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四章
左书记的挑拨能力可谓登峰造极,他在“制造矛盾”这一领域才能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发挥!不管是挑拨上任经理与下任经理的关系,还是挑拨自己同级间的共事关系,他的挑拨技术都堪称典范,对伯经理,左书记说:下面有个小子对您的坐车级别他妈的有意见,我让他先在基层锻炼了。离开了伯经理又找了老二私底下谈心:你知道你队上为什么富余俩人吗?本来打算让你待岗,下岗的,是我替你说好话,才暂时让你留在岗位上的。左书记谈话有个特征,名字叫“一保护,二批评”,尽管声色俱厉地批评了老二,但老二也是不能跟他翻脸的,老二对左书记“保护”他感激涕零,左书记说:人家经理能坐车那是干出来的,伯经理可不是叶经理,换了叶经理,非把你熬死不可,不过你现在还很年轻,好好干,现在许多人对你有意见,我一手暂时为遮挡下来,你可千万别落到待岗的地步。 所以老二没有想象到的是,杀人的是他,要救人的也是他,他制造了整老二的所有的办法,同时邓又向老二提供了解救自己所有的法子!在挑拨与稳妥一次次过程中,左书记始终是个不可或缺的“老好人”角色! 老二是个金融世家的后代,他自幼在金钱和证券的计算中长大,在他还很小很小的时候,他就掌握了钱赚钱的最简单的方法,他在银行存款,长年累月地积攒和存取,这种极其频繁的取息再存的法子,是很多人直到大学读技术经济之后才明白的。老二把一块钱借给同学,然后在一星期之后一角的利息收回这笔贷款,所以老二童年时有个绰号,我们叫他“小黄世仁”他虽没有逼死了喜儿,但名声可不太好,为了能混在同学中间,他求助于个大身高的我,从那时候我们相交,至今已三十多年了。 老二的父亲却并不怎么有钱,作为一个究酸的教书匠,一个教政治经济学的老师!他在狂热的年代被学生挂上牌子游街,他难以相信世上居然发生这种事情,这种事件荒诞到梦里都未曾发生过,学生竟然押着老师批斗游街,跟儿子杀母强盗救人一样不可置信,但老二的父亲掐自己的皮肉,疼痛却伴着力道袭上心头! 老二从小就酷爱思考,他看到房梁上父亲的尸体悬吊而下,从而对这个社会产生深重而奇异的怀疑,父亲死得很不光彩,带着浓厚的乡下农民的色彩,老二认为,死有很多方式,作为一个不同于周围家庭的有文化的家族!作为直隶一带唯一金融世家的二子,父亲完全可以死更文明些,比如跳楼,割脉、吞安眼药,而父亲却选择了自缢,自缢与喝农药一样都是乡下玩意儿的东西。早年的不幸并未给老二心里留下阴影,反在他以后的磨炼成长中,转化为一种顽强乐观的坚毅品质。 但话又说回来!一个人的意志再顽强,这种挑拨离间的气氛也承受不下去了!说是老二,就是当年辞职下海的毛老板,不也是因为挑拨才被迫丢掉铁饭碗的吗?老二千条好万条好,就是文章写得太好了,所以物极必反,好文章倒成为让人算计的借口,他的文章交上去本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才气,却成了很多人借之挑拨的工具,队长挑拨说他看不起自己的同行,党群的人挑拨说他蔑视工会,工会的人挑拨他说党群部门正准备坏他,而最绝的只能首推左书记了,左书记一句话点中了要害,人家经理坐车那是干出来的,你瞎提什么意见!有文凭的老二不相信谁能坏得了他,但左书记的挑拨切中要害,老二再也不敢留下来了,趋伯经理还未对他下手,伯经理还没有想好送给他怎么样的小鞋,老二申请下岗了,他盼下岗盼了多年! 他能在长青树和高氏公司寻找到工作,这些都是别人望尘莫及之事!尤其是被聘到长青树,在人才市场上人潮涌动,一团团的失业者举着报表找用人的单位,宛如密集的沙丁鱼向 面包发动袭击, 而长青树这样的私立企业,一个人要经过轮番往复的口试面试,最后才能与自己真正的上司见面,一切都是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的程序,而当求得职位以后,实习期自然又是个大问题,老二饱受招聘之苦,所以他后来担任总裁以后,再不让人事部门大权独揽了,他采取了一项新措施,就是让用人上级直接去人才市场选人,如果是领班缺个服务员,那就由领班去挑人,如果总务处的缺个打杂工,就由总务处派人去市场招聘,把人事部门踢到了一边去,所以人事部门对老二耿耿于怀,心存怨气,但这也是他们自找啊!老二头一次在长青树应聘工作了两年,人事部门就建议要裁员,毛老板大笔一挥就勾掉了包括老二再内的许多人。 长青树激烈的竞争气氛不是一做人可以容忍得了的,所以很多人招聘多久就辞职走了!适生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适应了长青树工作气氛的员工大多有很好的结果,比如老二和田叶这些人多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开溜的人也不一定就证明堕落下去!我们有些俗话:叫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些人就适合在国企工作,比如我,我在宏达公司停产的几年内练出了我自己的文笔,从此作品一发而不可收拾,而老二与田叶们就留不住,待不下,相反,许多应不了私营企业求新图变竞争激烈的人,也可找到适合他们性格的稳定工作!这都是说不准的事啊!总而言之,一个人如果不适于目前的工作,他不走还等些什么呢? 我本打算在三十岁前发迹的,但停产工资累加起来老家普通农户的收入都抵不上,我只好业余搞创作,一个月下来有两百块稿费就是天文数字了!而老二,他一个月赚三四万他都觉得过于贫穷!他的这种贫穷自然是相对于他接触的人而言的,比如象毛老板,象高志成,比如商业巨头张玉龙,再比如田叶,而最可气的就是田叶,田叶从根儿上就把钱柜给搬过去了!为此他何曾付出什么代价,而老二得到的每一笔收入,都是他付出对等的代价得到的。 老二的的确确囊中羞涩,因为他要跻身于上流社会,他必须支付上层交际的开支,他必须向企业家生活的标准看齐!他必须有自己的轿车,秘书和高档的笔挺西装,甚至还有专门为聚会而租下的私人场所,所以老二被毛老板解雇后,马上就掉到贫困线上去了!他用自己花六万买的小轿车出租,一年过去之后,他仅仅挣了两万,而他也没料到小轿车的价格也降了两万,所以他一合计,合着他一年到头竟然全白忙活了!精打细算的老二愁得晚上肚子痛,他下岗五年,奋斗五年,瞒了家里人也整整五年,家里的父母都还以为他在宏达端着铁饭碗呢!下岗之前老二发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而五年之后他仍然毫无着落,生活几近贫困线上,只有一辆破旧的轿车维持着他还能吃上几碗热面! 全国零售行业好转之后,地产与建筑也随之景气起来,长青树集团再一次大面积地招收新员工,而曾经被解聘的老员工更是欢迎,老二的春天终于到来了! 老二成功地经营了普泽食品厂,并代表年青股东们提出扩展连锁商业的建议!老二迅速成为长青树公司有争议性的人物,如同他在宏达工作不到一年,在高氏企业工作不到两年,很快就惹人注目一样,老二与一帮新手采用建设与敲诈勒索相结合的办法扩张长青树的商业部分,利润也随之滚滚而来,老二规律性的作法是:先到一个繁华地带,他派人找到生意最好的店铺,然后对这个店铺的老板说:如果你愿意支付一万元,我们将转移我们的店铺而不在此设点,否则我们就会让长青树在此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如果对方不肯支付这笔款子,他就果真这样干下去了!而以毛老板的巨大财力,拒不“贿赂”的店铺的确该及早关门了事! 二十世纪末,中国形成连锁热,在这次类似往年参军热,文凭热一样热度的洪大潮流之下,以老二为代表的扩张者们大肆敲诈勒索,特别是那些未上规模和档次的店主老二的到来如同灾难的降临。老二除了威胁他们实际的利害,同时又以“长青树”的名义兼并或连锁了很多有一定档次的商行,而当老二离开某一个地方,这些商行就俨然以长青树连锁事业的一部分自居了,换名话说,他们花了一笔钱并受了企业文化教育之后,就摇身一变而成为和常青树商业连锁的小分支,从而构成了对光杆店铺的巨大恐吓。 随后老二又成功的在几个制造分公司颠倒了销售与制造的关系,传统的企业观念以为,企业生产部门产多少就销多少,老二有了股权就在各种会议上提出销售第一的方针。即销多少才产多少以销定产,销售的观念慢慢地贯注到了整个企业流程中去,销售人员成了公司中有地位和有身份的人员,当然他们这些人也确实能有本领把制造公司的产品卖出去,曾干过推销的老二狂热地宣扬销售高于一切,他简直对销售这个职能快发疯了。“什么是推销的最高境界”,老二目光矍矍地望着下面的职员“你要能够把食品卖给厨师,药品卖给医生,服装卖给服装设计师,甚至能把电视推销给盲人”。老二的观念带来了长青树大多数制造企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