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九章知恩图报3“扶苏”工程)
2006年伊始,以胡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黎珊玉为此好几个晚上睡不好觉,他想起了革命苏区黄袍乡。 自从1994年黎珊玉发起原通城砂布厂在荻田小学创办“希望工程班”起,他就常常惦记着苏区人民的生活。在创办“希望工程班”的过程中,黎珊玉深入黄袍乡6个苏区村。特别是黄袍山上的大埚、润田、望湖、雷吼4个村,由于交通不便,又无经济收入,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吃、穿、住、行还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上。苏区人民过去为革命流血牺牲,现在却还过不上幸福生活,他的心情十分沉重。苏区何时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啊?怎么办?玉立公司过去的帮扶仅仅只办了个“希望工程班”,那只是做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无法让苏区人民都富起来。要想让苏区人民都富起来,得花大力气啊!党中央提出建设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第一位的。“扶苏”不只是扶资金、扶物资,关键的关键是要扶志气、开眼界、扶思路、上项目、打开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过去许多农民种植养殖的农副产品不对路、运不出、没人要,农民赚不了钱,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种田种地的积极性。 黎珊玉朝思暮想,如何让苏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终于一项项措施从脑海里跳出来了:一是玉立集团公司牵头,董事长负总责,开展“扶苏”工程活动。公司董事会成员及有关单位领导领衔,与6个苏区村对口结成对子,实行帮扶挂钩。常务总经理皮玲及所辖部门挂钩荻田村;执行董事、副总经理杨亚辉及所辖部门挂钩望湖村;副总经理黎伟明及所辖部门挂钩润田村;总经理助理熊彬及所辖部门挂钩大埚村;运输公司挂钩石港村;丰普公司挂钩雷吼村。二是发挥玉立公司的销售优势,暂时包销苏区6个村的农副产品,帮助他们疏通销售渠道,逐步过渡到“订单农业”。三是发动玉立公司已经富裕起来的干部员工,对口帮扶苏区6个村的贫困户。按照“一帮一、多帮一”的办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四是从6个苏区村优先招用200个青年,到玉立公司上岗。五是帮助所有失学、辍学儿童上学,也按照“一帮一、多帮一”的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荻田小学、黄袍中学进行危房改造,大力帮助黄袍中学建一栋现代化学生住宅楼。力争五年内,在黄袍苏区6个村消灭集体经济零项目,实现村里零特困户、零失学儿童的目标。 黎珊玉深思熟虑之后,立即主持召开董事会。他提出了玉立公司与黄袍苏区6个村对口扶贫帮富的想法及措施,经过讨论一致通过。在董事会上,黎珊玉发自肺腑地感慨了一番。 黎珊玉说:“曾经有一位学者说过,我有同感。他说:‘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一旦满足了自己的物质生活需求,金钱对一个人来说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积水万担,日喝一瓢;积谷千箩,日食三餐;房屋千间,夜眠六尺。多了有何用?钱少了不行,钱多了害人。人生价值的体现还是两个东西:人格和精神。孟子说过一句话很值得深思,‘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玉立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可以说是小富了。然而,为通城县革命事业作出了牺牲的黄袍苏区农民,解放几十年了,仍在贫困线下生活,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致富奔小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既要为玉立公司员工着想,也要为劳动人民作贡献。到黄袍苏区开展扶贫帮富活动,不能当作是董事会的事,不能当作是董事长的事,而要当作是玉立公司全体员工的事。现在我要向玉立员工发出倡议,到黄袍苏区去开展扶贫帮富活动。每一个玉立公司员工都要行动起来,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去关注大山里面的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活疾苦。对那些还没解决温饱的人们,对那些有困难没法上学的儿童,要热情地去关爱他们。” 此后,一系列的“扶苏”帮富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 2006年2月11日,黎珊玉带领玉立公司董事会成员、第六期培训班学员及部分中层干部共117人,前往黄袍苏区,和荻田、望湖、润田、石港、大埚、雷吼6个村的干部和群众代表见面,拉开了玉立公司“工业反哺农业,回报苏区人民”的“扶苏”工程的序幕。当玉立公司的队伍进入黄袍街道入口处,就受到了苏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双龙飞舞和近一里长的夹道欢迎的队伍,是苏区人民对玉立公司员工的最高礼遇。6个苏区村所在的塘湖镇党委书记毛秀君,代表苏区的乡亲欢迎他们的到来。 欢迎仪式结束后,黎珊玉和玉立公司20余名高、中层干部,与塘湖镇领导、苏区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举行座谈会,谈前景、谈规划、谈措施、谈要求。座谈会结束后,黎珊玉谢绝了塘湖镇领导的盛情款待,带头在镇政府大院里吃起了自带的干粮,117名玉立公司干部员工也吃起了方便面。下午又在荻田村召开了“千人共建会”,共商苏区农村发展大计。 2月16日开始,玉立公司对口安排了7个调查小组,深入到苏区6个村和黄袍中学、荻田小学进行社会调查,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学校领导老师座谈,全面了解情况,拿出帮扶的具体方案。 2月19日,黎珊玉主持召开了“扶苏”工程工作会议,听取各调查小组的工作汇报和对口“扶苏”的具体方案。 3月1日,黎珊玉再次主持召开“扶苏”工程工作会议,玉立公司董事会成员、各调查小组负责人、塘湖镇领导及苏区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学校领导参加了会议、并邀请了通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领导出席。具体研究村办项目和农民致富的措施,还就“扶苏”的指导思想、工作安排、重点项目、优惠政策及水、电、路、土地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3月27日,玉立公司总经理黎桂林带领57名中层以上干部去黄袍中学和荻田小学、夹井小学、大埚小学,为苏区60名失学特困生(希望工程班学生不在其中)送去14320元学费和文具费,将对口扶助贫困学生的“一帮一、多帮一”活动落到实处。其中,黎珊玉一人对口扶助3名学生。 3月28日,黎珊玉亲自组织黄袍苏区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石南镇牌合村党支部书记、种养专业户代表和塘湖镇领导,赴嘉鱼县官桥八组“田野集团”和四邑村参观考察。 自从2月11日玉立公司拉开“扶苏”工程序幕以后,6个对口“扶苏”负责人及对口单位迅速行动来,项目建设陆续启动。至6月底止,玉立公司已投资500余万元,帮助苏区6个村修路、安电、购优质良种、优良种牛种羊。织布厂、建材厂也已动工。玉立公司承诺,所生产的工农业产品,玉立公司协助销售,让苏区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曙光。 8月21日,玉立集团第一个“扶苏”项目石港村采石厂建成投产。项目由玉立集团运输公司扶助建成,总投资100余万元。黎珊玉在开业典礼上说:“办采石厂是第一步,不是目标的终点。我们的目标是要建一个石港建材公司。所以,第二步我们还要搞一个烧砖厂、一个石灰厂。我们的第二个“扶苏”项目是荻田村纺织厂,今年准备投资700万元,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力争年底投产。荻田村640户、2709人,村级债务35万元,另欠贷款14万元,每年付息4万元。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后,决定把玉立北港纺织厂搬迁过去,主要生产砂布用布、民用布、卫生材料用布。总投资1000多万元,村里投资120万元,其余都是我们投资。我们帮带两三年后,全部交给他们。项目建成后,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利润可达250多万元,还能安置400个就业岗位。目前村里已选派80个青年在玉立公司培训。我们还打算搞一个种牛厂、一个种羊厂、一个粉丝厂……我们想通过3年的时间,在黄袍苏区6个村,建起6个集体经济基地,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比较强实的经济基础。” 黎珊玉最后强调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是发展生产,然后才能够生活富裕。我在这里声明一下,玉立集团的‘扶苏’,不是来输血的,而是来帮扶的,一是扶产业,二是扶志气,三是扶智慧。我们关键的关键,是要大家树立志气,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黎珊玉的“扶苏”行动是实实在在的,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在玉立集团的大力扶持下,黄袍苏区的人民一定能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