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八章山村小学

  两年,在人生的长河中是短暂的,可我觉得十分的漫长,我终于从学校毕业了。想到毕业的分配去向,我想回老家去,也许是我潜意识中想离余红近一些,可是家里不同意,哥哥早已经找了位得力的朋友,决心要把我离在市里。我拿着派遣证走进地区“大分办”的那天还是阳历的七月,天气如火。办公室里挤满了学生,有的站着,有的几个人挤在一条长橙上。这些积极的来报道的人中几乎全是全国重点高校的学生,“大分办”的公作人员坐在那张桌子后面,一个人一个人的问,被叫着名字的小心翼的走上前去,报上姓名,毕业院校,然后工作人员征求分配意见,这些学生无一例外的要求分在城市,便有许多遭到了拒绝。当我走上前去,报了姓名和毕业院校,但引起一阵嘘吁声,我知道是因为我所毕业的学校在这群天之骄子的眼里,就应该被打入另类,和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便让他们觉得不自在。当工作人员征求我的意见时,我也回答,‘想留市里’。工作人员用眼睛直瞪着我看,屋子里一片哄笑,我一下子羞红了脸,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工作人员接过派遣证,放在抽屉里,不再问我问题,我便从人群中挤出去跑掉了。

  后来哥哥的朋友说想留下来就得在市里找接收单位,正好我一同学的父亲在市农业委员会主管人事,他为我出了个证明,我就很顺利的留了下来,那年春节,我带了一篮子鸡蛋去看望同学的爸爸,除此之外,一分钱也没有花费。单位让我九月底去上班,我便回到了乡下。快要成为国家干部了,父亲便舍不得让我做农活,我整天抱着书,躺在屋子里看,也觉得无聊。我决定去看看余红。

  我坐车来到县城,又从县城转乘通往山里的公共汽车。汽车出了县城,在丘陵上行驶了一段路程便进入了山区,狭窄的泥土公路,沿着山腰一路盘旋而上,窄的地方刚刚能错过两辆汽车,山上生满了杂树,九月里,树叶还是一片碧绿。车走到半上腰,右面是陡峭的山壁,左面便是万丈悬崖。汽车一会爬上山岭,一会又冲向山谷,偶尔可以看到几处村舍静静地躺在山坳里,小河边。太阳快到头顶的时候,车子在一个小镇停了下来,我下车打听了一下,这里离余红工作的地方还有十几里的路,一个憨厚的村民听说我要到村子里找余老师便用自行车托着我上路了。一路上我们攀谈着,他告诉我,他的孩子便是余老师的学生。

  “多好的姑娘呀,人那么水灵,那么有学问,咋就跑到这鬼不翻蛋的地方了。”他的言语中带着愦憾,大有为余红打抱不平的意思。“你是她什么人?是她对象吗?”她问我。

  我未置可否地答应着,心里便有点得意。

  “你在城里工作,咋不把她也调城里去呢?”他似乎是很恳切说。我觉得非常的感动,为他能首先为余红着想,而不是为自己着想而感动。不久就到了村上,他给我指指了小学的位置,还热情的邀请我去他家吃饭,我见余红心切,便告诉他我会和余老师一起去他家做客,他便高兴的笑了。

  顺着他指的方向走,不远学校便到了。学校座落在山角下,土墙围成的大院子,一二十间土墙灰瓦的旧房,院子的后面是一条山岭,上面长着浓郁的松树,树不大;大门前面是一片稻田,稻子快要成熟了,田野里一片青黄的颜色,稻田的外面是一条大河,河的对面又是一条山岭。走进校园,看到的只有山,和头顶的一片蓝天。我在院子里叫了几声余红的名子,她便和一位年轻的姑娘从屋子里走出来,见了我,凄然的笑了笑,指着那位姑娘介绍说,这是赵老师。余红看上去脸色有些憔翠,神情也有些茫茫然,没有了先前那副活泼天真的可爱,徒然增加了一份凄美。学生都已经放学了,赵老师和我们说了一会话也回家吃饭了。余红告诉我,她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家就在村子上,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她们两人也合得来,便成了好朋友。中午吃过饭,便有一些孩子来校了。院子里有一个水泥做乒乓球案子,可能是学校唯一的体育设施,有的孩子就跑去打乒乓球,学生们排着队,一个败下阵了,另一个就接过球拍上来,次序井然。有的孩子跑到余红门口伸着头身屋里看,见有生人,就跑掉了。胆子大点的,进到屋里来,从桌子上翻着找书和报纸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凑到余红跟前问,有时余红顾不过来就让问我。这些孩子们的确十分可爱,这时候我发现余红又恢复了往日的天真与活泼,眼睛里流露出了温柔动人的光彩。

  学生渐渐的到校多了起来,老师们也来了,有人说走过来和我攀谈,问好。不一会上课玲声响了,孩子们跑回了教室,老师们也走了,余红也拿了本书去给孩子上课,我从桌子上找了一本小说,一个人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