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八章
民国十八年秋天,关中仍未见一点雨,饥荒进一步蔓延。田中不收庄稼,好多人不得不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向四川、湖北一带流浪,一边乞讨,一边打工,有不少穷人得病,没钱看病,只能眼睁睁得等死,成天见埋人的,开始还用棺木,后来,一般人家连棺木也买不起了,用破席一卷,草草下葬。老百姓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姜氏遭郭检一劫,元气大伤,乱世本来生意不好做,如今更是难上加难。这不,除老大姜惠文在家维持家计外,三兄弟全出门了。老二惠武原来一直是做药材的,他原先常将药材运到天水、兰州、平凉等地。这年天水也遭灾了,兰州又太远,也只有常走平凉了。平凉人有回民,回民死后常用白布裹身,白布销量大,惠全本不愿做这白布的生意,但在年馑中,药材成为奢侈品,销量很小,也只有做白布的生意来维持生计。他把棉花运回关中,让四乡八邻的妇女织成白布,又运到平凉等地。老三惠全亲自领人去汉中贩盐、贩粮,去得时候带上关中人编得绊拢(注:关中人用荆条编得一种盛东西的篮子)与刺绣的枕头等,去换些盐、粮食等生活必须品回来,来回全是步行,东西驮在骡子上,路虽不远,但却要翻越秦岭,来回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姜惠全这回才体会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艰辛,心中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老四惠才将农村久不用的铁制农具收集起来,在铁匠铺重新加工一下,运到汉中去卖,换些粮食回来。他们这么辛苦地维持着家庭得运转,在苦难得岁月中硬撑着。 有一次,姜惠武去平凉卖布。看到告示说,有个军官得了怪病,久治不愈。惠武自恃有祖传医方,加之有救世济人之愿,惠武就登门求见。惠武通过一翻望、闻、问、切之后,开了个药方,竟奇迹般地治好这位军官的病。随后,他们成了好朋友。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关中人在郭检的横征暴敛下忍气吞声地苦熬着,人们只盼着能平平安安过这一关,来年收成好就会熬出头。但是,善良的关中人错了,郭检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又将魔爪伸向姜家,他知道姜家还有党阁老的书房,夺不过来,誓不罢休。 他吩咐贾富贵私下里找找姜家的仇家。贾富贵经过一番暗访找到了个人,此人叫西门通,生性奸诈,不务正业,是个鸡鸣狗盗之徒。曾经想霸占本村某人的八亩水浇地,设计让媳妇勾引人家,人家不上钩,硬把人家拉到家中灌醉,扒光衣服,放在媳妇床上,叫来村中人来看,在众人面前,强逼着那人写下赔偿字据,他也不敢明说要人家地,他知道那人想还钱,只有卖地,他的阴谋就得逞了。那人与姜家沾点亲,找姜老大哭诉,姜老大责备他不该与西门通来往,垫付了钱,没让他卖地,西门通虽然讹了些钱,但没得到水浇地,从此就记恨上了姜家。按说,姜家人缘挺好,基本上没仇家,但也难免有些恶人嫉恨上。 这天,贾富贵找来西门通来到师部,郭检如此如此安排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