腰包,也没有私分。他们厂这么做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税务部门年年去查账,为什么早不制止,税务部门是干什么的,本身就失职。现在来一次算总账,是什么意思?” 陈华斌耐心地听着,待他说完后说:“张书记息怒。我们正在调查取证,相信我们会秉公办事的。” 张平说:“这是经委的调查报告,你仔细看看。我个人的意见,如果经委调查的这个情况属实,你是不是动员税务局撤诉?在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不要停黎珊玉的职。停人家的职,叫人家怎么工作嘛?影响企业正常运转不好。” 陈华斌说:“张书记,事情不那么好办了,税务局同时也起诉到咸宁地区检察院去了。” 张平气愤地说:“这不是胡闹吗?我找皮书记去。” 张平从陈华斌那里出来,直奔县委书记皮雄飞办公室而去。他向皮雄飞汇报了税务局起诉砂布厂的情况和经委的调查结果,谈了自己的看法,要求皮雄飞主持公道,给黎珊玉一个公正的说法。皮雄飞听了张平的汇报后,决定召开一次常委会,议一议,再作决定。在常委会上,张平介绍了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求县委从发展地方经济和保护企业法人出发,公正妥善处理砂布厂所谓偷漏税款事件。最后,常委会决定由县人大常委会派调查组再次进厂调查核实情况,同时去税务局了解情况。县人大调查组回来后,县委常委会又听了一次汇报,并作出决定:由砂布厂适量补交一些税款,让税务局立即撤诉。税务局借口案子已报地区检察院了,难以撤诉。张平又赶到地区检察院做工作,最后终于撤诉了。经调解,由砂布厂向税务局补交税款26万元。 黎珊玉在为自己的最终解脱高兴之余,却为补交26万元税款不服。艰苦度日,精打细算积攒起来的家当,一下子被拿走了一半,黎珊玉心疼啊!26万元,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笔小的数额,在砂布厂刚刚起步之时,该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啊!然而,他又能怎么样呢?只能忍气吞声。当时砂布厂账上已没有钱了,只好去找工商银行糜华盛行长贷了26万元,补交了税款。 事隔不久,一天,通城砂布厂突然开进来许多小汽车。熊师菊一看那阵势吓坏了,以为检察院来抓黎珊玉开公捕大会来了,忙招呼职工挡驾。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县委、县政府来砂布厂开全县工业厂长、经理会的,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次会议是县委张平副书记有意安排的,他为了鼓舞砂布厂干部职工的士气,就把会址选在砂布厂。在大会上,张平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同志们呀,你们看看,十几个妇女不花国家一分钱,做起了这么多的厂房,交了几十万的税,不容易啊!我们一些人做事要凭天地良心啊!黎珊玉是这里的厂长,是这班女人的主心骨。他们从牙缝里节约下来的50多万元,账上明明白白记着,既没装进厂长私人腰包,也没有私分,凭什么抓人?如果黎珊玉去坐牢,我天天去给他送牢饭。” 张平副书记说到这里,会场上掌声雷动,砂布厂的姐妹们相拥而泣。她们埋藏在心里的委屈一下子释放出来了,泣不成声。她们从内心深处感谢县委、县政府对砂布厂的关心和爱护,她们为自己辛勤的付出得到了领导和社会的认同而欢呼。 坐在会场一角的黎珊玉,两眼噙满了泪花,强忍着没让它流出来。不知是激动,还是悲泣,从来不沾香烟的黎珊玉,此时此刻竟狂抽起香烟来,好像要吐出满胸的郁闷之气。 这一场“税务风波”,虽然让黎珊玉蒙受了一些冤屈,却也给他敲响了一次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