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一卷年少风流第三十二章

  离开神水阁又过响水桥便遥见一寺庙,在寺前有一块大石,形如凤嘴,上刻“歌凤台”三字。“这又有什么典故吗?”虞婷问。“当然有了!”高飞道:“据说楚狂接舆曾在此隐居,晚上便在这大石上吹箫引来凤凰,因此叫歌凤台。接舆曾当着孔子的面作《凤歌》讽刺他‘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耳!’。李白不是有句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吗?指的就是这件事。接舆本名陆通,接舆是他的字,他是楚国人,因不满政治黑暗佯狂不仕,所以叫楚狂。”

  过了歌凤台便是中峰寺,高飞和虞婷在寺中佛学院的比丘班听了一曲悠扬的梵呗然后继续向上攀登。过观音寺遗址登上三望坡经龙神岩下坡两里至广福寺,在寺中略事休息吃了点东西两人接着上路。从广福寺出来便听到持续的流水声,越往前行水声越是响亮浑厚,步行数十米后进入一个巨大的峡谷,峡谷上有一座七八米的卷拱石桥,桥下是一条颜色如黛的江水,水声轰鸣。“那就是清音阁了,这座就是双飞桥之一了,下面那条应该是黑龙江了!”高飞道。“这水真是黑色的吗?”虞婷问。“真笨!当然不是,因为岩石是黑色的玄武岩!”高飞解释道。过桥便是一楼一底的接王亭,楼上楼下坐满了人。立在亭中两边一看,右边是高岩,左边是山坡,树木茂密色泽苍翠。桥下是牛心亭,因亭下有一块像牛心的黑色巨石而得名,黑龙江和白龙江在此汇合形成了黑白二水洗牛心的奇观。两人迈步走向另一边的石桥,凭栏俯视桥下的白龙江,但见碧水翻腾,汹涌澎湃,左面岩壁上挂着几瀑飞泉如白练抖动直落江心。“这里真是人间仙境!”虞婷感慨地道。“当然了,要不怎么说峨眉天下秀呢?峨眉十景中的双桥清音就在这里了,这两座桥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高飞道。返回接王亭往上登上两台较陡的石梯便进了清音阁。清音阁修在两江之间的山梁上,凌空高耸,形势险峻,因地形狭窄所以只有一排殿堂。高飞和虞婷很快便逛完出来下到牛心亭,遥望对面的黑白二水上的石桥犹如两道彩虹凌空而过,十分壮观。牛心亭前有一长形水潭,水深色碧,明澈如镜,不时有游鱼撞破水面。两人下到溪边,虞婷坐在一块平滑的大石上将两脚浸在水中戏水,感觉惬意极了。岸边不远的一堆乱石上蹲着一只奇形怪状的青蛙,上唇上长着很多突起的肉瘤而且排列整齐,虞婷忙指给高飞看。高飞瞟了一眼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它应该就是峨眉髭蟾,俗称胡子蛙,怎么样?很像吧?还有啊,这只估计是雄的,就跟人一样只有男人才长胡须,而且只有发育成熟了才会长胡子,那些肉瘤就是雄蛙性成熟的象征。雌蛙是不长肉瘤的,只有一些灰色的斑纹而已。”在小溪旁休息了有二十多分钟,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两人启程下山。

  回到酒店洗了个澡,两人去餐厅吃饭。饭后虞婷硬拉着高飞陪她去逛街,一直到晚上十点才回酒店。爬了一天山又逛了一晚上街,虞婷的精神还很好,高飞却已经是叫苦不跌。

  (删除500字)

  次日一早,高飞和虞婷就坐车到了峨眉山上的净水停车场,然后坐缆车去了山上的万年寺。万年寺为峨眉六大古刹之一,初建名为普照寺,唐朝重建叫白水寺,因位于白龙江畔而得名,宋初修葺后改名白水普贤寺,明神宗时方叫万年寺,峨眉十景之白水秋风就在这里。

  进山门是弥勒殿,背后是观音殿,过观音殿是一小坝,穿过一道圆门便到白水池,池旁有六通石碑,还建有一个廊亭,当年李白上峨眉山就寄住于此,并和住持广浚大师友善,写下了一首《听蜀僧浚弹琴》诗。从白水池原路折回穿过花园到般若堂,再往里走就到了“无梁殿”。殿内普贤骑象的铜像高达7。4米。重62吨,让人叹为观止。整个殿堂上圆下方,殿顶为穹隆状,全用砖石砌成不用一木一钉,故名无梁殿,乃明神宗万历28年重建。为了防火由一位曾游历过国外的僧人融会印度、缅甸及我国的建筑风格设计的,至今已有差不多四百年了经过数次地震仍然稳固如初安然无恙。寺中一副“竹露松风蕉雨,茶烟琴韵书声”的楹联让高飞印象深刻,他把它记到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离开的时候虞婷想给父亲和高飞的爷爷买点峨眉的名茶竹叶青和雪芽带回去,高飞说不如下山的时候再来买,免得带着游山不方便。

  从万年寺西面下山只见满坡的树林中有很多的小石塔,虞婷问那是什么东西,高飞告诉她那是用来藏历代僧人的骨灰的。“对了!著名的峨眉大蚯蚓就生长在这一带,长的有八九十厘米,颈部有一道白环就跟项带一样,可怕吧?”高飞问。“岂只可怕!简直就是恐怖!”虞婷道。很快路过一座石桥,高飞道:“书上说这桥上原建有一座大峨楼,因供奉着灵官像所以又叫灵官楼,这里曾有一副楹联很有意思,看你能不能说出其中的机巧。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岂知头上有青天!”虞婷微微思索了一下笑答:“上联嵌五味,下联嵌五色。”“真聪明!不愧是我老婆!”高飞赞道。“不是你老婆我也这么聪明!”虞婷白他一眼。

  游了白龙洞很快便又下到清音阁,在接王亭中虞婷一番讨价后从一小贩手里花15元买了一块鸡蛋大小晶莹剔透的石头,石中有各色纹路就像一副天然的山水画,虞婷爱不释手。高飞告诉她那叫菩萨石,当地人称亮光石。

  从清音阁西行里许便见一高岩挡道,岩中有隙,这就是白云峡了,人入隙中但见两旁危岩峙立,势如刀劈,有一二十米高,三四米宽,犹如一条深巷。走在巷中光线暗淡清幽无声,翘首一望高天一线枝垂藤幔。“这就是一线天了!有道是一线天,天一线,天光一线;双飞桥,桥双飞,桥影双飞。”高飞道。虞婷不时看到岩壁上有一个一个的小孔,问是干什么的?高飞告诉她那是古代木栈道的遗迹。前行约三十米突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迅速传来,栈道下一时水流湍急大有万马奔腾之势,就连栈道好象也在随之抖动,虞婷吓得不敢移步。高飞搂着她大声道:“别怕!只是山洪爆发而已!”他牵着她的手前行。

  行过黑龙江栈道,一路郁郁葱葱,越过“洞天首步”的木质牌坊再登高坡,半小时后洪椿坪庙宇就在眼前。四周弥漫着蒙蒙薄雾,如丝似缕地在林中流淌。“这就是洪椿晓雨了!”高飞道。“哪里是雨,分明是雾吗?”虞婷道。“晓雨非雨,本就是雾!”高飞解释道:“这里山林密集,空气湿润,炎夏清晨林中的水气经过凉夜冷却后便形成了雾,所谓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是什么树?好高大啊!”虞婷指着坡前一株树十米高枝繁叶茂的大树问道。“这里叫洪椿坪,就因此树得名,你说是什么树?”虞婷眼珠一转道:“莫非叫洪椿树?”高飞呵呵一笑道:“就叫椿树,《庄子逍遥游》上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因此古人用椿龄作为祝寿之辞,资料上说寺前原本有三株,一株因山岩塌方坠入深渊,一株两百多年前因火灾而干枯但到现在依然不倒也不腐朽,可谓奇迹,应该就是那棵了,存活的这棵据说不下一千五百岁了!”“哇!太夸张了吧!我们人还活不到一百岁,论寿命长短真是连树都不如了!”虞婷大发感慨。“虽说动物比植物高级,但动物普遍都活不过植物,所以说越低贱的东西往往越有生命力,因此我要做一个贱人!”高飞道。“你本来就是个贱人!”虞婷笑骂,高飞不以为忤。

  在普贤殿虞婷指着形容枯瘦满面胡须的佛像问道:“怎么这尊像这个样子?”“这叫住山相,是佛祖成佛以前刻苦修行的样子!”高飞解释道,虞婷点了点头。在洪椿坪呆的时间要久一些,因为这里对联极多,几乎是无枋不挂,无柱不吊。高飞凡见好的就把它记在本子上,如弥勒殿的“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饭堂中的“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等。此外还有什么“引名山胜地,听暮鼓晨钟,云去云来空渺渺;有椿树撑天,任风刀霜剑,花开花落自年年”,“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这些对子让高飞品位再三如痴如醉。

  离开洪椿坪继续向上攀登,沿途均是石板路,两旁山花烂漫,绿树丛中不时看到洁白的珙桐花点缀其中。人在长峡中行走,山重水复宛如在一幅幅接连不断的山水画中徜徉。不久便到了著名的“九十九道拐”,峰随路转,弯来拐去,仰不见顶。没走一会儿就发现了猴群,它们在林中跳跃,有的伸爪乞食,有的干脆蹲在路中。虞婷把事先买好的花生抛向猴群,没走多远一斤花生就所剩无几,她将剩下的花生连同塑料袋一并递给了路旁的一只小猴,小猴子抓过欢喜地跃入林中。突然身后传来一男青年的叫喊声,原来他遭到了几只猴子的攻击。“他肯定把猴子惹恼了!”高飞看了一眼道。话音刚落,前面一女士的提包又被猴子抢去了,吓得她花容失色,大呼小叫。“这些猴子好凶啊!”虞婷心有余悸地道。“没事儿!只要你不恐吓它们或者用假食物欺骗它们,它们是不会向人攻击的,但是千万不要临时从包里拿食物也不要欲给不给的样子,否则它们会上来搜抢,所以最好给了食物过后把提包、衣袋翻给它们看表示没有了,它们也就不会上来抢了!”高飞道。“怪不得你让我把花生拎在手里,不要放在背包里!”虞婷道。

  过了“九十九道拐”到了茶棚子,两人休息了半个多小时继续往上到了仙峰寺。从仙峰寺上行一里便看到路旁有一块方形巨石,这可是真正的巨石,有十五六米长十余米高五六米宽,人称“仙圭石”,石上刻着“南无普贤菩萨”六个大字。过了仙圭石横行数里绕过一个大弯便听见隐隐水声响彻山谷,复前行两里许就见一道飞瀑从百米高的岩顶飞泄而下,水雾迷蒙非常壮观。游道瀑前经过,水珠飞溅身上凉意浸身。过了龙居溪很快便到遇仙寺,在九岭岗稍事休息然后登上一坡,过了莲花寺遗址便见陡坡峭立仰不见头,石阶像是没有尽头一样一直插到天上去了,这便是“钻天坡”。“哎哟!我的妈呀!这么高!我实在爬不动了!”虞婷不顾形象一屁股坐在石阶上道。“怕什么!九十九道拐都过了,还怕小小的钻天坡,坚持就是胜利,爬不动我背你!”高飞豪迈地道。“那你背我吧!”虞婷两手一伸撒娇道。高飞知她耍赖也不点破,二话不说背起她就开始爬坡,其他游人都含笑看着他们。一口气爬了百来级石梯高飞已经累得气喘如牛满头大汗,虞婷大是感动滑下他的身子拿出纸巾温柔地替他擦汗并不避嫌疑地当着众多游人的面大方地亲了他数口。爬上坡顶就是洗象池,此刻已至傍晚,夕阳西沉,但寺中游客甚众,都是上山下山的游客在此投宿,非常热闹。高飞弄到一间客房和虞婷住了进去,梳洗一番便去吃饭,峨眉特产的盐渍笋令两人赞不绝口。吃过饭天还未完全黑,但月亮早已经挂在了树梢,高飞带着虞婷直奔望月亭,亭中已有十数人,大多是些情侣。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了山间,一轮明月挂在高大的冷杉树梢,夜空碧蓝如水,说不出的静寂、清朗、幽雅,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样的夜晚是属于有情人的。两人旁若无人地拥吻,一直呆到月上中天方才返回客舍。“要是能在这山上住一辈子就好了!”虞婷道。“那你只有当尼姑了!”高飞玩笑道。“如果你肯出嫁当和尚我就陪你当尼姑!”虞婷也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