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二十三)
洗月阁是一个仿古式茶楼,坐落在秦阳市渭滨公园深处,面朝渭水,背倚假山,楼前有一泓湖水,楼侧植有几排细竹。 洗月阁大门呈古铜色,门额上挂着一个矩形木色横匾,上刻 “洗月阁”几个绿色行体大字。两侧门框上配有一副对联,也是绿底行体,上联是“风展绿竹添琴韵”,下联是“茶洗月光增银辉”。其笔法仿照王右军,字体俊秀、流畅、飘逸,颇具神韵。 整个茶楼不大,只有上下两层。一楼大厅正对门处,有一个木制照壁,正背两面都为深褐色,分别用隶体字镌刻着两首茶诗。正面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宝塔体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面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背面是卢仝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厅内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幅由本省书画界名人创作的诸如施肩吾《蜀茗词》、郑愚的《茶诗》、刘禹锡《尝茶》、白居易《琴茶》等作品。十几张茶桌顺着墙摆放着,每相邻的两个茶桌之间,被一个摆有兰花盆景和茶具的木制博古架隔开。每张茶桌旁配有四把高背椅子,桌上放有一个茶盘,一个茶壶,一具茶漏,一套茶匙和几个茶碗。在大厅中央地带,是一个小岛,摆着一架钢琴,这是艺人表演的地方。二楼全是包厢,每个包厢门前都挂着一个红灯笼,放着一个细竹盆景和几盆兰花。 这是侯兴回到秦阳后,专门为答谢胡成万而选定的地方。有道是,有来无往非礼也。他吃了人家胡成万的羊蝎子,今天,便要按照中国人传统的礼仪,在这里回请胡成万。 光阴荏苒,人事全非。当年最好的两个朋友,此时却为了一个女人杠起了劲。 “可耻的第三者,看我怎么收拾你?” “无耻的小人,你等着接招吧。” 方知春与胡成万、程世豪紧随在侯兴身后,来到二楼一个叫“憩园”的包间。 这是一个面积只有二十几个平方的套房,一进门是一个小茶厅,中堂挂有一幅“陆羽采茶图”,两侧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天生陆羽传茶道”,下联是“福报卢仝品茗歌。” 中堂下有张条桌,上边摆着一个香炉,在另两侧墙上分别靠放着一张棋盘和一把古筝,墙的拐角处放置着兰花和竹子盆景。里间是一个茶室,茶室的中间有一张茶桌和四把藤椅,茶桌上方吊着一组唐诗筒灯,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六尺整张的横幅字画,字画的右侧用大篆体书有“禅茶一味”四个大字,左侧是几行行书,内容为赵朴初居士所作的禅诗:“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整个房间装潢精美,雅致脱俗,飘逸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韵。 四个人进入茶室,侯兴与胡成万,方知春与程世豪两两相向,一一落座。 莫非这又是个鸿门宴?即使是鸿门宴,那也是礼尚往来,谁让你胡成万那天做事太过呢。方知春的心里嘀咕着。 “先生,请问要品什么茶?”服务员甜润的声音,打断了方知春正在飞驰的猜想。 “有珍品大红袍吗?”侯兴问。 “大红袍,有。” “请上一壶吧。要用好水来泡。” 胡成万环视了大家一下,说:“哦?大红袍,那能喝吗?茶,我喝得多了,有龙井、陕青、茉莉花、信阳毛尖,怎么没听过大红袍呀。” “是呀,侯兴,你点的大红袍是大红袍花椒吗?它可以喝吗?”程世豪也觉得奇怪。 服务员听后,先是一笑,然后耐心地解释道:“此大红袍,非彼大红袍也。这是武夷岩茶中的极品,它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据说那峭壁上只有三棵这样的茶树,年产量极少,很珍贵的。听说,过去采茶时放猴子上去,现在改登天梯去采。你们品品就知道了。” “哦,这么珍贵?那咱们就尝它一回。”方知春首先表态。 “好!咱就来个土八路进城,开回洋荤。”程世豪接着附和。 侯兴用眼睛扫视了一下胡成万。“胡县长,你看……” 胡成万看大家都表示赞同,只好点头同意。 侯兴给服务员吩咐道:“你去准备吧。请贵店最好的师傅冲泡。” 服务员连连点头:“好,没问题。” 不大一会,茶艺师便带着茶具和茶叶跟着服务员来到包间。 这个茶艺师是个三十出头的女子,身材修长,眉目清秀,穿着一件淡蓝色的旗袍,举止言谈十分的文雅。她面带微笑来到茶桌跟前,彬彬有礼地向客人们点着头,然后,用银铃般的声音说道: “各位先生,可以开始了吗?”。 侯兴点了点头,对茶艺师说:“可以。师傅,我们几位不精于茶道,麻烦你边冲泡边解释,好吗?” “好!请问先生您想用什么水煮茶?” “都有什么水?” 茶艺师一一介绍道:“有江西庐山康王谷水帘水、江苏无锡惠山寺石泉水、江苏苏州虎丘寺石泉水、江苏扬子江南零水、陕西商州武关西洛水,还有……” 侯兴打断茶艺师的介绍问:“有雪水吗?” “有呀。是三年前在倥侗山梅花蕊上采集的雪水,只有一坛了。先生您要吗?” “要!” “好,取雪水来。”茶艺师给服务员吩咐道。 服务员抱着一坛雪水进来。 “这个煮水的壶叫‘玉书碨’,是陶瓷做的。”茶艺师从服务员手中接过一个盛水的瓷罐,打开密封的罐口,给那个叫‘玉书碨’的壶里注水。 “这么陈的水能喝吗?”胡成万问。 茶艺师没有正面回答:“各位先生,不知你们看过《红楼梦》没有?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评茶栊翠庵’里有妙玉为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煮茶这个情节,当时,妙玉煮茶用的就是五年前她在玄墓蟠香寺梅花上收的雪水。” 侯兴点着头,表示认可。 方知春和胡成万、程世豪经茶艺师这么一提醒,才恍然大悟。 “品茶是一种享受,冲茶是一种艺术。要想品得有情趣,先看本人演茶艺。因为你们点的是武夷大红袍,所以,我今天给各位表演传统的‘武夷茶艺’,敬请欣赏。” 茶艺师将茶具一一取出,放在茶桌上。 “恭请上座。”茶艺师合拳于右下腹,很客气地说:“各位先生,晚上好!欢迎大家来洗月阁品茶。我们传统的武夷茶艺的程序有三九二十七道。下边,我给各位先生将重要的程序一一演示。请各位先生鉴赏。”说罢,她给在座的深深地鞠了一躬。 “焚香静气。” 茶艺师手举点燃的三根香炷,仰天礼拜,然后走到小茶厅的中堂前,深深鞠躬,再把那香炷插进“陆羽采茶图”下的香炉里。 “叶嘉酬宾。”茶艺师打开没有启封锡纸的茶盒,用茶勺取出一些茶叶,放在侯兴眼前。“叶嘉,是茶的别称。先生,您看,这就是您要的珍品大红袍。” 几个人伸着头,仔细打量着茶荷里那卷成小团的茶叶。 侯兴插话道:“南方人是很讲究的,他们把喝茶叫做吃茶,这两道茶艺,主要是为了营造氛围,造就心境。” 茶艺师接着唱道:“活煮山泉。”她把盛有雪水的‘玉书碨’放在电炉上,直到雪水初沸。 “孟臣霖沐。” 茶艺师把一个叫“孟臣壶”的茶壶及四口名叫“若琛杯”的茶杯依次放在茶盘中,先用初沸的水浇烫茶壶的内腔和壶身,然后,依次向四口茶杯注满沸水,再逐个将杯中的水倒出,用中指托住杯底,拇指转动360度,使杯沿在盛满沸水的杯子中完全烫洗。 “乌龙入宫。” 茶艺师用茶耙取出茶叶,只见这茶叶条紧,色泽绿褐鲜润,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然后,她用茶针将其拨入茶壶。 “悬壶高冲。” 茶艺师提起“玉书碨”,那沸腾的水流宛如玉液,从水壶嘴部流出,沿着“孟臣壶”的壶口边冲入壶内,壶中的茶叶在水流的冲击下,上下翻滚。 “春风拂面。”待水注到刚溢出时,茶艺师放下“玉书碨”,猫下身子,用很标准的兰花指头拎起壶盖,然后,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白色泡沫。 “重洗仙颜。” 茶艺师盖上壶盖,用开水浇淋茶壶外部。 “若琛出浴。” 茶艺师用开水逐个烫洗茶杯。 “游山玩水。”茶艺师先用右手食指轻按壶顶盖,拇指与中指提紧壶把,将壶提起,沿茶盘的四边环绕了一周,然后用餐巾布吸干壶底的茶水。 “关公巡城。” 茶艺师端起那把“孟臣壶”,先从左向右给每个茶杯注入三成茶水,再从右至左给每个茶杯注入两成茶水,如此来回往复,各杯茶水已有七成。 “韩信点兵。” 茶艺师将壶中剩下的茶均匀地滴入每一个杯中,直至滴净。 “三龙护鼎。” 茶艺师伸出右手,示意大家端起茶杯。 侯兴不愧是个喝茶行家,他率先端起了茶杯。其他人只是比画着指头,并没有上手。 “各位先生,请你们像这位先生一样,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扶住杯环,用中指托住杯底。”几个人在茶艺师的指点下,仿照着侯兴的姿势,端起了茶杯。 侯兴微笑着说道:“上面这十二道主要是展示冲泡技巧吧。下边可能就是享受品饮艺术。是吗?师傅。” 茶艺师点头道:“是的。先生。” “鉴赏三色。请各位赏杯。” 大家聚精会神地观察杯中的茶水,只见汤色呈橙黄色,透亮均匀,叶底红绿相间,茶形整齐无渣。程世豪看罢赞叹道:“真是好茶也。” 胡成万端起杯子想喝,被茶艺师拦住。“先生,别急。” “喜闻幽香。请各位将茶杯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来回几次,慢慢地闻。” 按照茶艺师的提示,几个人眯着眼睛仔细地闻着。方知春觉得香风阵阵扑鼻而来,便不由自主地赞道:“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 “下一道是初品奇茗。各位先生,现在可以品茶了。”茶艺师招呼说。 “取大杯子来。让我尝尝。”胡成万对茶艺师说。 “先生,使不得。品这种茶专用的就是这若琛小杯。关于品茶,有些讲究,所谓一口为喝,两口为饮,三口为品。建议各位先生将杯中之茶分为三品,初品不要急于咽下,让它在口腔停留一会,尽量与舌头味觉等器官接触。” 方知春故意用尖利的女声打趣道:“有道是,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成万,你要喝一大杯便成了什么?” “呵!呵!知春,你怎么一下子变成像妙玉那样的小尼姑了?”程世豪笑着说。 “哈!哈!哈!哈!”大家一阵欢笑,胡成万虽然也笑了,可他的脸却红到了耳根。 侯兴没有吭气,他端起茶杯,用嘴唇先在杯口轻吻了一下,然后,送茶入口,并让茶汤在口中翻滚流动。 大家又一次模仿着侯兴的动作,顷刻,感觉那茶味浓淡相宜,满口生香。 “再斟兰芷。”茶艺师继续介绍。 “‘再斟兰芷’,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兰芷’?”胡成万不解地问。 侯兴这才接过他的话茬解释道:“这是斟第二道茶的意思。‘兰芷’,泛指岩茶,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有:‘斗茶香兮薄兰芷’的诗句。” “先生可真是品茗高人呀。”站在一旁的茶艺师竖起了大拇指。 “惭愧,惭愧。师傅过奖了,我尚不精于茶道,仅知其皮毛而已。师傅,我来试一下。”侯兴谦虚地回敬道。他端起壶,用开水将几个人面前的杯子一一冲烫,然后,为大家斟了第二杯茶,那动作轻盈飘逸,一看就是个老道的茶客。 大家品了第二道茶。 “三斟石乳。”茶艺师为客人斟了第三杯茶。 “各位先生,我们的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请各位自斟漫啜,领略我们武夷岩茶的韵味。如有什么吩咐,随时通知。再见!”茶艺师说罢,鞠躬辞谢。 服务员端来一盘茶点。“请各位慢用。如果先生们有雅兴,外厅里有古筝和棋子。” 侯兴很客气地对服务员说:“小姐,你去忙吧,我们自己来。” “那好,先生,有什么吩咐请随时告知。”服务员说完转身离去。 “不就喝杯茶,怎么就这么麻烦呀。”胡成万不耐烦地说。 “侯兴,这就是流行于日本、港台和我国南方等地的工夫茶吧。”方知春问侯兴。 侯兴微笑着,点了点头。 胡成万嘲笑道:“呵呵,工夫茶。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谁哪来那么多工夫来喝这样的茶,这简直就是闲人的做派。” 程世豪喝着茶,吃着茶点,插话说:“我看这里边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比如,茶具的名称几乎都有典故,还有每道程序都很讲究,也都有一定的说道。” “是呀,我原来只知道日本人很讲茶道,今天看来,在这种氛围中喝茶简直是种享受。”方知春和道。 侯兴只管喝着茶,没有做声。 “看你们一个个那崇洋媚外样子,简直就像汉奸。”胡成万指责道。 “哈哈,我的县老爷,你可真会扣帽子。多亏现在不是文革时期,否则,我们几个就要被你带上木牌游街了。你知道陆羽吗?他是我们的祖先,也是日本茶道的祖先。我们说茶、品茶,怎么就是崇洋媚外呢?”方知春反驳道。 胡成万涨红着脸,无言以对。 一直在一旁静静地品着茶的侯兴,这时站了起来。他很有礼貌地朝胡成万笑了笑,然后说:“好了,别跟他们争了,咱们下棋去。”说罢,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走过去拉着胡成万走到外厅。 这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对弈。 一个是驰骋政界的地方长官,一个是搏击商场的企业老板。他们过去曾是很要好的朋友,现在却如同对手。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一个为了感情,一个为了面子,两个男人之间因为一个女人,从此拉开了决战的序幕。 “成万,我们玩玩黑白子如何?”侯兴问。 “哦,黑白子?”胡成万不解,很是惊讶。 侯兴一看就知道他不懂这些,便解释道:“就是玩围棋呀。” “玩围棋没意思,那跟玩方差不多。我看,还是玩象棋痛快。”其实,胡成万对围棋是一窍不通的,可为了故做深沉,提出了玩象棋。他想,侯兴之所以要玩围棋,说明那是他的长项,那么象棋或许就是他的弱项,他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再说,自己的象棋水平在淳原县政府机关还算可以,每次机关工委组织的比赛都能拿上名次,我何不借机再一次用自己的强项来打对方的软肋呢。 “好,按你说的,我们就玩象棋。不知你要怎么玩?”侯兴问。 “我们来五盘,一决高低。不准悔棋。”胡成万显得自信十足。 侯兴没有吭声,只是习惯性地点了点头。 “好,你们玩,我们当裁判。”程世豪说。 胡成万果真是象棋高手,他棋风凶悍,长于用炮进攻;相比之下,侯兴好像处于劣势,他棋风温和,多用士、象、马、卒防守。 第一局,侯兴让胡成万先出,谁知胡成完一开局就气势如虹,先用炮打了侯兴几个子,然后得意洋洋地晃动着腿,摇动着头,摆出志在必得的架势。表面上侯兴处于下风,可他却不慌不忙,沉着应对,排兵布阵,巩固后方,最后竟出人意外地把自己的一个车放在胡成万的炮口。 外行,真是个外行呀,看我怎么收拾你。胡成万摇着头嘀咕着。 正当胡成万沾沾自喜、手舞足蹈地打炮过去时,侯兴的马却跳到了胡成万的槽口,将死了胡成万那个一动也不能动的将。 “这,我不吃你的车了。” “说好了不能悔棋。”胡成万正要反悔,程世豪上前阻止了他。 胡成万只好收子认输。 第二局,胡成万挺出车炮,深入对方领地进行狂吃滥轰,侯兴仍稳扎稳打,用一出“马后背炮”扭转了局面,再次让胡成万尝到败绩。 连输两局后,胡成万开始急躁,他的脸上滚动着汗珠子。第三局,他仍不惜一切,大举进攻,几乎把所有能机动的兵力都投放到对方阵地,尽管斩获了对方的所有马炮,却因后方空虚,最后竟意外地被对方杀过的卒子和车将死。 第四局,胡成万胆怯了,他的手颤抖着,不敢再组织进攻,一味地防守,没想到侯兴此时却变换了战术,他集中力量,加大攻势,车马炮连环应用,势如破竹,很快便使胡成万丧失战斗力,宣布投降。 第五局,侯兴雪封了一个车,一个炮,以弱势兵力出战,最后与胡成万下成了和棋。 侯兴将手中的棋子往棋盘上一扔,说了声“你赢了”,便唤来服务生。 “小姐,买单。” “先生,您总共消费888元” “好,给你。不要找了。”侯兴随意取出一叠钱,递给服务员,然后朝其他几个人点了点头说:“我们走吧。”便率先走出房子。 方知春和程世豪紧随其后。 胡成万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眼睁睁地看着对方给自己摆难看,却没有办法回击,只好耷拉着头,红着脸,跟着走出了茶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