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六章

  郭检离开姜家大院会客厅,准备离开,看到姜家后院有一排不是很宏伟,但是很整齐的一排平房,古香古色的。郭检扭头问贾富贵:“这房子怎么还古香古色呢?”

  “这是姜家后院,主要是作为姜家书房,路上,我给你讲这个书房的历史。”

  郭检一行,骑着快马,直奔姬家村而来。

  路上,贾富贵忘不了对郭检奉承几句:“将军,你这次来,可以说达到目的了,几句话一气呵成,滴水不漏,简直没有他们回话的余地。”

  “有他们回话的余地?那还了得,谁也不想多缴粮,只能快刀斩乱麻,让他们觉得这是军令,不遵不行,军人就要有军人的行事风格。”

  “将军英明”

  “对了,你说书房有历史,是什么历史?”

  “可别小看这书房,这是清朝党阁老留下的。”

  “阁老,那可是宰相一级的。”

  “可不?党阁老是康熙皇帝的老师,辅佐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西御沙俄,立下很大的功劳。就在康熙事业如日蒸天时,党阁老却激流勇退,告老还乡,康熙不准,但党阁老称病,久不上朝,康熙只好让他告老还乡。党阁老家就在如今渭河南岸下马营的党家庄。据说,当年皇帝亲自送他到家,皇帝下马的地方叫下马营,皇帝住了段时间,临走时党阁老执手相送,走到渭河北岸,康熙才骑上马东行,这个地方现在叫上马营。”

  “原来上马营、下马营名字这么来的。”郭检恍然大悟。

  “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挺有意思。”

  “什么故事,讲吧!”

  “当初党阁老一生,两袖清风,党阁老辅佐康熙时,克己为国,没攒一点私财,告老还乡时,除了旧衣裳,几乎没什么金银财宝,党阁老觉得没有面子,于是吩咐手下人如此如此。皇帝听到有人告密,说党阁老的行李很重,搬运的人都累得满身是汗,压得马车轮胎快扁了,一定是搜刮了不少钱财。皇帝马上令太监追赶,追上打开一看,全是砖瓦石头,皇上不解,问这是怎么回事,党阁老说:我辅佐你这么多年,家乡人一定以为我攒了不少钱,如今,我衣锦还乡,别人看到我这么多行李,一是我很有面子,二是显得皇帝厚爱老臣,家乡人也会感恩皇恩浩荡。康熙觉得有理,感到恩师一世为公,两袖清风,回乡不忘颂扬皇恩,何不来个真的皇恩浩荡,于是让人从国库拿来金银财宝,换出砖瓦石头,并亲自送他回乡。不过,令人惋惜,党阁老儿子、孙子均不成器,成天吸食大烟(注:鸦片),把家产全卖完了,姜家人痛惜党家子孙不孝,买了党家的房子,拆后重建在姜家后院,告戒子孙要学党阁老一心为国,莫学党家败家子。姜家的书房,存书很多,乡邻们都可以去看书。”

  眨眼间,他们来到姬家村,姬家村村口就是姬家庙,庙门外有一大片空地,往年收麦子时碾场用,农闲时就成为练武的场所,姬家村在这一带尚武是出了名得,姬铁明一家几代都是关中西部有名的拳师,大红拳、小红拳样样精通,大刀,长矛件件顺手。姬铁明小时侯有次与人比试力气,一鼓气单臂擎起碌碡,一举闻名四邻八乡,人称“西虢霸王”。郭检几次派人催姬铁明参军,一是看重他的武艺,二是看中他的影响。

  这时,有小孩跑过去报告姬铁明,于是他匆匆出迎。

  宾主寒暄落座,郭检单刀直入,说:“久仰姜英雄大名,大丈夫处世,何不打天下扬名四海?你看,楚霸王,韩信哪个不是打仗打出名,留名青史,你有这么好的条件,跟我一起干吧!等打下天下,要官有官,要钱有钱,岂不更好?”

  姜铁明说:“小人学疏才浅,只有些力气,干不了大事,还望将军见谅。”

  “跟了我保你干大事,这样吧,你什么时候来队伍,我都欢迎,我聘你为我队伍的武术教练。明天,我让人送300块袁大头。现在可以呆在家,打仗时跟我走,我还仗着你为我们打天下呢。”

  “不敢当,不敢当。”

  “有啥不敢当的,就权当交个朋友,钱送给你,先安排家中,安排好后到军中报到,我的弟兄们盼着你教刀法呢。好吧!到此为止,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