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八章
面霸回学校了,她母亲让她坐飞机回去的。面霸的母亲是个很爱面霸的好母亲,待我和面霸的母亲走在回来的路上时,她说,小李呀!你可一定要好好对小凡子啊!要不……我可不让你。说说她竟然哭了,一个在女儿面前总是数落这数落那的母亲;一个在人前总是吆五喝六的政界人士;一个在官场中混迹多年的老手,在亲情面前也显得溃败不堪。想起来在公汽上听到的一个故事: 一个以杀牛为生的屠夫。一天,在要杀一头时,发现这个牛哭了。 像这种情况他遇到好多了,有点见惯不怪的意思。还是没理会,并进一步准备屠宰。谁知道这个牛很奇怪,竟然给他跪下了。这个屠夫杀了这么多年牛还是第一次发现有牛给自己跪下的,但仍然没有留情,将这头牛给屠宰了。但开膛时,发现这头牛的肚子里有一头小牛胎。 另外一个关于牛的故事: 是在网上看到的,一辆驻军的送水卡车路过一个小桥时,被前面的一头母牛挡住了去路。因为当地是极度缺水的地区。无论军车上的驾驶员怎么按喇叭,甚至牛的主人下来驱赶,这头母牛都不肯离去。没办法,车上的小兵违反纪律,给这头母牛打来半盆水。而这母牛并不喝,而是发出了唤声。这时,从路旁跑出一头小牛,跑到路中喝起水来。喝完水,母牛舔舔小牛的眼睛,便走了。 很有意思的事,让我一讲就没意思了,感人的故事可能更是如此。看看原文吧我刚找到的: 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海港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饮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嘎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景,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的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就是不肯走开。鲜血泌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地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左右,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头哞叫,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处的沙堆后面跑出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的看着小牛贪婪的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哎!高僧修到太上忘情,也还是没有跳出情的圈子,只是各正性命,忘其所不敢不忘、忘其所不能不忘而已。这句话也是听别人说的,我不加评论,我不是不敢,我没什么不敢的。只是觉得自己没那二下子,评论不好而已,言多必有失,可能只有面霸才会原谅我总说错话。嘿嘿!所以多引用别人话才可取,想来我可真够狡滑的。既然都讲了两个故事了,再听两个也没什么。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 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 另外一个故事,是讲一个军车在路边翻了,汽油都流出来了。可里面的那个当兵的困在车里出不来,车子随时有可能着火。路旁有一些群众像“雷锋”一样,想近前把当兵的从车里救出来,可当兵的伸手从怀里把枪掏出来,不准别人靠近。尽管,血从头上流下来,但眼睛依然警界。后来,单位闻氛赶来了他的领导,当兵的看到自己领导来了,才缓出久违的笑容,把一份机要文件递给自己的领导,晕了过去。这也是用我自己的白话说的,原文我还真找不到了,不过那个人是谁,我感觉说不说也没什么意义了,难道你吃了一个好吃的鸡蛋,就一定要看看那个鸡长什么样么?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可能就想告诉别人军人的忠诚和使命感用不着别人去赞扬,只是尽职。有的人当兵几年,就刷了几年厕所、刨了几年的地沟、放了几年羊、养了几年猪、做了几年饭、站了几年岗的,这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如果评价兵人只用值得不值得去评价去么?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说不清了。很多的兵人在入伍前都是抱着以后能有点出息,甚至混口饭吃的思想而当兵。也许走出部队那天他自己还是这种打算,这我们有权力去怪他吗?单是兵人几年来为国家的所作所为大概就会让世人望尘莫及了。 当然,任何事情如果一分为二的看还是很客观的,就比如我的战友亲属家养了条狗,主人不在家时,狗把襁褓中的小孩儿吃了条胳膊;我小的时候,我们家养的一头牛用自己的犄角把我妈给挑了起来,摔的腰疼了几个月。 这头牛是个倔牛,后来用了几年,我们家人实在养不了它,就把它卖给了同村的一家人。在卖完的一段时间内,这头牛拉车路过我们家时,总想往我们家院子进,有一天我奶奶和我母亲站在门口对那头忠诚的牛说,这已经不是你家了,你还不快回去?说着就用棍子狠狠的打在牛身上。那牛被打的在原地直转,眼睛直眨,但就是不走。我奶和我妈一身转身,眼泪就落了下来。后来,那家人没办法,这牛不但总往我们家跑,还跟在我们家时一样不听话,就用鼻具把牛鼻子两个孔给穿透了,用鼻具牵牛,够残忍的,谁让它不听话了。唉!有一天,这头牛又跑回我们家,鼻孔豁了,还往外流着血…… 我还有个战友叫小福,他家养了一条非常普通的黄狗。他家养了十五年。狗通人性是人人共知的,看家护院也是很正常的。时常长了,人说什么狗也能听懂了,如果人骂它,它还会生气。记得有一次,这条狗丢了,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月后的一天,小福他爹在邻村的一家人的院子里看到了这条狗,那条狗一见到小福他爹,便一顿狂吠,急着要出笼子。最后,小福的父亲给那家人拿了二百元钱,把狗领了回去。这小狗一回家之后,几天都不出屋了,生怕再出去就回不来这个家了,而且还在屋里哭了…… 《西游记》中说,陆地上的牛、狗和水里面的乌贼都是忠臣,不能随便吃它们的肉。 进入秋季时,我们单位又开时演习了。警卫战士先去马路上戒严,保证除我们单位的军车之外,一切车辆不准通行。谁知地方也在搞“整治行动”。沈阳市某区办事处城区管理办公室执法人员的行为触动了一名14岁的中学生,也触动了她身边的众多的同学和我们这些当兵的。 我们警卫战士在XX路路北,位于沈阳市XX中学附近进行戒严时,现场目击每天都在这儿卖“珍珠奶茶”的聋哑人。他看见来了城管就急急忙忙地收拾起自己的东西,推着有棚子的“倒骑驴”向远处走去。执法人员看到聋哑人的举动,一下拦住了“倒骑驴”的去路。这时,从车上下来四五个执法人员,直奔聋哑人。他们拿起车中的十几杯“珍珠奶茶”,随手扔在了地上,紧接着又向地上的杯子一顿猛踩。接着,他们又把售货的小车掀翻在地,更多的“珍珠奶茶”从倒骑驴上滚落下来。30多杯“珍珠奶茶”洒了一地,大部分杯子都已碎裂,地面上留下一大摊“珍珠奶茶”的粘液。这时,聋哑人愤怒了,抄起一块长长的木板,跑到了执法车辆的正面,挥动木板向汽车前风挡砸去。当时有10多个学生围在现场,眼前的一幕让几个女生流下了眼泪,学生们都感到十分气愤。执法行为令学生震惊,冲突引来了沈阳市XX中学大量学生围观。我们戒严的战士看到执法人员的行为时,震惊了,愤怒了。现场一位穿着深蓝色衣服的人正在和聋哑人对峙着,不一会儿又过来一个人,将一张表递到聋哑人手上,聋哑人将表揉成一团。后来警车来了,要将聋哑人带到了警车上,聋哑人哭了,他向大家下跪,一些人也跟着哭了。那些学生从兜里掏出一元钱给他,他不要,那些同学每人从地下捡起一杯“珍珠奶茶”,将钱塞给他,他还是不要。站在一旁的城管人员一点都不理会,还在喊: “我们这是在正常执法”。刚说完这句话,我们实施戒严的战士们忍不住,冲上去就给这几个城管一顿暴打。旁边的学生和老百姓跟着欢呼起来,还不住的叫好。那次晚上回来时,我们一个警卫战士还说我打他们打的把鞋都踢掉了。警卫战士没有受处罚,我们部队恶人先告状的说他们城管妨碍我们军方对这片路段实施戒严,倒给他们那些城管弄了个妨碍军人职责的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