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三章
虽然有些人是党员可他们的立场并不坚定,你想象他们有多不坚定就有多不坚定,这些人如果放在解放前,用不着上铐,危逼用刑,给他个小姐他也就什么都招了!而对于企业中的改革方案,他们表面上支持,背地里却反对,朝三暮四,见风使舵,在披着一张党员的人皮下,却有一种比资本家还丑恶的灵魂!田叶说不改不行,企业中的制度政策要改,企业中的人的品质也要改,而作为人中之龙的党员那便更要改了!必须让这些已习惯于国有企业官僚工作气氛的人习惯于现在大公司激烈竞争的气氛,让他们从根本上把改革和变动当成一种需要,而不是人见人怕的东西。 我知道田叶无论怎样改,他也是无能为力的,谁都喜欢可以稳定的生产,而变动会增加不满,人们需要的是稳定的生活,工作环境,而如果谁要改变的话,就得让人们认识到这种改变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 田叶在几次董事会上提出了将职工福利最大化复杂化的方案,都被其它董事以多数票否定了,田叶器丧着脸对毛老板说:我眼中的工人,只不过是公司工资薄上一个职工号,他们上班的时候,垂头耷脑的,就跟死了娘似的,我就不相信这么死气沉沉的员工能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什么发展,带来什么创意,田叶又指出,老二所负责的分公司为什么总罢工,原因就是外地工作的队伍没有相应的补贴,职工们闹情绪,几个头头带头罢工,难道我们就不想想损失有多大! 毛老板说:除非你有本事把它用数字表示出来,这么样损失多少,那么样损失多少,否则无论哪位董事都不愿让钞票白白地流入职工的腰包的,你光嚷嚷,别人只当你书本的东西太教条了。而且多年来,我们的工资标准就是这样的,比上不足,比下还有余,现在许多公司厂家不是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吗?用这个事安慰工人吗? 田叶气得说不出话来,心里很清楚,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管理者毕竟是管理者,他们有更多的手腕,让老实巴交的员工人们为他们流血流汗,手里拿的却是微薄的薪水,每一次罢工都是管理者获胜,每一次罢工都拿不出足够的证据,证明他的方案是必要的,所以田叶深感失望! 毛老板也很奇怪,其实田叶并非是从公司的基层干上来的,但他却对基层的员工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田叶看见了工人们违章作业,嘿嘿一笑,也就过去了,然而田叶要是遇上主任、经理什么的、这些人就该倒霉了,他象仇视伯经理一样仇恨所有的管理者。看得出来,田叶并非是个君子,但他却能很清楚地判断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且当着众人的面不计后果的说出来,毛老板没有理由拒绝将他纳入董事会,他的素质正是一个人作为董事所必需的,公司里许多董事都是傀儡,他们没有多少见解,而田叶却有着其它董事所不具备的能量。 相反,那些有着坚定“政治素质”的董事、经理、却敢于镇压工人们的罢工,谁不服从管教就炒谁的鱿鱼,本是代表工人阶级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却眼睁睁的看着工人们被克扣福利,加班加点,超强度的劳动,田叶敢说这些事有相当一部分是党员干的,这些人的在被兼并前的国企里面高高在上享清福,兼并后成了高级打工仔本性却又没改变多少!田叶说得一点也不假,某些党员已经蜕化成披着人皮的资本家了! 公司内的每次改革,田叶都密切地注视着,他总担心一改就改工人,到头来整的只是工人,管理者却乐得逍遥自在。田叶越担心这种事情还越容易发生,事情并不因为他嘀咕就不发生了,所以田叶心心翼翼,要么不改,一改必中,在上次行业在革条期间,许多董事提出裁员以度过难关,田叶努力保护那些受过良好训练的熟练工人,他劝服董事会通过了裁减管理员十分之一的决议,田叶在董事会上说,技术工人与精干的经理同样重要,你们要裁工人,就没理由不裁管理者,经营亏损管理者,负主要责任,决不可以将亏损的责任以裁员或降薪的形式转嫁到长青树的员工们身上! 在这次大裁员中,几个打官腔的党员经理被解雇了,田叶老早就看这几个不顺眼,这几个经理职工们反映很难接触,摆架子,不能关心职工疾苦,以罚代管,仇恨四布,职工们收入低不说,成天还提心吊胆的,田叶终于有了了机会,这几个人田叶已经惦记很久了! 田叶最成功的一次改革莫过于奖励制度改革,这是他与老二头一次成功的合作,当他在普泽建筑装璜分公司试验成功以后,便极力地向其它分公司推广,起初毛老板很纳闷,这么荒诞的改革方案怎么能成功!他的改革方案口号是“让大部分人都成为先进”包括武东电子分公司,聚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几个分公司都是从国企兼并而来的,历来都只有少数人当先进,多数人是后进,所以田叶的改革能成功顿时成为了奇闻,他也当先进,我也当先进,那先进还叫先进?还能起到荣誉奖励的作用吗?有位董事说:某些人的自我感觉太良好,太自信,照照镜子左看也顺眼,右看也顺眼,一点儿自知之明都没有。田叶后来也当着很多人面也说,某些人自我感觉太良好、太自信、总以为这个也不能,那个也不可能,简直是目中无人。 真正目中无人的实际上是田叶,但田叶的确有目中无人的资本,所谓恃才则傲,田叶的逛妄和对老辈的不敬有着极大的本钱,他的奖励改革方案也极为简单,就是我们通常在卡拉OK大赛中结束时见到的那种奖励方式,没有任何先进与后进区分的意味!只有客观的成绩评价和奖金,凡是参与的人,大都能拿个参与奖,田叶称之为:干就比不干强,然后依次是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有时还设个特等奖,一一项施工结束后,普泽公司便搭起台子,热热闹闹地举行其颁奖典礼,一等奖数目大得惊人,田叶称之为:我们乐于为一流的人才付出一流的报酬,二等奖奖金也不少,田叶称之为: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拿到不平凡的报酬,三等奖高于普通职工的奖金收入,田叶称之为:成功之举,何患无能,敲锣打鼓的热闹场面极大得激励着每一个职工,包括那些曾经反对过或至少在心里反对过的劳动模范们! 老二在给毛老板的一份报告中谈到田叶的奖励制度改革时说:田叶的奖励方式无任何道德说教意味!把过去的相当一部分精神奖励都转化成金钱奖励,以前,劳模拿得多但他认为那是他应得的,不是劳模的人拿得少又觉得委屈,没有人真把它当回事,田叶却改变了这种古怪现象!劳模制度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