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八章回家生活
田野里的庄稼,树木和杂草被火红的太阳烘低垂着脑袋,人们受不了这火辣辣的太阳的烘烤,放下手里的活,回到家里忙碌着做午饭,李山妹的父母,因为心里惦记着李山妹的安危,他们不顾这恶劣的天气,步履匆匆的行走在去山兰家的路上。 这时,他们已是又累又渴,李山妹的脸上淌着颗颗豆大的汗水,他用衣袖揩了一下脸上有汗水,抬头望着身边的田野,寻找着可以饮用的水井。 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农院落,在农家院落外面的竹林下的稻田边,有一眼用石头框成的水井。见到水井,李山妹的父亲指着那口水井,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对老伴说道:“走,去喝口水来。” 夫妻俩向这口水井走来,来到水井边,这口井的水还挺多的,都快溢出来了,李山妹的父亲选好位置站好,蹲下身子,把手伸进井水里捧着水喝起来。 喝足了水,解了渴,站起来走到一边,为才伴让路,李山妹的母亲也来到这个位置,站好后蹲下身,用手捧着水喝。 李山妹的父亲从到街上去卖鸭到现在没有坐下来好好休息过,长时间的走动,加上都是五十多岁的老人,使他感到筋疲力尽了,好想坐下来歇口气。看到竹林下的阴凉处,于是走到水井边的一块石板前,弯下腰,用嘴吹了一下石板上的灰尘,坐在石板上。 李山妹的母亲,抬头看了看天空,天空中的太阳快偏西了,她好想赶到大女儿家,可是这会老伴却不肯走了,于是就对老伴说道:“走吧,还是到山兰家休息。” 李山妹的父亲坐在石板上大口的喘着粗气,他从衣服包里摸出装叶子烟的塑料袋,打开袋子,从里面拿了一片烟叶卷好,插进烟锅里,又从衣服包里摸出老式打火机,打火机没有汽油了,他拿着打火机在空中甩了甩,又使劲的拨着打火机,总算拨燃了打火机,点燃了烟,闭着眼,用足了气,一幅贪婪陶醉的样子,深深的吸起来。 由于用力过大,烟雾钻进肺里,强烈的辛辣叶刺激着他的肺部,他痛苦地咳嗽着。 李山妹的母亲见老伴不肯走,知道他很累了,也不再催他了,来到他的身边,坐在石块上陪着他。 李山妹的父亲抽完了烟,体力得到恢复,他从石板上站起来,背着双手一个人向前走了,李山妹的母亲也从石板上站起来,快跑几步跟了上来,夫妻俩又继续向山兰家走来。 山兰家的屋外的院坝,晒了金黄色黄色的玉米,她家的堂屋的大门紧闭着,厨房的门敞开着,一家人在厨房里吃午饭,七岁的儿子赵乐喜和丈夫坐在厨房的饭桌前吃饭,她端着饭碗来到灶门口一边吃饭一边煮猪食。 李山妹的父母来到山兰家门前的院坝,几只鸡站在院坝边,低着头在抢吃坝子上的玉米,她家养的那只大黑狗吐着长长的舌头,趴在屋檐下的阴凉处休息。听到外面走动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它支楞起两只耳朵仔细的听着,听到是从外面向家里走来,就睁开眼,抬起头往外看了一眼,见是两个陌生的人向主人家里走来,于是赶紧从地上站起来,“汪汪汪”的狂叫着扑向李山妹的父母,李山妹的父亲,赶紧从院坝里抽出一根树枝拿在手里抵挡着。 李山妹的母亲的站在院坝,看到厨房的屋顶上冒着淡淡的炊烟,知道他们在里面煮午饭,于是就站在院坝对他们喊道:“山兰……” 听到母亲在外面的喊声,山兰赶紧从灶门口站起来,把饭碗放在灶台上,匆匆地走了出来,来到外面见是父母来了,就高兴地对他们说道:“妈,是你们来了。”说着走下来,驱赶走大黑狗,把父母迎进屋。 山兰对他们说道:“吃了吗?” 李山妹的父亲:“没有。” 山兰说:“没吃就在这里吃吧。” 李山妹的父母来到饭桌前吃午饭,吃了午饭,李山妹的父亲说了来的目的。山兰听说妹妹的不幸遭遇,她对坐在饭桌前抽烟的丈夫说道:“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好好收拾一下。” 山兰的丈夫抽着烟说:“你放心去吧。” 山兰离开家,和父母一起向李山妹家走来。李山妹的两个女儿和一群小伙伴在院坝里玩跳橡筋绳,他们来到李山妹家门前的院坝,很久没有见到他们两个外孙女了,李山妹的母亲见到王倩姐妹俩,高兴地对喊他们。 听到李山妹母亲的喊声,两个孩子来到他们面前,李山妹见面前的屋子大门紧闭着,看样子就没有人,于是对两个孩子问道:“他们走哪去了?” 王倩看了看外公外婆,说:“爸爸下地干活去了?” 山兰问道:“妈妈呢?” 王倩说:“搬到外面住去了。” 李山妹的父亲,忧愁脸,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叹了一口气说道:“搬到哪去了?” 听他们说起自己的妈妈,引发了他们的思念母亲之情,两个孩子禁不住痛哭出起来,王倩哭着说:“在加工房。” 李山妹的母亲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说:“走,带我们去找妈妈。” 王倩挣脱外婆的手说:“不敢去,我怕。” 山兰惊奇地问道:“怕什么?” 王琼哭着说:“怕吊死鬼,爸爸说的,那个地方以前吊死过一个人,有吊死鬼。” 李山妹的母亲生气地对王倩他们说道:“什么吊死鬼,那是你爸爸哄你们的,走,带我们去找你妈妈。”说着拉上两个孩子离开家向加工房走去。 来到加工房,站在院坝里仔细地察看着眼前的房子,门前的院坝边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种上了蔬菜,几只小鸡在院坝里觅食,一只小狗衔着一块蓝色的破布在院坝里玩耍着;屋檐下用石块垒着灶,灶上面放着一个被醺黑了的脸盆,盖着用竹子编的锅盖,旁边的角落里放着一桃塑料桶,一只桶里干着,另一只桶里装了半桶水,条件十分艰苦。他们看到李山妹居住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心里涌起了一股怜爱之情,李山妹的妈妈和姐姐禁不住痛哭起来,后悔知道得太晚了,让李山妹受了这么多的委屈,同时又咒骂着王三思。 李山妹的父亲强忍着心里的悲痛,抽着烟,望着眼前艰苦的环境沉思着,见老伴没有反映,这引起了李山妹母亲的满,她生气地对他说道:“站起做什么,你倒拿个主意呀?!难道还要让她住在这里吗?!” 李山妹的父亲狠狠的抽着烟,仿佛是要把一腔怒气向嘴里的烟发泄,听了老伴的话,他对母女俩说道:“把山妹找到。”说着扯开喉咙大声地喊着李山妹。 李山妹在屋子后面的菜地里除草,听到院坝里父亲的喊声,她停下手里的活,用衣袖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提着锄头来到门前的院坝,见到院坝里的父母和姐姐,她高兴地喊着他们。两个女儿见到她,伸着双手迎上来和她亲热,李山妹拉着两个孩子的手来到他们面前。说道:“你们大老远的跑来也挺累的,还是进屋坐坐吧。” 他们没有进屋,站在院坝里询问起她的情况,她的母亲说:“这屋子好破,不是人住的,还是搬回去住吧。” 李山妹松开两个孩子的手,放下锄头,说:“这个地方以前还要烂,经我收拾后,现在好多了,你们看种上了蔬菜,养了小鸡,还真像个农家小院,这么好的环境我要在这里住下去。” 山兰说:“那个家也有你的一份,走我们找他说理去。” 李山妹的父亲对王倩说道:“你知道你爸爸到哪去干活去了。” 王倩说:“知道,在张家湾。” 李山妹的父亲说:“走,带我们去找他。” 他们在王倩姐妹俩的带领下,来到张家湾,王三思没有想到李山妹的娘家人会来,他站在稻田里,弯着腰在专心扯草。 他们见到王三思,想起了他对李山妹的虐待,心里涌起一股愤怒之情,山兰见了,对着稻田里的王三思大声地喊道:“王三思你这个没良心的人,你的心好狠哦,我妹妹被你害惨了。” 王三思被山兰的怒吼声吓了一跳,他抬起头,用手抚了抚眼前盖住眼睛的头发,抬头往田埂上看了一眼,见是李山妹的娘家人,心里暗暗吃了一惊,胆怯地说道:“是他自己要走的,关我什么事。” 山兰对他大骂起来,李山妹的父亲抽着烟说道:“上来说。” 王三思用脚使劲向地里的稻子踩去,那株稻子被踩倒了,低着头,咕噜着说道:“上就上,谁怕谁。”说着拿起手里的稻草走了上来。 来到他们面前,李山妹的母亲伸着双手,哭泣着冲上前去要打王三思,王三思眼疾手快,见李山妹的母亲像一头发怒的母狮,伸着双手扑向自己,就侧身躲过了。 李山妹的父亲想这件事应好好劝说,尽量把他们往好的方面说,老伴和女儿这一闹腾,只能是把事情往坏里方面发展,因此对妻子的行为很不满,见妻子扑向王三思,伸出右手拦住了她,对她说道:“闹什么,就不能好好说吗?” 妻子被他拦下来了,站在一边痛哭着,李山妹的父亲对王三思说道:“你想怎么办?” 王三思说:“还能怎么办,这是她自己走了,又不是我撵的,关我什么事?” 李山妹的父亲听了王三思的话,很失望,也非常生气,心里涌起了一股怒火,可是他是一个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男人,不可能像妻子和女儿那样,放纵自己的情绪和王三思吵闹,因此,尽管心里窝着一团火,但是还努力地控制着自己愤怒的情绪,好言好语的劝着,见王三思坚持不肯让李山妹回家,他说:“好吧,跟你说不通,我只找你们的村干部了。”说着带着一家人向村里的李支书家走来。 王三思的脑子很乱,已没有心情再做活了,见他们离去了,他也回到家里,走到大门口进了堂屋,从里面端了一根板凳,来到外面的屋檐下坐在板凳上抽烟。 李山妹的父母和姐姐来到李支书家,从李支书的妻子嘴里打听到李支书在村部开会。听到这件事,李山妹的父亲对李支书的妻子说着感激的话语,离开李支书家,向村部走来。 这段时间,李支书正忙为了村里引进致富,他和市里的一家农业公司联系,想把他们引进村里来,发展村里的特色农业,搞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老总等一些主要干部,已到村里来看过,对这里的土壤气候进行了研究,认为适合种植辣椒。这时他们正在村部的会议室里开会,商量着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方案。 李山妹带着她的父母姐姐来到村部会议室的门口,抬头往会议室里看了一眼,李支书正在讲话,她想这时打断他讲话很不礼貌,可是想到父母姐姐为了自己的事,丢下家里的活跑来也不容,她也顾不了那么多,站在外面喊李支书。 李支书抬起头往外面看了一眼,大门外,李山妹领着好的娘家人来到外面,心想他们一定遇到什么困难了,于是停止说话,走了出来,见到李山妹的父母说道:“急不急?我们正在开会。” 李山妹说:“急哦,你看我父母姐姐放下手里活到我家来,能不急吗?” 李山妹的父亲见他很忙,就对李支书说道:“你也挺忙的,我就长话短说。”于是说了李山妹流落在外住加工房的事。 加工房是李支书领导下创办起来,他知道那里的房屋挺破的,认为这件事应抓紧处理,于是就对他们说道:“你们等一等,我进去一下。” 屋子里的人都在等着他,李支书走进会议室,来到蒋主任面前说道:“你陪着他,现在李山妹找上门来了,我去看看。” 李支书从会议室走出来,带着他们向王三思家走来。王三思坐在院坝的板凳上抽烟,听到外面走动和脚步声和说话声,抬头往外看了一眼,见是李支书他们来了。李支书是村里的老支书,在村民中很有威信,村民们都服他,刚才王三思嘴巴还挺强硬的,这时见到李支书到来,心里就软了,赶紧从板凳上站起来,走进屋里,端了两根长板凳来到院坝等着李支书。 李支书他们来到院坝,坐在板凳上,王三思从衣服包里摸出一包“金钟”牌香烟,从中抽了一支,递给李支书。 李支书见王三思只递给自己,不给李山妹的父亲,使李机妹的父亲很尴尬,李支书接过烟,对他说道:“怎么只递我,你丈人呢,怎么不递烟,怎么不懂规矩哦。” 李支书的话,让王三思很不好意思,他红着脸,挺扭捏的样子,又从衣服包里摸出香烟,从中抽了一支递给李山妹的父亲,李山妹的父亲并没有因王三思有意冷落自己而发怒,他宽厚的笑了笑,接过王三思手里的烟,点燃后抽了起来。 抽着烟,李支书想村里还有一些事等着自己,他就来到开门见山,对王三思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还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头,说王三思要是再不同意李山妹搬回来住,就到法院去告他虐待罪,让法院判过几年。 王三思法律知道比较淡薄,听说要上法院打官司,还要自己坐牢,想起牢狱里的艰苦生活,他很害怕,表示要让李三妹回来住。 李支书处理好这件事,就起身告辞了,李山妹的父母很感激李支书帮了女儿的忙,对他说着感激的话,把他送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