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三章导体与热源
一 冬夜,天寒、风紧。除了偶尔从工地上传来一阵金属的敲击声响和电弧道道闪光而外,到处是一片沉寂和清冷,只有方林还坐在办公室里伏案工作。他提起笔来在日记上写道:古人云,凡为将者不知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识兵势乃庸才也。古人都懂得知识,才能和领导艺术的重要性,难道二十世纪的现代人到不如了。 这时外面起了一阵北风,朔风中室外那几颗柏杨和刺槐的枝杆被刮得呜呜发响。他好象想起了什么,放下笔来急步走到窗前放眼看去。月光沉入了西山,午夜已经到来,楼外那条混凝土路上又响起了夜班工人的脚步和自行车的铃响。他推开窗扇,借着路灯看去,发现在那一行人流的末尾有一个身材瘦长的人低着头在不紧不慢地走着。路灯映出了他那时而变长,时而又短的身影,渐渐近了才看清楚,原来是下放班组劳动的工程师张文彬。他忙高声地喊道:“张工,请你等一等!”然后急步跑出室外。等他跑到路边的灯杆之下再仔细一瞧时,张文彬已经无影无踪。只发现路旁有一条由人自由踩出的小道,一个人影在小道尽头那一片柏杨和刺槐丛中慢慢地消失了。他只有愣愣地站在那里望着,那深邃、幽静的夜空使他不尽苦思和徘徊。 记得前不久,那是在单身宿舍门口,张文彬也是从工地下班回来,他上前去和他打招呼,谁知对方连头都没有抬,而且面色十分冷漠,只是在鼻子里“嗯”了一声,点了一下头,没有停步就擦身上了单身宿舍楼。这些现象不能不使他去沉思,去苦想,他为啥这样冷淡而又回避自己,这到底为啥呢? 他想啊,想了很多很多,不只是想那一个人,而且想了全工地的人。同时也想起了第一次由西南边疆调回时老政委讲给他生动而又风趣的话,那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使他多么难忘啊。“评价一个人的工作好坏,不能只看干劲不问效果,也不能只看宣言不看行动,而且还要看是否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那种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不可取,同样那些夸夸其谈的飘浮作风也不能要,而且那种专横跋扈的军阀行为更要铲除。我们要的是胆识,气魄、实效。近些年来外国的科学技术为什么突飞猛进,我看就是因为求实。那种只凭勇敢、觉悟不会适应科学发展的今天。”说到这里老政委凝眉沉思了片刻说:“除了上面说的那些,同时还要会用人罗,为什么不能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接着拉开抽屉,拿出一本书来指了指:“看过三国演义吗,那里面有个周俞很会打仗,只是由于气量侠小,结果被孔明活活气死了。而刘备这个人呢,虽然文不如诸葛、庞统,武不如五虎上将,但是他会用人啦,他摔了啊斗不仅收了子龙之心,就连文武百官的心都被他收去了。这股劲你说有多大啊。当然他那一套咱们不学,然而大战长坂坡,七擒孟获都要你亲自出马吗,嗯!”老政委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显得意味声长地进一步说:“我的意思你懂了么,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干出来的,就是要你团结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何况我们的国家大呀,人才多哇。古人说君子用人如寒冬寻火,我们中国历来就有爱才的传统。萧何月下追韩,刘备三请诸葛不就是么。要建设富强的国家,就是要我们去开发,国家用人,但当论其贤否,不当限以出身,特别是人才的开发、利用,可不能象前几年那样不尊重科学,轻视知识和不爱人才了。捉只麻雀还要撒把米,何况是人呢?”说着他感慨万分地指着大院那一排高大挺拔的柏杨:“别看一片绿叶虽小,但它能组成参天大树啊。古人说今欲振中国,在广人才,古人又说国之盛衰,系乎人才,可见人才之重要了。” 这是经验之谈,教训之谈,事业成败之谈。可是有多少人意识到了呢,老政委的经验是什么,老电业的经验又是什么,正好形成了一个对比,一个视才如渴,一个妒贤如火。 二 那是方林刚来不久的一个夜晚,星光显得高远,淡月已近西沉,他来到了楼前那条灰白色的水泥路上。他低眉沉思,左右徘徊,张文彬那冷漠的态度,郭云那不说不笑的神情,梁总那不苟言笑微微蹩着眉头,好象永远都在思索的样子,以及曹超仁夫妇那过分热情而又捉摸不透的心理,就如一个飘浮的问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挂在他的脑际之间,使他无法排解。按照马列主义学说,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反过来人们的意识,又说明了社会什么呢?难道是五七年的政治风云,五八年的生产起落和六零年的灾害,在人们心灵上引起的反映么?他倒背双手朝东走了几步,却被一阵金属敲击声打乱了。他忙停步,回首西望,这才发现在高大厂房那边的上空被映得一派通明。一道道耀眼的弧光象一把把金色的宝剑击着长空,那光兰的兰得耀眼,白的白得如银,好一派奇观啊。他心情有些激荡,身后似乎有一个无形力量的驱使,便抬步朝那个方向走去了。绕过一道高墙,又穿过几根管道走廊,然后向南一拐,才发现这里却有另外奇特的景象。在一颗颗高压水银灯下,闪灼着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电弧光亮,把一片锅炉管道场地照得如白昼一般。这场景比天上的淡月,高远的繁星和飘逸的流云更加显得壮丽奇观了。由于外来的压力,加上内部的困难,造成全国性的工程下马,所以这种场面很难看到。现在一接触,到使他有些心花怒放起来。他迫不急待地走进了管子群,观察着每个焊着点。只见那密密麻麻的管子下面,纵横交错的脚手架旁,上面下面,横七竖八的都是手执面罩的人。他们一色的小白帆布工作服,一样的兰劳动布工作帽,加上溶溶夜色和闪灼的光点,使得男男女女都分不清了。只觉得一派生气昂然,条条闪光,朵朵钢花就是从他们手中放出、撒下去的。方林来回走了几趟,然后找了一个面罩轻轻地来到一个正在仰焊的工人旁边蹲下细心地观察着。在工地呆了多年,对于焊接工艺他是很熟悉的,从施焊的程序、手腕的平衡、引弧的长短,到焊熔液的平滑,都可判定一个人技术的熟练,水平的高低。看来面前这位同志起码也是一位有着多年实践经验的老师傅了。只见他聚精会神,闪闪的弧光下面引出了一条鱼鳞般的波纹。那沙沙的声响对于建设者来说就如一曲绝妙的音乐,使人舒爽、陶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在这位焊工身上他似乎得到了一种力量。他感叹着,如果让这种力量发挥、普及,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啊。感叹之余他又疑虑起来了,这位功底深厚的师傅是谁呢?怎么就没有一点印象,唉,可能是时间太短还不了解吧。可是当对方焊完一道焊口放下面罩,又把那紧束头发的工作帽揭下来时,才把他惊呆了,这哪是一位老师傅呢,明明是刚来时见到的那个古怪的女人郭云嘛,听说她不是在清点设备吗,怎么又当起焊工来了。只见她那憔悴的面颊被烤得通红,汗水如珠从面颊上滚流下来撒在钢管上散发出一丝丝青烟,象雾一般飘散开来。朦朦中他看到她用袖口擦了擦满是汗珠的额头,脸上掠过一丝苦笑,过了好久才启齿说道:“啊,是方主任来了。” “哎哎,快别这样称呼,叫我老方不好么。”方林在一个木墩子上坐下来带着疑虑的神态问道:“郭云同志,你不是在清点设备吗,怎么又到这里来了?” 这一问使不少的焊着点停下了,好些人都围了过来,用一种同样疑虑的目光看着方林,又用同情的目光瞧着郭云。郭云的脸上罩了一层阴影,她紧闭嘴唇,然后把头甩了甩没有回答。人群里微微起了一阵嗡嗡声,过了一会儿还是旁边的一位女同志代她回答道:“还不是二曹操使用手中的权力把她赶出来了。” “二曹操?” “就是曹超仁,咱们的二主任嘛,你还不知道那家伙得到大主任的信任可神气了,见人头翘得高高的,那样子谁敢惹,好象鼻孔里喷股气就能让你闪了腰。” 另一个又忙接过话说:“那家伙最嫉妒人了。”她看了一眼郭云说:“她爸爸郭有槐,多好一个老头儿,就因为业务水平在他之上,结果硬是被他排挤到东北农场去了。一个财务副科长由于不听他的而按财务制度办事,也被他弄走了。唉,这里怪事太多,大学毕业生放在班组当工人,天桥把式呗儿吃香,又入党又当官。” “闲着没事儿了说这些干啥?小李子,说不定哪一天你又要倒霉了。”又一个女工把话接了过去。 “我是人,可不怕豺狼!”小李子说:“哼!我一个工人怕个啥,看他能把我挤到哪儿去?”说完走过去拉着郭云,说:“云姐,咱们该下班了,走吧!” 人们随着也就散了。 方林站起来望着那些远去的身影,一种同情心,一种责任感却油然而生了。 工人们陆陆续续地走完了,刚才还是热闹非常的现场静寂了下来,只有冷风吹着电线呜呜地响着,好象在呼唤,也好象在诉说,同时又象老政委再三叮咛啊。 “要建设富强的国家,就是要我们去开发,培植和利用,可不能象前几年那样不尊重知识了。捉只麻雀还要撒把米,何况是人呢,士为知已者死嘛。别看一片绿叶,它们虽然很小,但它能组成参天大树啊。”这些形象的比喻,寓意深刻的教诲多么富于哲理,又多么使人敬服,而最使他感慨的还是老一辈革命者那赤诚的胸怀。人啊,共产党人啊,你要向老一辈革命者学习,决不能对你周围的人和事冷漠、敷衍、听若无闻、视而不见了。 三 这一天正是元旦,工地上大部分的人都放假回家了,剩下来的只是一些可怜巴巴的光棍汉。人们都说光棍苦光棍苦,光棍衣破无人补,可是更苦的还是他们的孤独。说他们可怜巴巴,说他们孤独,是因为工地上既没有娱乐活动,也没有图书可阅,就连下个橡棋,打个乒乓球的案子都没有。影院和剧场又都离得很远很远,没有交通工具的人那只有望洋兴叹了。加上早晨又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不但使工地变得清冷,而且人一少就更加显得孤寂了。这雪断断续续,到傍晚时分反而下得更欢了,你看路面,屋顶,就连树木的枝叉,小草的叶茎都积了厚厚的一层,有的压弯,有的压倒,转眼之间,一个浅黄、瓦灰色的大地就变得银雕玉砌而又寒冷的世界了。 晚饭时,方林特地从食堂买了二斤猪肉饺子和一只烧鸡,还在怀里掖了一瓶北京葡萄酒,就踏着吱吱积雪朝张文彬住的单身宿舍走去。 张文彬住在三楼东头一个不足六平米的洗脸间里,里边一面是水槽,一面是管道,剩下巴掌大一块地方才放了一张铺板,一个方凳和一张课桌,再加上面盆和衣箱就紧巴得连身子都转不过来了。 一个典型的环境,常常造就一个人的典型性格,在这块峡窄天地的几年功夫使他变得深沉、孤癖和意志坚强起来。人生就是如此,有逆境、悲伤和痛苦,才显得有意思,看起来他虽然一边丢失,但也一边得到,或许什么也没丢失,把一切东西都积存在他的笔头、心里。此时也才开发着人生的深度。在那里他把大部分时间去遨游书海,夙夜强学,读写在纸上的书,也读写在人身上、地上的生活之书,领略人间的真伪短长。或一个人在野地里走走迎来朝阳,送走晚霞,那人生慢长的路,坎坷的路,曲折的路啊,常常使他在希望和失望中流连往返,凄惶徘徊。 这天晚上文彬看书看得累了,加上夜雪茫茫,室内又显得格外清冷,心里不免有些空空落落,回首往事爱情渺渺事业茫茫,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空虚和孤独。他饭也没有吃就枕着双手和衣倒在床上。外面起了一阵风,把雪花驱赶到窗玻璃上,象迷途忘返的蜜蜂飞啊、碰啊、飘啊发出沙沙的声响。他仰望窗外那一块闪着光点的天空,思维的翅膀又飞腾了。他想啊,想啊,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当然对技术想得更多,因为技术就是生产力,技术能使国家富强啊。长期以来受列强的封锁,形成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国外早已朝科学技术高精、尖方向发展,我们却还在四、五十年代摸索。一边倒呢又形成了对外的依赖,反而让一些条条框框把自己束缚,更谈不上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了。以致人家一翻脸我们就抓瞎,在国民经济的天秤上失去了平衡,结果造成了生产建设的大起大落,引来了全国性的困难。教训,难忘的教训啊。他还在想,教训并不只这个,这些年来外国搞建设,我们搞运动,你整我,我整他,整去整来把人心都整凉了,整碎了,弄得人人自危,哪还有时间和心思去考虑国家的建设;哪还有精神和力量去为国家做贡献,想去想来总觉得这样的环境不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情况也应改革了。如果再这样下去呢,不敢想了。他似乎看见了侵略者那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如果没有一个国富民强的中国,那鸦片战争的炮舰,那八国联军的魔影,那九一八东三省的伦陷和泸沟桥上硝烟就会重现,就会卷土重来。如果真是那样,我们这一代人就对不起母亲――亲爱的祖国了。鉴于五七年的教训,他只有在心里想,痛苦的想啊。忽然一阵敲门声把他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他忙坐了起来小心地问道:“谁?”正要前去开门,那门却慢悠悠地开了。原来是方林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这突然出现的方主任使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凭这些年来的亲身体验,一个工地的领导怎么会笑脸登他的门呢。因此他断定可能是对方走错门了,要不就是有意对他考察,让他汇报思想情况。于是他惊疑地站了起来问道:“方主任,你是找……” 还未把“谁”字说出来就被对方爽朗的笑声把话挡回去了。“我就是找你呀,怎么不欢迎吗?”方林说着,眼光落在小小床铺、小桌子和如洗的四壁,又从空荡荡的房间和站在角落里形单影只的文彬,不觉喉头堵塞眼内发起潮来。 “不,不!”文彬有些发慌,免强地笑道:“有事么?” “一定要有事才能来吗?”说着方林把一大饭盒饺子放到桌子上,又从一个纸包里取出那只金黄肥嫩的烧鸡来。态度显得十分诚恳随和,好象文彬是他多年不见的知已和志同道合的执友。“有家的探家,有友的访友,咱们这些光棍汉们就不能在一起凑凑热闹么。来来来,还愣着干啥呢,快帮我一把!”说着把那唯一的小桌子横到了床前,又端来一个小方凳子放在桌子前边,然后让文彬坐到床上,自己在小登子上坐了下来。接着把文彬的饭盒拿过来把饺子分了一半推到他的面前说:“咱们二一添作五。”又拿起酒瓶咕嘟咕嘟倒了小半茶缸递给对方,然后遥指窗外道:“好大的雪呀,来一口让身子暖和暖和,不用怕这是白葡萄酒不醉人的。”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但是在这短暂的时刻中对于人与人的交往的感受已经超过了几年的总和,还未喝下酒就使他全身热乎乎的了。他盛情难却接过酒来呷了一口,由于平时不喝,刚一接触到引起了他一阵猛烈的咳嗽。方林忙撕下一条鸡腿来递了过去:“你是不经常喝的缘故,其实少喝点驱驱寒气也有好处,来来吃点东西就好了,这是有名的马家老鸡铺烧鸡。” 文彬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长期的冷落使他有些不敢相信这眼前发生事情的真实性了。但是这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蔼可亲的话语毕竟是现实啊。它似乎象一股春风吹融着心灵的冰凌和创伤;又如一股清清的泉水冲涤着领导和群众、上级和下级之间的束缚和别扭的关系。慢慢地文彬的眉头舒展了,那激动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冲击着他那久闭的心扉和沙哑了很久的灵钟,想起那两次冰冷的态度便感到十分内疚和不安起来。他想说什么,但欲言又止。这些年来老电业的冷眼相待,二曹操的诡诈刁难,文志华的负心欺骗,使他的心早凉了。同时在现实的生活中,特别是经历了五七年那场猛烈的政治风云,好些人的锋芒没有了,感情不外露了,何况文彬又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啊。他啥也没说,最后只有苦涩地一笑。方林看出了从对方这一笑里展示出的一种深沉的内容,使他想起了初来这里的那个冰凉的夜晚。那天晚上夜很深,月也很沉,朦朦胧胧中一阵悠悠扬扬,婉婉转转的二胡声如涓涓春水流进了沉浸在月色之中的工棚。他侧耳聆听,那低沉而又急促的弦音时而象高山流水飞泻直下,时而又如细雨绵绵点滴心头,时而又如秋风卷着残叶飞舞飘浮。他走出工棚顺着琴声走去,才发现在不远处的一个砖墩上坐着一个人。西斜的月色映着他那摇身振臂的身影。只见他有时昂首挺胸,有时信手低眉,悠扬悦耳的音韵便随着他的手势萦绕开来。那旋律的波伏起落,那音波颤颤悠悠,好象在尽情地舒发无限的心事,又好象在吐诉人世间的不平。当他走过去时,弦音突然而止,如一根绷紧的钢丝突遇刀刃而断折。静了,静了,静的人耳腔涨,满身酥麻,四野突然空空荡荡,只有拉胡人拖着瘦长的身影在月色朦胧的树丛中消失了。人没有了,可是那弦音总是留在耳朵里萦绕、回旋,似乎在告诉他如果不是心灵受到伤害,那就是怀才不遇了。这一切搅得他一夜没有睡着,他到底是谁呢?第二天才知道拉胡人就是工程师张文彬。 四 “张工,你有什么话就说嘛,不要憋在心里。”说着用筷子在他们之间划了一条无形的线:“是不是咱们之间还有一条沟啊?” “不,不!”文彬摇着头,脸上代着疑虑的神色:“我是想问问主任你是不是有事找我谈谈,或者是要我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的思想情况?”说着就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经常预备着的小本本来。 “哈哈,哈哈,哈哈,你看这条沟不是出来了吗!”方林爽朗地笑着,顺手把本本拿过来,又重析塞到对方的兜里说:“张工,你见外了,我来这里可没有带那个任务,常言道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下滩一展平,我们之间没有高低,没有上下,同时也没有贵贱之分,我们是平等的啊。”方林诚恳地说:“现在我知道,这些年来由于某些原因,人和人之间隔着许许多多的沟,又隔着许许多多的墙,也许一辈子都不能互相见面和呼喊,可是不能,不能啊。我们都是祖国的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祖国繁荣富强,这个愿望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说着他伸出手来拉着文彬的手说:“和你交个朋友,咱们一起来填沟推墙吧!” 文彬站了起来愣愣地看着他:“交朋友?” “是呀,朋友面前不应该说假话,我到是有个意见要征求你呢。”说着他让对方坐下来。 “啊,那就请你说吧,方主任。” 方林喜形于色地说:“干吗老是主任长主任短的,听起来多别扭,叫我老方不行吗?”接着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根据工作需要,我要把你抽上来哟。”他满以为对方会爽快地答应,却没有想到文彬显得十分冷淡,从冷淡中又带着几分慌张和惊愕,脸倏地一下也变得难看起来了。只见他上身朝后倒了倒,一双手封住胸部不停地摇着:“不,不,方主任,啊啊老方,你可不能抽我,你也不能抽我哟。” 方林不解,惊愕地把头一偏问道:“为什么呢?” “唉,你对我还不了解,象我这样的情况还适宜在上面工作么?” “呃,有啥不适宜的?工科大学毕业生,学用结合这是理所当然嘛!” “唉!”文彬抓过那装满酒的缸子猛喝了一口,然后推开,一双眼睛潮润润的,只在方林脸上晃着,说:“我已经多年不搞技术了,还提它干啥,这些年来我也已经习惯于班组劳动。”说到这里他又突然站了起来,然后急步走到窗前,抬眼望着灰暗的天空。大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迎着电灯射出的光束发着点点闪光,一切都显得单调、孤寂、冰凉、清冷,看来他心里痛苦,刚才方林的话勾起了许许多多的心事来,使他心里疼,心里疼啊。好久好久他才转过身来,长长地叹了口气说: “再说王主任也不会同意的啊。”话意里却带着委屈和不满情绪。“因为我的主要任务是劳动锻炼,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 听了这些话方林象被锥子扎了一家伙,他知道这是在执行党的政策中偏移的结果,已经在对方心里郁结着深深的创伤,用几句话能治逾么,但他极力镇静自己说:“思想和世界观改造的任务谁都有啊,也包括我在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嘛,你说是么?不过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谁也不能急于求成。” 文彬使劲地把头摇了几下,一个“不”字冲了出来。大概是由于酒的魔力,他不但脸发起红来,说话也有些冲动了:“不,我与你不同!”说着急转身用拳头把桌面一击:“你知道吗,因为我犯过错误。”这时他的脸由红变白,最后而成了青紫色。为了驱散内心的郁闷,他抓起缸子又猛喝了一口,人有心碎,就有身醉,他借酒浇愁,然后长长的吐了一口粗气,他是不平则鸣啊。“可是我的错处在哪,我不明白,一点也不明白。”说着双手蒙脸,显然他是动感情了。声音小了,而且在颤抖着:“我是一个人,人有人的尊严,信念,我要维护它难道就错了。人生短促,我要为国家做些工作,可是,可是为啥就没有这个权利啊。”说到此他把头低下来,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 这些话语和行动进一步使方林感到不安了。他低头沉思起来,这大概就是他极力回避自己的原因吧。但从侧面了解,张文彬却是一个正直而又有事业心的人,确确实实为社会主义建设做了不少工作。老政委都曾赞扬过他的主人翁精神,难道那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除了留下七百万立方米的贮灰场、三千转的汽轮发电机基础就没有留下任何使人追忆的痕迹么?这些年偏激行动太多了,特别是对一些多读了点书的人,思想改造不完,下放劳动不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可不能由于偏见作怪就一棍子打死啊。总不能需要的时候搂在怀里,不需要就踢下岩去,这与中国传统的爱“才”美德不太相符了。他抬起头来,两眼充满同情爱怜的目光,他有很多话想说,但他又能说些什么呢。历史的脚印已经判断了眼前这个知识分子品德是高尚的,他不是只喊口号,而是用行动去实现他爱国爱党爱人民的诺言。问题是对这样一位好同志不但没有嘉奖、团结、利用,反而用对敌人的方式把积极性挫伤了。这可不是党的政策,不是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这时他感到身上有些压力,同时也产生一种怨气,这些年来外国搞建设,科学突飞猛进,我们呢搞运动,搞去搞来把人都变成了无情的机器,对人要求太多,温情太少了。想到此,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又把文彬拉到自己对面坐下来说道:“我们是同志,是朋友,我认为以前对你是不公正的,但我相信你的胸怀,会以大局为重,过去的一切表明你有中国人的良心,事业心,现在人民需要你为国出力,你就应该心甘情愿的上来。” 文彬惊讶,双眼带着委屈的潮光说:“可我是白专,你敢用吗?” “我敢!” “为什么你这么大的胆量?” “为了不受外来势力的封锁卡压,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这些话好象说到了文彬的心坎上,他把头抬起来叹了口气道:“唉,士为知已者死,这样吧,为了不使你失望,那我就上来帮几天忙吧。” “哎!”方林也叹了口气。“你也是国家主人,看你把自己都摆在什么位置上了。再说这工作才刚刚开始,繁重啊,哪能是几天几月的事情。” 文彬的口气有些缓和了,他说道:“那你说当前都有些什么事情?” “嗨,设备清点,施工准备,还有锅炉管的处理……工作多,人手少,不好做啊。”方林面带难色。“加上这些东西都是进口的,图纸都是外文,而且设备和图纸又有好些地方不符,翻译起来这就更加困难了。” “这情况我早就知道。” “要不我怎么找你呢。”方林说:“这叫能者多劳你说对么?” “不行老方,要是别人我就不说了,可是我得跟你提出来,工作量大呀,几百套图纸,一套又有好几十张,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怕把工程耽误了。” “这到不要紧,我给你找个助手就行了。” 文彬一听突然警觉起来,忙问道:“找谁?” 方林说:“这位同志也是我刚抽调上来的。” “谁呀?” “技术档案室的郭云同志。” “是她?” “是她!” 文彬一骨碌转过脸来,眼睛瞳仁里有一团光,先是极热极亮,然后慢慢地散开,淡了,熄了。脸上立即罩上了一层阴云,刚刚才被唤起的心潮退了,平了,留下一遍单调无味的沙滩,使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见此情景方林有些茫然,他还没有意识到是由于他说话的原因,还以为是一般人的怪脾,怕女同志完不成任务而有损自己的尊严。于是他忙说:“不用急,你只需把需要翻译的图纸给我就行了,她过去当过翻译,我想是会按时译出来的。” 一提起翻译,文彬的脸反而变得苍白而又难看了,一串“不”字从紧闭的口中冲了出来:“不,不,不,不是那个意思。”他摇着双手,举止也随着笨拙起来。“还是,还是让我一个人慢慢来吧。”说着他用手托着下巴,身子有些恍惚。方林忙扶着他顺势躺在床上,然后用手一摸额头觉得滚烫,于是忙给他盖上被子说:“张工,你在发烧,我马上去找大夫来。” “不用了,老方,过一会儿就会好的,我是……” “不行,不行!”方林走出门外,然后又回转身来说道:“不要急我马上就来。” 五 工地资料室由于工程下马已经关闭好多年,加上领导只看到那轰轰烈烈的场面,相信敢想敢干的精神,就把它的作用给全忘了。方林来后为了发挥这个阵地的作用他找了老电业:“王主任,我看资料室应该开放了。” 老电业苦着脸说:“唉,现在人员这么缺让谁来管这个烂摊子,我看还是等等吧。” “那不放着郭云吗?” 老电业用手把脑瓜一指:“不是这儿有问题嘛!”说着又摇了摇头:“成天忧忧愁愁的,三天不说两句话能行吗?” “试试嘛!”方林说:“总不能让一个大学生老这样在下面劳动,应该发挥她的作用啊!” “劳动能使猿猴变人有啥不好,同时还能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嘛。”老电业不已为然地说:“我看算了,等以后有了条件再说,这些年没有资料室不是也过来了,你何必去找那个麻烦呢?”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嘛!”方林不同意地说:“技术干部怎能不用呢,我看现在就够条件。” 不知为啥两人一谈使用“人”上总是有分歧,是任人为“亲”或是任人为“贤”,老电业似乎想得很少,他欣赏的是二曹操那样,虽是个半瓶摇,可他总是经常请示汇报,顺从总是多于顺理,而那些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满脑子的理论,又是条条框框,又是理理由由,对于他的指挥就不顺当了。所以他显得不高兴地说:“要办你去办吧,我可没有那个闲工夫。”说完扬长而去,走了老远又回过头来说:“那郭云可不好说话,别把事办砸锅了。” 没有想到并不象老电业说的那样,方林一提出郭云就爽快地答应了。他又给她找了一个五八年参加工作的初中生当助手,可能人尽其才之故,没有用一个星期就把一个技术活动场所办起来了。 这一天上午,一上班方林就到了资料室。一进门郭云就高兴地和他打招呼:“老方你好早啊,要我给你找点资料吗,新来的电力技术看过没有?” “今天没有空啊。”方林笑着答道:“明天再说吧,我是特地找你给我办件事情呢。” “可以,可以。”也许是心情的缘故,郭云的脸比以前光润多了。她睁着一双大眼睛,细弯的眉毛上下跳动着,然后又问道:“啥事情?” “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方林找了一个凳子坐下来:“郭云同志,这个任务只有你才能完成。” 郭云一听,那好看的脸上马上出现了惊疑的神色:“啥任务,一定要找我呢?” “翻译点资料。” 一听说让她搞翻译脸马上红了起来,两条细弯的眉毛差点碰到一起了。可是她对老方的所求怎能推辞呢,因为他不岐视她,一来就把她抽上来工作,他是这些年来遇到的一个最好的干部啊,但是她还是迟疑好久才答道:“那你就拿来吧!” “好!”方林说:“是一些进口图纸,张工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我就找你帮忙来了。” 一听到进口图纸,一听到张工,郭云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劲头,她“嗖”地一下站了起来,屁股下的那个小方凳子“咣铛”一声翻倒了。接着她的脸由红变白,由白转青,一双美丽而又灵活的眼睛也和文彬一样发起呆来。她只说了一句话:“对不起,这个忙我帮不了,多年不用早忘光了。”说完十分尴尬地踉踉跄跄转身走了,走到门口她折回身来,带着为难、恳求而又埋怨的复杂感情说:“老方,你,你不该来找我哟。”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方林惊呆了,一下子坠入了五里迷雾之中,似乎陡然从阳光拂面的山巅坠入了冷气袭人的深谷,真叫人瞠目结舌不知所措了。他睁着双眼久久不合,望着远去的郭云脑子里出现了许许多多解不开的疑团,为什么在张文彬面前不能提郭云?在郭云面前又不能提张文彬?为什么不能提到图纸?又为什么不能提到翻译?这“谈虎色变”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