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三章准备秋收
隐藏在李山妹心灵的冰山被王三思重新和好的诚心融化,一家人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失而复得的幸福的生活,王三思很珍惜,他要和妻子一起,通过辛勤的汗水来改变家庭的面貌。为了和李山妹增加感情,王三思这几天没有到街上去当搬运,整天呆在家里,和妻子俩开影不离地一起下地侍弄地里的庄稼,农家院落里又飘荡着两口子欢乐的笑声。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饮食上比较讲究吃的口味,当地出产的辣椒成了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一家家火锅店像里雨后蘑菇般地遍布于城乡的每个角落,火锅里的兴起也带动了辣椒产业的发展,村民们苗准了这个市场,利用当地的土壤气候适宜种植辣椒的有利条件,大力种植辣椒,辣椒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进入炎热的夏季,连续干旱,土壤失水严重,地里的庄稼干渴得都低垂着头,村民挑着粪桶来到村边的河里挑着水来到自家的辣椒地里浇水抗旱。 午饭后,王三思光着膀子,卷起裤脚,和李山妹一起加入抗旱的队伍,挑着粪桶来到村旁的河边,挑着水来到山坡上的辣椒地里浇水。挑了一个下午的水,他也比较累了,把扁担搁在辣椒地边的沟里,坐在扁担上休息,从裤子包里摸出装叶烟的塑料袋,打开袋子,从袋子里拿出一片烟叶,卷好后,插在烟锅里抽起来。 李山妹在辣椒地里,提着粪桶,拿着瓢在浇水,王三思抽着烟,看着下面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稻田,看着眼前这一片金黄色的海洋,他想到了自己那十几亩稻谷。 收割稻谷时,通公路的村子,都从外面请来了联合收割机,有收割机收割,速度快,又省力,可是自己村里不通路,请联合收割机来很不现实。村里,年轻的村民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留下老弱病残的人,很不好请工,照现在的情况,收割自己那十几亩稻谷就成了一个难题。 想到收稻谷的难处,他不禁皱着眉头,叹息了一声说道:“难哦。” 李山妹弯下腰,一手提粪桶,一手拿粪瓢,抬起头对王三思说道:“难什么?” 王三思说:“到哪去请人收谷子。” 李山妹把粪瓢放进桶里,把右手伸进裤子包里,摸出一张纸巾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说道:“听说有一种小型的收割机也不错的,是烧汽油的,看能不能买一台来。” 傍晚,天空中鸣叫着,张开翅膀飞行穿梭的鸟儿,飞进树林里的家,田野的天空变得安静起来,村民们也挑着粪桶回家了,路过他们家的辣椒地,见他们还在浇水,就劝他们回家。夫妻俩劳动了一天也挺累的,想早点休息,听了村民的话,挑着空空粪桶回家了。 院坝里,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两个女儿在院坝里和伙伴们玩耍,见到父母回家,高兴的叫着走上来。夫妻俩挑着空粪桶来到隔壁的猪圈,放下粪桶,李山妹走进厨房,拴起围腰忙碌晚饭去了。 王三思走堂屋,端了一根板凳来到院坝,坐在板凳上,抽着烟休息。李山妹在厨房里烧了一锅洗澡水,洗澡水烧热后,来到厨房的门口喊王三思洗澡。喊了丈夫,李山妹来到屋檐下的晾衣竿前收换洗的衣服,抱着衣服来到隔壁的猪圈,把衣服放在板凳上,回到厨房做晚饭去了。 听了妻子的话,王三思扔掉嘴里的烟蒂,从板凳上站起来,端起板凳进到堂屋,放下板凳来到厨房,走到墙角的水缸前,提起缸沿上的水桶来到灶台前,拿起灶台上的水瓢伸进锅里舀水,桶里装了大半桶水,提着水来到隔壁的猪圈屋里洗澡。 李山妹在厨房做好了晚饭,一家坐在饭桌前吃饭。吃了晚饭,为两个孩子洗了脸脚,带着他们来到楼上睡下了。 王三思坐在板凳上抽烟,李山妹安排两个孩子睡下后,来到厨房收拾起饭桌上的碗筷,走到灶台前洗涮去了。洗着碗,李山妹对王三思说道:“谷子已经成熟,这几天天气也比较好,还是想想收谷子的事。” 王三思抽着烟,一股浓浓的辣味进入他的肺部,引起一阵猛烈的咳嗽。咳了一阵,稳住了情绪,说道:“请人又不好请,联合机又进不来,能有什么办法哦。” 李山妹说:“明天还是进城去一趟,看有没得那种烧汽油的小型收割机,如果有就买一台回来。” 李山妹收拾好厨房,取下围腰,来到水缸前,提起水桶来到灶台前,揭开灶台上鼎罐盖,拿起灶台上的一只茶盅伸进鼎罐里,舀了大半桶水,提着水,拿起脸盆架上的毛巾离开厨房到隔壁的猪圈屋洗澡去了。 王三思为收割谷子的事一直在思考着,李山妹洗好澡,提着空水桶来到厨房,见厨房里亮着灯,王三思仍坐在饭桌前的板凳上抽烟,她放下水桶,来到他面前,温柔地对他说道:“睡觉吧,做了一天的活,不累吗?” 王三思从板凳上站起来对李山妹说道:“明天就进城去。” 夫妻俩来到二楼的卧室,王三思脱了衣服,穿了一件红色的背心,躺在床头抽烟,李山妹来到床边的衣柜前,从裤腰上取下一串钥匙,打开衣柜,从里拿出那个红色的小木箱,又拿了一把钥匙打开小木箱,从小木箱里拿出一个牛皮纸做的信封,从信封里拿出一叠红色的百元大钞来。 左手拿着这叠钱,右手的食指伸进嘴里沾了一点唾液后认真的数起钱来,数完钱,对王三思说道:“有一千二百五十三元,这点钱应该够了吧。” 王三思抽着烟说道:“小型收割机也不贵,这点钱应该够了。” 李山妹数了钱,又拿起一件破衣服,用剪刀剪下一块布,对王三思说:“把你的内裤脱下来。” 王三思不知妻子的用意,看着妻子手里的针线和布他不解的问道:“做什么?” 李山妹说:“现在小偷多,装这么多钱不安全,还是在内裤上缝个包安全些。” 王三思脱下内裤递给李山妹,李山妹拿着内裤在上面缝了一个口袋,再把钱装进口袋里,又用针线缝好袋口。李山妹拿起装得胀鼓鼓的口袋在王三思面前晃了晃,像一个杰出的艺术家经过努力,完成的一件工艺品,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对王三思说道:“怎么样?这下该安全了。” 王三思脱了内裤,光着下身,他拿起身边的一件衬衣盖住下身,感觉很尴尬,这时他想的是妻子能很快缝好口袋,把内裤给他穿上,见妻子缝好了口袋,就应付着说道:“嗯,是不错,挺安全的。”说着伸手从李山妹手拿过内裤穿上了。 第二天天亮了,李山妹早早的起了床,来到厨房,拴起围腰在厨房里忙碌着做早饭。王三思紧跟在她的身后,也穿好衣服来到楼下,想起辣椒地里的辣椒,他想去浇浇水,走到厨房,拿起挂在墙上的扁担,准备到猪圈屋里去挑粪桶,李山妹见了对他说道:“你今天不是要进城吗?” 王三思拿着扁担说:“这会没事,就去浇浇辣椒。” 李山妹说:“不要去了,我一个人做饭也挺忙的,你就坐在灶门口烧火煮饭吧。” 听了妻子的话,王三思放下扁担,来到灶门口烧火煮饭,李山妹站在灶台前洗菜切菜。夫妻同齐心协力做早饭,很快做好了早饭,王三思坐在饭桌前吃饭。 李山妹把饭菜从锅里舀出来,来到墙的潲水缸前,舀起潲水往锅里掺了大半锅水,又拿起墙角的箢箕,到隔壁的储物间装了晒干的猪草,来到厨房倒进锅里,准备煮猪食。这时楼上传来女儿王倩的声音。 李山妹想抓紧时间煮好猪食,收拾好家务后,挑着粪桶去浇辣椒地,听到楼上王倩的喊声,心里很不高兴,对女儿埋怨道:“我正忙,你又来凑什么热闹,就不能多睡一会。” 楼上两个孩子都醒了,都在喊她,李山妹只好离开厨房,来到楼上女儿的房间为他们穿衣服,穿好衣服,两个孩子跟在她的身后下了楼。来到堂屋,王三思已吃好午饭,坐在堂屋的板凳上穿凉鞋,准备外出,李山妹见到王三思外出,又为他的安危担忧起来,对他说道:“上下车要小心,不要去拥挤看热闹,现在的扒手真多。” 王三思穿好凉鞋从板凳上站起来,拿起桌上的草帽戴在头上,他拍着腹部,很自信地对李山妹说道:“你就放心吧,不会出事的。” 王三思离开家,向街上的汽车站走来,李山妹站在大门口瞪着一双深情的眼睛,依依不舍的望着丈夫离去的背影,真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才牵着两个孩子到厨房里忙碌去了。 收拾好家务,李山妹挑着粪桶浇辣椒地去了,虽然在干活,但她的脑子里时时牵挂着王三思,到了下午,还不见王三思回来,这时她有些坐不住了,挑着粪桶回到家里,带着两个孩子离开家,向村边走来,来到村边,瞪着一双焦急的眼睛向镇上的方向张望着 王三思来到县城,一路打听来到县农机公司,农机公司的坝子上放着很多收割机,也来了很多买收割机的农民,农机公司的工作人员,热情地陪着这些购机的农民,来到一台台收割机详细地介绍着每一台机器的性能。 公司里的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见到王三思弯着腰,认真地看着,他走上来,对王三思说道:“准备买什么样的?”说着从衣服包里摸出“钟声”香烟,递了一支,王三思接过烟,点燃后抽起来,抽着烟,对中年男人说道:“村里不通公路,大型的去不了,只好买小型的了。” “这种机器不错的。”中年男人说着,带着王三思走进门市里,指着一排小型收割机介绍起机器的性能来。 听了中年男人的介绍,王三思决定买这种小型收割机,他来到隔壁的财务室,交了购机器的钱,买下了一下小型收割机。公司见他一个人要带走很困难,就用汽车把收割机和他一起送到了镇上的汽车站,本来农机公司想给他送到家里,见村里不通公路,只好在镇上停下了,把收割机从汽车上搬下来,农机公司的汽车回县城去了。 王三思站在汽车站,看着地上的小型割机,他想起了表哥李诚信,见汽车站没有人,他想可能在粮站搬粮食。于是就委托边上摆烟摊的老太婆帮忙看一下机器,自己向粮站走来。 匆匆来到粮站,粮库的门口停了一国内大汽车,一群搬运工扛着一袋袋粮食往车上装,表哥表李诚信站在地上,拿起本子和笔在认真的记着,见到李诚信,王三思高兴地喊道:“哥……” 李诚信扭头往外看了一眼,见是王三思,就对说道:“这几天到哪去了?我正缺人手。” 王三思上气不接下气地喘着粗气说:“我忙,家里很多事,抽开身。” 李诚信看了看王三思说:“忙,到街上来做什么?” 王三思:“不是要收稻谷了吗?自己种了十几亩稻谷,靠人力来收,很困难,我今天到县城买了一台小型收割机,一个人扛不回去,我这就找你来了。” 听了王三思的话,李诚信也不好推辞,蒋朝阳到车上放下包,空着双手从车上走下来,李诚信见了对他说道:“蒋朝阳,你过来一下。” 蒋朝阳来到李诚信面前,李诚信对他说:“这里的帐你记一记,我有事先走了。” 蒋朝阳从李诚信手里拿过本子和笔,李诚信找了一根绳子和一根扁担和王三思一起向汽车站走来。 来到汽车站,王三思对摆烟摊的老太婆说着感谢的话,把绳子拴在收割机上和表哥一起抬着收割机回家了。 从镇上进村的小路上,出现两个人影,像是抬着一个什么东西。见到两个人,李山妹那颗失落的心里又重新燃烧起来,向对面的两人喊道:“是三思吗?” 对面的两人正是王三思和他的表歌李诚信,抬着买好的收割机向村里走来。王三思走在后面,李诚信走在前面,王三思听了李山妹的话,对她说道:“回来了。” 听了王三思的话,确定是王三思回来了,李山妹抱起小女儿王琼对她说道:“快喊爸爸。” 两个孩子都张开嘴巴,用她那稚嫩的声音喊道:“爸爸。” 听到女儿的喊声,王三思心里非常高兴,两人加快脚步,向母女三人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