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九章 悔恨
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快乐的 若可以重新选择,我愿意留在贫穷的小山村 跟爸爸、妈妈、一起共度一生。 什么高考,什么大学,什么富裕生活 都去见它的大头鬼吧! 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几度了。晚上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风吹得寝室的窗户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 洁阳一整夜都未合眼,看着光秃秃的天花板发呆。让她一夜并不是这恶劣的天气,也不是被风吹得“砰砰”响的的窗户,而是一封家书,来自那个偏远山区的家书。 这一个月来,妹妹连续写了三封信给洁阳,说母亲身体,恐不久于人世,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她一面。 这两年来,洁阳在城市受到了高档的教育,虽然能够体会母亲偷粮食也是为了能让自己和妹妹生存下来,但她仍无法原谅母亲为自己带来的耻辱和阴影。母亲从前的美好印象已经大打折扣,如果不是母亲偷东西,自己也不会在家乡活得那么窝囊,也不会离家出走,更不会…… 已经离家整整两年,城市忙碌的生活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不得不让洁阳把对家的思念和母亲是小偷的那段历史一起尘封起来。 可是,在这关键的时候,这样的家书又将洁阳心底的那段尘封的耻辱的往事唤醒 到底要不要回去?洁阳一直犹豫着。是该回去原谅母亲还是继续留在这里准备高考。正当洁阳举棋不定的时候,妹妹的第三封信翩然而至。妹妹说,姐姐你快回来吧!求求你了。妈妈真的不行了,她好想见见你。你快回来吧!姐姐你快回来吧! 看着妹妹笨拙的字体和发黄的信纸上几滴已经干涸的眼泪,洁阳突然心里一酸,眼泪就叭嗒叭嗒地掉了下来。 回到离别了两年的村庄,让洁阳感觉不到任何生气,几乎家家紧闭,偶尔只能看见打着哆嗦的狗,萧瑟的残冬景致看起来格外的衰败。 洁阳再一次看到,童年自己经常去玩耍的湖泊,现在已经被冻得非常结实。小时候总喜欢带着美美在冰上砸出个洞捕鱼。洁阳久久地凝视着那冰封的湖面,突然如此清晰地看到了时光的轨迹。 那个几乎要被积雪压垮的茅屋就是洁阳曾经住了15年的家,如今比两年前更加破旧。淡淡的光线从屋顶的破洞上倾斜而下,呈柱射线穿过房间,在地下投下点点光斑。玄青色的篱墙上长满了青苔,墙角满是杂草。空空的灶台上已经什么都没有,一只小虫在上面缓缓地爬过。 洁阳轻轻地推开门,听见“吱呀”木头于木头摩擦的声音。看见母亲安静地躺在木床上。洁阳的妹妹告诉她,母亲在一个小时前已经溘然长逝。妹妹说,母亲交代:就是死了,也要于她见上一面才能入土为安。这句话使洁阳震撼而感动,忍不住萧然泪下。 当洁阳擦了擦眼睛抬起头时,才注意到一个在母亲床头长跪不起、泪眼婆娑的男人,走近一看原来是已经跟母亲离婚快三年的父亲。离家两年后,再一次见到父亲,父亲已经苍老了很多。脸上不再干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圈黑乎乎的胡子,头发也白了好多好多。 父亲缓缓地站起身子,含着眼泪给洁阳讲叙了一段隐藏了将近三年的历史。 原来,当年到生产队偷粮食的并不是母亲,而是已经结了婚的父亲。父亲是为了寡妇去头粮食,因为寡妇的孩子多,食量大,家里的粮食不够吃,父亲才做出这种不体面的事情。在头粮食的时候父亲被巡逻的人发现了。他们一路追赶,父亲走投无路才躲进前妻家里。 父亲说,“他们找上门的时候,我本打算承认粮食是我偷的,但你母亲拦住了我。她说,如果我偷粮食,我一定会被生产队开除。那我以后无脸做人不说,失去工作更无法生活。她只是个农民,大不了坏了名声,与生活没什么影响。所以你母亲揽过了所有的罪责。”父亲哽咽着,满脸羞愧的说,“我负过你母亲,,但你母亲却以德报怨,为我背负了两年多的坏名声,这件事使我一生都良心不安。我愧对你母亲啊!后来,我几次找你母亲,要求复婚,但她都坚决的拒绝了。她说,你已经伤害过一个女人,请你别再去伤害另一个女人……” 母亲呀!原来是你一直为父亲背负着小偷这个黑锅,趟过人世的白眼,这需要多么广博的情怀和多么无法思议的坚强啊!孩子不但误解了你,还离家出走,等到真正理解你,已经太迟太迟了。 “咚”的一声洁阳跪在母亲遗体前,号啕大哭,泪如泉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