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二)
冬去春来,转眼间,地球绕太阳转了一个整圈,方知春他们进入汉陵高中已经整整一年了。 按说这时他们应该升入高二,可这年偏偏省上发了文件,将春季升学改为秋季。于是,全省一切学校,不分大学、高中、初中、小学,也不分年级,都要顺延一个学期。方知春和其他所有同学一起,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继续在高中一年级的教室再蹲半年时光。 就在这个春天,他们的班级来了两名新同学。一个与方知春同村,叫方润芝,另一个则是邻村,但与他属同一个大队的李英莲。这两个人都是女生,论年龄要比方知春大两岁。她们两个都是为了应对高考,自愿从高一年级留级的。李英莲来了没几天,就被增补为班学习委员,进了班委会。 这个时候,在男生和女生之间,设定有一条类似朝鲜“三八线”一样的红线,谁都不能逾越雷池半步,否则,便成为大家闲谈时的笑料。由于有人插班,班级原先的座位随之需要重新调整。可班级的男女同学正好都是奇数,谁也不想与异性同学坐在一起。 这下可难煞了王老师。经过一番思量后,他只好把班团支部书记方知春和学习委员李英莲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方知春,李英莲,你们俩是班团干部,就自觉做个同桌吧,给同学带个头。” 方知春与李英莲彼此对看了一眼后,只好点头答应。 其他同学都自愿找到同桌,占据了自己的座位,留给他们是教室最后一排被别人挑过后剩下的烂课桌,抽屉中间没有隔挡板,他们的书本便经常互相串换,无奈之下,方知春想只好用一块砖放置其中,这下总算起了作用。每当他们的手指无意间相触,每当他俩的脚在桌底下无意间碰撞时,李英莲的心脏,甚至连全身的神经都不禁像触电一样要紧张一番。毕竟,对于像她这样的少女来说,这种与异性接触的感觉实在太陌生了,太特异了。 “方春莲……”班级里最调皮的同学吴镛,第一个恶作剧般的用他们的名字开起了玩笑。 随后,“方知英”、“方知莲”、“方春英”便从胡成万、侯兴、程世豪等人的嘴里喊出,就连平时不爱吭声的方润芝也私下当着李英莲的面,把她唤作“方李英莲”。一时间,那些绰号如同广告一样,传遍了全班,传遍了全校。方知春和李英莲便成了大家调侃的对象。 面对同学们的恶作剧,起初,李英莲还表现出一些怨怒,不时用各种办法回击那些好事者,后来,时间长了,她从心里却逐渐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她的心在蹒跚着,渐渐地走进了方知春。 这天早读课,方知春像往常一样。他没有背诵英语单词,也没有朗读语文书中课文,而是手拿一本新借的《宋词三百首》,来到学校的操场。他先朗诵起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的声音朗朗,音调阴阳顿挫,跌宕起伏,这让在不远处背诵英语单词的李英莲大为吃惊。 “这是从哪弄来的诗词呀,他怎么朗诵得这么好,简直就和广播员朗诵的一模一样。”李英莲合上课本。她不再死记硬背英语单词,而是专心致志地欣赏着自己的同桌背诵古诗词。 东方的天空燃起了红霞,随后太阳露出头冉冉升起,一缕绚丽晨曦披在了方知春的身上。 李英莲直愣愣地注视着那个在操场中来回踱着步,背诵着古诗词的同桌。这天的方知春身穿着一件藏蓝色的粗布夹袄,留着个小平头,那脸庞在阳光的照射下洋溢着青春红润的色彩,一双大眼睛犹如长在面部的两个水潭,透射出一股清纯的灵气。 再来一首,再来一首!李英莲在心里呐喊着。 方知春仿佛听到了她心灵的呼唤,他双手给后一背,踱着小步,又鬼使神差地大声背诵起来。 红酥手, 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 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 莫, 莫! 方知春停顿了一下。他忽然看见李英莲在不远处正注视着自己。开始他还有些羞涩,觉得不好意思。可又一想,她看她的书,我背我的词,这叫井水不犯河水,自己何必要害羞呢。想到这,他马上镇定了下来,又接着背诵起另一首词来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看来这家伙肚子里装的东西真不少呀,难怪他在班里有那么高的人气。李英莲暗暗地赞叹道。 人的神经往往在一种难以言状的刺激中兴奋。这不,听着方知春动情的朗朗的背诵声,看着他的神态,特别是当他们两双目光碰撞的刹那,李英莲那散乱得如同铁屑一样的灵魂一下子被他那磁石般的魅力吸引了过去,原本宁静的心房里也好像钻进了毛毛虫,被挠得痒痒的,血流逐渐在脉管里加速,最后,脸上竟不知不觉地升起了桃花般的羞涩的红晕。 那是射向她心脏的第一道光芒,这光芒把她这个少女心脏的各个角落照得通亮;那是拨动她心音的第一声音响,这音响让她的心跳和着另一个心跳的节奏振动;那是爱神埃罗斯从苍天抛向她心窝的第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在她心地发芽、开花,让她在漫漫长夜尝试着亲自创作失眠这个处女作的艰辛。 此后,一种异样的感觉在她的心底膨胀着、荡漾着。。。。。。她的激情如同点燃的柴薪一样在燃烧,她的血液如同滚了锅的水一样在沸腾,她的灵魂好像被魑魅魍魉所操纵,以至于好久她的思想没了定力,整天精神恍惚,神情不安。她开始以一种异样的心情留心方知春,以一种异样的眼神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看着我呀!看着我!李英莲常常在上课时挪动自己的眼光窥视着同桌的他,又常常在下课的人群中极力捕捉着他的影子,不时期待着方知春投射给她的目光,灵魂发出一声声呐喊。她感觉自己的眼前仿佛纵躺着一条用道德与理智筑成的小径,那小径的两侧是情感欲望。尽管此时的她仍然小心翼翼地在这条小径上行走着,惟恐自己离开理智的轨道,但两只脚却不时不由自主地踩在这小径的外边,做着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话般的漫游。 “方知春”,“方知春。”多少个晚上,李英莲忘了少女的羞涩,呆呆地瞅着头顶房上的木椽,望着那张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一遍又一遍的轻喊着方知春的名字,脑子里尽是他的影子。她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变成了一只蜘蛛,手脚,连同整个躯体被牢牢地网在那张用情感和欲望织成的网上。 她常常在微弱的灯光下,不时打开那本手抄的,纸张已经发黄,而且书角已经卷了又卷的《春之梦》,反复地翻阅着。在它的字里行间寻觅着情感小溪,渴望能舀来一瓢清澈的水。然后,幻想着让爱神埃罗斯把自己铸成一个水做的女孩,好赢得方知春的青睐。 年轻的李英莲已经陷入了情感的沼泽地,不能自拔。偶尔,她的耳畔也响起理智警告:“莲呀,莲,你还小,目前正是求知的黄金时期,怎么可以胡思乱想呢?”可那些警告如同萤火流光,稍纵即逝。 对于情窦初开的少女来说,也许正如俄国作家瓦西列夫所描述的那样,她们对情感最初的一瞥,看到的只是一滴露水和一粒火星,而一旦心被全能的爱情霸主所主宰,一旦心里掀起情感的飓风,那么,爱情则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和燎原的火焰,理智最多只是海滩上闪烁的沙粒和夜空中摇曳的灯光。在情感和理智的一次次交锋中,失败的往往是脆弱的理智。 不止一次,李英莲重复着相同的一个梦,梦中的她被困在一个没有绿色的茫茫沙漠中,天上烈日炎炎,脚下赤野千里,周围没有人烟。她耐着干渴,用尽全力,艰难地在其中跋涉着,企图走出这死亡之地。然而,却力不从心,最后饥渴劳累昏倒在沙漠中。正当死神来临之际,有一个人左手持着一根杨枝,右手捧着一具水瓶,驾着一片闪耀着紫色光辉的云朵,飘然而来到她的身旁。那人慈目佛面,形态酷似方知春。 “救救我呀,快,快救救我!”她扯着嗓子,大声地呼喊着。 只见那人用充满仁慈和智慧的手,把那水瓶里的水轻轻地指弹向空中,顷刻间,烈日便躲在了云彩的背后,苍天降落了久违的雨水。这生命的甘霖,让一粒粒种子从原本荒凉的沙漠上,快乐地透出无数片绿芽,然后伸放出无数根芳草,迸发出一片翠绿。这生命的甘霖,也流淌在她李英莲的血管,唤醒了她对生命的希望,于是,她又一次在生命的绿洲站立了起来。 “啊,我的天呀。请赐给我一张永久的船票,让我用毕生的呼吸、微笑和泪水伴随着我的凡体,搭乘在你那满载着智慧,驶向生命彼岸的客船上吧。”醒来后,李英莲的心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同样的呼唤。她合着掌,虔诚地在心灵中祷告着,祈求上苍在冥冥之中,帮助自己获得来自于异性的那种神秘的爱情。 李英莲爱好理科,特别喜欢上数学和化学,成绩很好,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而且兴趣广泛。而方知春除了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外,文科相当优秀,胸中装满了成语典故和诗词曲赋,尤其是作文,不管什么命题,什么体裁,他都能把握主题,写得十分漂亮,深得老师器重。 怎么才能接近他,怎么才能走进他的视线?怎么样会使自己痴情的人注意自己,然后喜欢自己?李英莲为此苦思冥想。 对呀,我何不像美国小说《飘》中的斯佳丽那样,尽情张扬自己的特长,释放自己的光彩,来吸引大家,特别是吸引方知春呢?她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自己努力了,到时候就不信他方知春不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成为俘虏。 好!一不做,二不休!李英莲在努力学习功课的同时,抓住一切出头露面的机会,不管在文艺上,还是在体育上,都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她发誓要用自己的实力征服方知春。很快,李英莲就荣获了校园歌手、学校长跑第一名等殊荣,成为学校的文体骨干和众多同学心目中偶像,并因此顺利进入学校团委,当上了主管文体活动的委员。 为了吸引方知春的眼球,李英莲用父母给她预支的买饭票的钱,买了一条红色的纱巾,并经常把纱巾围在脖子上。然而,她却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面对他,主动与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打招呼。 怎样才能进一步走近他?是主动向他汇报工作,还是厚着脸皮,向他表达自己的心机?前者固然好,但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后者尽管可能会一步到位,却会使自己失去自尊,弄不好会惹来更大麻烦。怎么办?怎么办? 哦,有了。方润芝与方知春是一个村的,我何不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个资源,通过方润芝来接近方知春,进而走近他呢?经过一番苦苦的思索,她终于找到了一条捷径。 她与方润芝本来就是最要好的学友,她们经常一起上课,一起在灶上打饭,饭后又一起在校园里散步,晚上在一个宿舍也是紧挨而住,几乎形影不离。她想,只要她的朋友方润芝从中牵线,自己一定会达到理想的目标的。 李英莲怀着少女所特有的羞涩心,吞吞吐吐地向方润芝打听着方知春的事,从中得到了一些有关方知春及其家庭的一些情报。 方知春也不是傻子。起初他并没有太在意李英莲的表现,也没有留神李英莲的心思,他只觉得这个女孩很有意思,她经常在自己眼前出现,并时不时地用异样的眼神窥视着自己。自从同学们用他们的名字取笑后,他才留神起李英莲来。他常常借故在李英莲打篮球时,站在球场边,歪着头,欣赏她那优美的带球、上篮和投篮动作。又不时站在舞台下,眯着眼,观看她轻盈活泼的舞姿。有时,他还来到操场,痴痴地品味夕阳下正在捧书阅读的她的倩影。他不仅在尽情地欣赏着这个姑娘美丽的外表,而且也在窥视着她的内心。每当此时,李英莲总是尽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以少女特有的矜持,来掩盖自己情感的蛛丝马迹,故意不让方知春看出自己早已潮湿的心。她要彻底地打败对方。 老天爷呀,请你告诉我,爱情是什么?是一种上苍的赐予,还是一种连接现在和将来的愿望?是一颗照亮心灵的星辰,还是一江养育灵魂的圣水?是一团卷舒翻滚的云雾,还是一束神圣奇异的光芒?请你告诉我,请你告诉我,告诉我! 英莲,看着我,别把你的眼睛移开,让我继续从你的眼中寻找我所需要的答案。 当李英莲的眼光与他相撞的瞬间,方知春也感到了一道光芒,那光芒不仅把他的心房和心室照得通亮,而且散发着巨大的热量,仿佛要把他的血液燃烧沸腾似的,让他激情澎湃。也就在这一瞬间,他仿佛觉得那个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正把一粒爱的种子种植在他的心田,这种子慢慢地发起了绿芽。 男孩就是男孩,他们往往在持久的情感交锋中会丧失耐力。一旦他们被情魔所缠,便不像女孩那样拘谨,而是如同战场上的勇士一般,不顾一切地大胆进攻。 陷进情感沼泽中的方知春,终于支持不住了。终于有一天,他以研究工作为由,把李英莲叫出教室,让她去团委办公室。 李英莲跟在方知春的身后。莫非他要跟我谈私事?难道自己辛勤的感情付出今天要得到回报?此时,他意识到那个长期占据心灵的梦想正朝她一步一步走来。想到这,一种成功的喜悦在她的心里升腾。。 这是一个不大的房子,里边摆了两张桌子,几把椅子。 房子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李英莲脸色绯红,激动的心脏如同奔跑的兔子,险些要跳出胸腔。 “过来,我有事给你说。”此时的方知春也红着脸,语气失去了平时的沉着,语音有些颤抖。 “什么事?”李英莲向前移了两小步,两眼放着亮光,紧张地问。 “我……”方知春羞红着脸,欲言又止。 “哦,你怎么?” “我,我,我,我想……!”方知春的双唇仿佛被什么东西牵扯着,此时,他的口才失去了原有的流利,舌头僵硬地在口腔里颤抖着。 “你,你还是看这个吧。”他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心机,只好把一张折叠着的纸条交给了李英莲。 李英莲打开一看,是一首诗。 朦胧中欣赏你的风姿 忽觉得你是我眼中的西施 迷茫中牵挂着云里的灵魂 猛觉得你是我情感的栖息地 我不贪婪你的所有 只想心儿与你相依 我不奢望每刻每时 只希望从黎明到黄昏都看见你的影子 你把你的手给我 我把我的心给你 让我们手牵着手 心牵着心 一起去看蓝天 看白云 看荒冢 看绿地 看斜阳 看晨曦 …… 霎时间,他们仿佛停止了呼吸,房子里死一般的寂静。 “我,我们可以做朋友吗?”方知春见李英莲只顾看诗,而没有明确地表态,便急切地问。 李英莲着实被方知春这结结巴巴的表白和充满柔情的诗给感动了。她的脸蛋像红富士苹果那样灿烂夺目,泪水在眼眶里涌动,澎湃,险些要冲出眼帘。 这可是她梦寐以求的结果呀。多少个夜晚,她在睡梦中期待着这个答案。为此,她有过欢乐,也有过悲愁。而此时此刻,她如愿以偿地亲耳听到了那渴望已久却又姗姗来迟的声音,能不激动吗? 李英莲低着头,用牙咬着纱巾的小角,一只脚轻轻地踢着地面,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可以”两个字。 方知春听后,把右手放在自己的心脏部位,闭住了眼睛,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谢谢你!”那声音尽管不大,却仿佛从丹田发出,深沉而有力。 第二年的七月七日,方知春、李英莲与全班其他同学一起同时参加了高考。 一个月后,学校的墙面上,张贴出用红纸书写的高考录取喜报。方知春、胡成万、方润芝等十三名同学名列其中。方知春被本省山城大学中文系录取,胡成万考进了西北政法学院,方润芝将在位于秦阳的省中医学院就读。李英莲,还有程世豪、侯兴等大多数人却不幸落榜了。同样落榜的吴镛,这一年在父亲的关照下,穿上军装走进了军营,其他人的命运则一时难以确定。 看着自己的白马王子方知春将要离开农村,离开自己,走进繁华的城市,而她却可能挥起铁锨,在广阔天地里修理地球,李英莲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情绪顿时萎靡不振。她先是一阵失眠,为自己将要得而复失的爱情和未来而失眠,这种痛苦摧残着她的神经,让她头晕眼花,神疲乏力。好不容易吃了“谷维素”,“安眠片”、“维生素b1”等药物能闭上眼睛,不想一个个噩梦便不时牵动着她的眼泪,袭扰着她的神经,潜入她的灵魂。梦中的她在用沙哑的嗓子,一遍一遍哭喊着方知春的名字,一步一步追逐着他远去的身影。 正当她陷入噩梦难以自拔时,一个声音在她耳边萦绕。 “英莲,别灰心,再好好补习一年,只要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好多次,方知春取出手帕,用颤抖的手帮李英莲擦掉那盈眶的泪水。 “好,我听你的。”李英莲听从了方知春的规劝,在他去山城大学上学不久,她又重新走进了汉陵高级中学。 方知春每隔两个星期就从山城坐车回家,除了看望自己的父母外,还不时把自己托人在山城中学搞到的一些学习资料和考试卷捎给李英莲,几乎在每个学习资料上,都有他亲笔抄写的孙中山先生的那句“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名言,他要以此来鞭策和激励她。 为了爱情,为了未来,李英莲经常废寝忘食地背诵课文,抄写英语单词,演算数理化习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李英莲终于如愿以偿的取得上重点大学的高分,被江城外语大学录取。 从学校传达室拿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之后,李英莲顾不上回家,立马跑到车站,乘上了开往山城的列车。她要在第一时间里,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给方知春。 方知春请了假,冒雨与李英莲从山城回到家里。 那是一个秋雨纷纷的黄昏。 他们手挽着手,在茫茫雨雾中绕着汉陵并肩走着,以特有的方式庆祝着这迟来的胜利。尽管雨中的路是泥泞的,但没有丝毫影响他们行进的脚步;尽管雨水湿透他们的全身,却没有浇灭那燃烧在心头的激情。此时,他们觉得,他们的心是那样的沉实,沉实得像那身边汉陵的封土一样,与厚重的黄土地融为一体,任凭风吹雨打也不会被冲刷去。 此后几年,他们虽相隔数千里,但鱼雁传书不断。那浓烈的感情经过长久的发酵,酿成了醇香的爱情美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