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六章灵魂工程8感恩玉立
2006年,在学习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中,玉立集团紧密联系本企业的实际,开展了“感恩玉立,回报玉立”的宣讲活动。从车间到公司,到集团,先后举办宣讲会数十次。光集团就举办了3次,60余人上台发言,他们中有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有公司经理,有车间主任,有班组长,有普通员工。下面摘录几个人的发言,从中不难看出玉立人朴实的感恩情怀,从中可见玉立集团对员工的凝聚力之所在。 黎珊玉—— 我们玉立公司正搞一个感恩回报活动,我觉得这个活动搞得很好。既要搞,就要搞好,搞出成效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凝聚人心,激发斗志。这不能看成是一种形式,而是在弘扬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扬荣弃耻,感恩回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回顾我自己的人生历程,感慨良多。我30岁的时候,40岁的时候,50岁的时候,60岁的时候,都忘不了玉立公司。玉立这么一个公司,对我黎珊玉恩重如山,不亚于再生父母。是玉立公司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提供了一个干事业的平台,我要知恩图报。我在经常反思,在敲警钟,我如果不是到玉立公司来的话,我黎珊玉不知道在哪里流浪。你有天大的本事,没有人看得起,没有人用你,你就没有用武之地,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我这个人从小就有不服输的脾气,但我到处奔波搞事,就是不能成功,就是让你搞不成。我办任何事也比较认真。为什么?因为我出身比较贫寒,3岁时娘就死了,爷老子把我带到县城,把我放在关帝庙的马房里。马房里有一只关公的木马,有一个拿大刀的周仓(菩萨)。我和周仓睡了3年,因为没有人管我,早上爬起来的时候,爷老子做工去了,一碗冷饭放在你跟前,谁管你吃不吃。听老人讲,我是吃贡品长大的。所以,我从小就争志气,想搞事,但就是让你搞不成。你搞得好好的事,不要你搞了。七搞八搞还说你是个坏人,监督你劳动改造,两个人押着,夜里睡觉,这边一个,那边一个。但是,我并不感到悲伤,还是在搞我的发明创造。自从熊师菊她们把我要到玉立公司来了以后,我才真正找到了我得以发展的平台。我的一些过去没法实现的东西,一步一步地实现了,我的价值才体现了出来。可以说,没有玉立公司的话,绝对没有我黎珊玉的今日,这一点我是感恩不尽的。 玉立公司就和我的命一样,你什么东西可以损害,就是不能损害玉立公司的利益。我把玉立公司的一分钱,都看成是自己的钱,甚至还不止。所以,我不管是有饭吃也好,没饭吃也好,你把我当人也好,不把我当人也好,我是矢志不渝,要把玉立公司搞好,搞辉煌。只有这样,我才能对得起玉立公司对我的恩情。 黎桂林——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17岁参军,21岁复员回家。1984年10月回到通城,拿着复员证到乡政府报到。乡党委书记对我说:“复员军人哪里来哪里去。希望你回家乡积极务农,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后来我碰上几个战友,打听到凡是城镇户口的战友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农村户口的只有老老实实脱鞋下田干活。后来通过战友介绍,我在县科委找了份开车的活。一年左右,县科委主任见我车开得好,把我介绍到砂布厂。砂布厂是17位“黑市婆娘”办起来的,收留了我这个农村人,我从内心感激砂布厂。 从1986年到现在,我在玉立公司工作20年了。20年来,是玉立公司把我从一个农民培养成总经理,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一个具有中上等生活水平的人。在玉立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拥有不菲的收入,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公司还多次花钱送我到清华,到日本,到欧洲去学习。这一切都让我对玉立公司感恩不尽。而最令我不能忘怀的是,黎董和玉立公司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记得我刚进砂布厂开车,黎厂长坐的是四门六座的小货车,而轴承厂、瓷厂的厂长坐的是进口伏尔加。我对黎厂长说:“您坐这双排座的小货车太寒酸了,换辆轿车吧!”黎厂长说:“我们不能和他们比,他们是国营厂,钱是国家的,花起来不心疼。我们的钱是靠大家磨手指皮辛辛苦苦赚来的,这钱上沾满了我们工人兄弟的血和汗。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只有为他们当守财奴的义务,没有乱花他们一分钱的权利。买一辆小车十几万,这得要多少砂纸来赚啊!”这是我来玉立公司后,黎董给我上的第一堂课。 来玉立公司之初,我对砂布、砂纸一无所知。1991年,我调到生产办工作,慢慢对砂布、砂纸有些了解,但还是似懂非懂。1995年,公司决定把我调出来专门负责新上砂带生产线。当时全国只有一条半进口生产线,砂带产品基本靠进口。而黎董提出“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和力量,制造中国人自己的砂带生产线”的目标。同行业的兄弟厂知道后,认为黎董想出风头,进口线都跑得不正常,通城砂布厂还想搞国产砂带线。死定了。我呢,对砂带完全是个门外汉。请了个杜醒国师傅,也是个外行。请了个工艺师傅,除了对工艺懂得一些外,对设备也是一窍不通。这一切的一切,只能靠黎董一个人去操心。白天上班,黎董从车间的这头仔细看到那头,小到平台的掌子铁该如何打,大到整条线的结构传动和热风循环,他都过问。出差回家,无论早晚,黎董下车第一件事,就是到新上的砂带车间转转。有时深夜一两点,还打电话嘱咐我:“桂林,你明天向杜师傅讲一下,××地方一定要改。”在黎董的影响下,我和杜师傅更是加倍努力工作,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国内第一条砂带线搞成功。1997年,这条砂带生产线终于成功了。这主要是黎董的功劳,没有黎董就没有这条砂带生产线。在这期间,我不仅学了不少黎董的工作作风,还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近十几年来,我向黎董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我感恩黎董,是他把我从一个涂附磨具文盲,培养成为半个涂附磨具专家,成为玉立公司的总经理。 我现在是一名玉立公司的高层干部,黎董还常常教导我,对我说:“玉立的干部一定要关心群众,要关心群众生产,关心群众生活,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懂得:我们手中的权力是群众给的,我们不能用群众给我们的权力欺压群众。他常常要求玉立干部,一定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牢记‘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以避免玉立的干部在工作中偏离了航线,迷失了方向。”黎董给我的教导比给我的权力更重要。我感恩黎董,是他教了我当好玉立干部的基本功。 最后,我要感恩玉立的同事和员工,是你们长期一贯地支持我的工作。在我困难迷茫时给了我勇气和支持,在我收获成功时提醒我不要忘乎所以,在我做对时鼓励我,在我做错时制止我。我感恩玉立的广大员工给我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罗俊—— 关于感恩,顾名思义就是感谢他人提供的各种恩泽、恩惠。关于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育、指引、帮助、支持、爱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予以报答。 1990年,我从学校刚刚毕业,被分配到玉立公司工作。当时,我被安排在水砂车间,每天除协助师傅领料、配料外,主要负责把配好的胶料,从一楼配料室挑到二楼面油岗位。在工作空余时间,我结合自己所学过的化学知识,集中研究胶粘剂配制工艺,并确定胶粘剂和固化剂的最佳配比,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来这些全是我凭个人兴趣做的,黎董知道后,认为我是一块可用之才,破例把我调到化验室,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让我接受系统训练。同时,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涂附磨具,研究涂附磨具,为今后研发涂附磨具“高、新、尖”产品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5年,玉立公司开始筹建第一条国产砂带生产线。由于领导信任,我也加入到了砂带生产线的筹建工作中。当时的砂带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除了出差时在商店的货架上见过外,用什么设备生产?怎样生产?完全是一窍不通。面对当时的困境真是艰难,我们是屡战屡败。眼看着一车车产品拉出去,又一车车退回来,我们心急如焚,都有点承受不住了。但黎董却丝毫不动摇,他每天一忙完手头的工作,就马上赶到砂带车间,跟我们一起研究工艺配方,查找失败原因,设计试验方案。失败了再来,一次不行两次、十次、百次,直到成功为止。为了砂带的研制成功,黎董给我们交了一大笔学费,有300多万呢!其实,当时如果用这些钱去购买别人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工艺,砂带的质量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但黎董却不愿这样做,他一心要打造玉立,一心要培养磨炼玉立特色的土专家和工程师,一心要生产出玉立特色的顶级产品。在黎董的亲自带领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探索,终于走出了困境,把砂带生产线建起来了,迎来了销售高潮。如今砂带车间成为了玉立公司首个销售过亿元的车间。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感恩玉立,感恩黎董,就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为玉立公司发展献计献策,让玉立公司在全世界称雄,让玉立公司员工生活越来越幸福。 胡绍安—— 我是1994年从行政转行进入玉立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的。先后在通城林业局、县委组织部、石溪乡政府、县轻工业局任领导干部。在县轻工业局工作时,正逢机构改革。轻工业局属“断奶”和“消肿”对象,转为行业性协会单位,费用县财政实行差额拨款,所欠部分靠向所属企业收取管理费予以补充。当时,由于企业不景气,管理费收不上来,经费十分困难,我每月工资只有330元。为了解决费用困难,我尝试着到广东、福建等地寻找创收项目,都未成功。后来,我找到玉立公司黎董,黎董热情地接待了我。他对我说,公司正在做创建“犀利”品牌工作,“犀利”产品质优价廉,一定能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目前,西安我们还没有销售处。你人很诚实,要不,我把西安市场交给你,你一定能打开局面。你也会同“犀利”产品一样,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后来,我通过考察,把销售处办起来了。开初非常艰难,为了省钱,租用偏远民房,住人、放货、做饭,三合一。每天挨家挨户上门求情,难度很大,我的思想波动也大。我想,我也曾是行政单位负责人,也曾拥有权力,呼风唤雨过。现在却在外卖砂布,无人理睬,不禁暗自神伤。后来得知,过去的一些同事,有的当了重要科局的负责人,有的进了县委班子,不由得产生了失落感。我真想回头不干了。在这段困难的时间里,我经常打电话给黎董汇报销售动态和自己的思想。黎董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指导,大到市场分析,小到产品性能、使用方法、促销方式、顾客心理。还从思想上鼓励我,并主动帮助我解决实际困难。当时周转资金紧张,他亲自安排仓库将我积压的十几箱水砂纸予以调换,减少了我的资金困难。我到西安的第三个年头,组织部一纸任命状将我调回轻工业局任一把手。我思想斗争激烈,是回去,还是留下?我在西安干了两年了,有了一定基础,一年能卖好几百万,很想继续干下去。我将这一想法向黎董写了书面汇报,得到了黎董的支持。他及时与县委书记和县长沟通,得到组织部门的批准。从此,我全身心投入到玉立公司的销售工作之中,彻底抛弃了“官本位”思想,成为了玉立公司的一员。我现在担任玉立砂带集团西北销售公司经理,下辖三个销售处,两个转换厂,网络遍及西北五省、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还在西安购买了高档花园洋房,女儿出国留学了,妻子也来了西安。今年元月,我购买了06款新雅阁轿车。现在,我过去的一些同事有不少退居二线了,经常感叹无所事事。而我忙碌而充实,越干越有劲。是玉立公司给我带来了幸福,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活力。 程秋保—— 我丈夫是一个知识分子、国家干部。可他曾一度染上了**的毒瘾,把我们家弄得支离破碎。 1996年,我每次回家,丈夫只顾练功,不管家事,孩子也不管。我心中非常苦闷,就好心规劝丈夫说:“练**又不能当饭吃,你别练了,好不好?” 丈夫却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你晓得个屁!” 丈夫练**越陷越深,后来发展到了痴迷状态。 随着公安部门对**的打击,丈夫一次又一次走进看守所的大门,迫使我工作之后还要跑人情,送牢饭,交押金。先后花去好几万元钱。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黎董来到车间,对我说:“你家的处境目前困难,公司做你的后盾,先把你丈夫救出来,要钱我借给你,跑路子我可以去。” 1997年8月的一天,黎董找到县政法办公室,找到一个领导说:“××是我们公司的家属,所以我要亲自为他说两句话。他信**固然有错,应该教育,但他家目前有困难,我们请求让他回家,我们帮助监督教育。”在黎董的努力下,第二天丈夫就回家了。 丈夫回来让我喜出望外,可事实却给我无情的打击。他照常练功,劲头有增无减。无奈之下,我想以假离婚逼他转变。第二天,我将离婚协议书递给他。没想到他竟然这样说:“为了不影响我练功,我同意离婚。”并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丈夫的行为把我陷入两难境地,离吧,这不是我的本意。不离吧,又是我提出来的。 正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我意外接到黎董的电话,他严肃地问:“听说你们要离婚?” 我说:“是的。” 黎董气愤地说:“你不能闹离婚,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你应宽心等待。如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 第三天,以黎董为首的领导和许多同志来我家安慰我,还为我们举行了餐宴。黎董以敬酒的方式要我丈夫表态改过。可我丈夫一点也不动心,既不表态,也不喝酒,让大家难堪死了。 后来,在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的教育下,我丈夫终于摆脱了**的阴影,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承蒙玉立公司领导的关心,他又来玉立公司上班了,并以一个称职的丈夫身份承担起了家庭的主要角色。现在,我们的五口之家生活十分和睦。我衷心感谢玉立公司,感谢黎董,感谢我的同事们。我们要加倍努力工作,回报玉立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