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三)
六月的江城,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热流。那毒热毒热的太阳,把滔滔东流的长江水煮得直冒蒸汽,使得整个江城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而身在其中的人,简直像是走进了桑拿房,被蒸得身上直冒粘汗。 也许正如古希腊神话所说的那样。人原本就是一种“圆球状”的特殊物体,要不是宙斯把人分开两半,至今人可能还是一个有着四只手、四条腿、一个头颅、四个耳朵、两副可以观察相反方向的面孔,足以让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忐忑不安的一个精灵。为了能统治人类,宙斯把他们分开。被分开之后的人,显然比起原来软弱了许多,他们渴望回到自己的原有状态,于是,在灵魂的驱使下,每一半都急切地扑向另一半,纠集一起,拥抱一起,强烈地希望融为一起,这便产生了尘世的爱情。要不,人世间怎么会有那么多男女悲欢离合的千古绝唱呢。 方知春要来江城了。 这天正午时分,烈日炎炎,火伞高张。李英莲草草地吃了几口饭便打着遮阳伞离开了学校,来到了江城火车站,在烈日的烘烤下,焦急地等待着方知春的到来。此时此刻,她仿佛变成了那个古老的神话中的一半,翘首期待着与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尽快地融合。 他们已经有半年没有见面了,彼此在苦苦的等待中,熬过了180多个日日夜夜。也许对于别人来说,这只在弹指之间,可对于李英莲,那简直度日如年。 180天,4320多个小时,这是她搬着一个一个指头算过来的,那笔记本上的每一个“正”字的每一个直杠,都寄托着她的相思,她的怨叹和她的希望。 春,我心中的白马王子,风儿是否吹皱了你的额头?岁月是否洗掉了你的浮躁?生活是否压疼了你的肩背?你瘦了吗?。 阿莲,自从与你分别之后,我的思念何曾停过?我的梦想何曾断过?离你太久,想你太多。一次又一次,我用心轻轻地呼唤你,从日出到黄昏,再从夜半到黎明。将你唤成相思林,心灵的港湾不再有孤独的帆影;将你唤成及时雨,心中的玫瑰便一天比一天更加娇艳美丽。一次又一次,我漫步在你我最喜爱的??飨赣曛小S晔蹁醯芈湓诹成稀P背抛盼颐枪餐褂玫哪前延晟。椴蛔越刈呓阅闵钌畹乃寄钪小V惶鞠ⅲ馐狈缬曛猩倭四悖皇O挛摇5胰砸岢衷吹淖耸疲ゾ×客熳∧愕挠白印N抑荒茉谀撬肽阆嗲5氖稚希匾涔ピ泄奈露龋恢荒茉谀慵拇嬖谖掖竽悦位弥校寤崮愕奈氯帷R蛭谖疑男谐讨校荒苊挥心恪D阒缆穑? 春,我也很想念你。我常常在梦中苦苦的追寻着你的影子,就像在雪地里寻找脚印,在云朵里寻找风,在歌声中寻找音符,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停泊心灵的港湾,在生命中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庆幸,我找到了。你就是那雪中的脚印,是那云里的风,是那歌声中的音符,是停泊我心灵的港湾,也是我生命的拥有。 啊,莲,我亲爱的宝贝。为了这份情,我曾在风中苦苦地等待,看大雁已列队南飞,却始终看不见你的身影;为了这份情,我曾在雨中苦苦地等待,看落红已碾作尘土,却始终听不到你的歌声;为了这份情,我曾在雪中苦苦地等待,看梅花已吐着香蕊,却始终找不见你的踪影。我曾问头顶掠过的白云,白云告诉我,等到雨过天晴,你在那绚丽的彩虹中;我曾问身边飞舞的蜜蜂,蜜蜂告诉我,等到春色满园,你在那万紫千红的百花丛中;我曾问脚下那池清澈的溪水,溪水告诉我,等到阳光灿烂,你在那景色旖旎的湖心中;我曾问天上那璀璨的群星,群星告诉我,等到七夕夜,你在那灿烂的银河中。我问心中那神圣的菩萨,菩萨告诉我,等到觉悟了,便会看见。此刻,我开始觉悟,你就是那棵摩诃般若菩提树,一直就扎根在我的心中。 现在,我来了,我的心跳简直比飞转的车轮还要快,我恨不得一步跨到你的身旁与你相拥。分别半年了,马上就要站在你的面前。啊,亲爱的宝贝,这不再是一场梦幻吧。我在猜测,我在想象,当你见到我时会是怎么样的情绪?是像往日信中所写的那样柔情绵绵,还是像我一样激情如火? 会的,我亲爱的春,当你走下站台的时候,我会抛掉羞涩,在大庭广众之下扑向你,与你相拥。 此时此刻,他们的灵魂越过广袤的空间,通过强大的生物场,做着如斯地交流。 等人是件十分辛苦的差事。对于李英莲来说,她从来没有等人的习惯,更不用说在炎炎的烈日下等人了。可是,为了方知春,确切地讲,为了他们能及早地相会,她却提前两个多小时来到了车站,走上了站台,不停地朝方知春过来的方向张望着,渴望着他走下车厢,朝她跑来的那一刻。 头上的汗珠顺着脖子流下肩背,汗水湿透了花涤纶衣衫,李英莲不时用手扯着与皮肤相粘的衣服,焦急地在站台上来回踱着步,不时看着手表,心里不停地为表针加油。 一列列火车在她的身边停下又开走,可就是不见方知春的影子。 手表上的秒针“滴答”、“滴答”,一步一步均匀地向前走着,李英莲的心脏却跳得越来越快。她感觉此刻那燃烧的心火与炎热的天气,几乎要把自己的躯体烧糊。 “英莲……”李英莲突然听见了方知春的呼唤。她定睛一看,自己心爱的人,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留着一个小平头,正爬在一个车窗口,频频地朝她招手。 “知春……”李英莲顾不得收下伞,追逐着还在滑行的列车,追着她亲爱的知春,那还在挥舞的手臂。 “哧”,一声制动之下,车轮终于停止了滑动。李英莲气喘吁吁地跑向车门,去迎接方知春,这个令她朝思暮想的亲人。 方知春背着行李,第一个跳下了车门朝她奔来。李英莲扔下手中伞,扑了上去。 此时此刻,他们又一次冲破了理智的樊篱,双手举起了欲望的火炬。 站台上,两个人毫无顾忌地拥抱在一起。在众目睽睽下,两张脸贴在一起,嘴唇如同四片花瓣,相互摩擦着,像是做着摩擦起电的实验,两根柔软的舌头伸向对方的口腔,蠕动着扭在了一起。 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亲吻,这是他们从上帝酿造的爱的醇醴中,啜饮的第一口美酒。这一吻,让他们感受到爱情的甜美与芬芳;这一吻,如同一根彩带,把两个人的过去和未来紧紧的系在一起;这一吻,就像一朵灿烂的鲜花,开放在他们生命之树的枝头上;这一吻,标志着他们美好人生的序幕,也预示他们精神生活诗篇的开头。 那把还在张开的伞,伞把朝上,伞身在地上打着转儿,注视着他们,也见证着主人的疯狂。 良久,方知春松开了臂膀,左手搂着李英莲的肩背,右手如同梳子一样,从上到下缓缓滑下,一缕一缕地梳理着她的长发。 李英莲从方知春的怀中抽出身来,抬着头,痴痴地凝视着他,凝视着那张半年没见,却又熟悉的面孔,手指不由自主地在他那方型的脸庞上轻轻地触摸着,细数着他额头上陌生的皱纹。最后,他们手牵着手,走下站台,走出了车站。 江南的气候真是变幻莫测。这不,刚才他们还在黄鹤楼上,面对蓝天上飘荡的白云和美丽的长江,吟诵着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抒发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慨,不想,来到古琴台时,却已经云如烟涌,雨若游丝了。 “琴台也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也许应了一句话,陌生产生新奇,新奇产生美。方知春从来没有离开过八百里秦川。当他第一次踏上江城这块土地时,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文历史,便强烈地吸引着他,让他的思想重新走进书本,亲自体会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描绘的那脍炙人口的风情。所以,每到一处,他总看得很仔细。对于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古琴台,他更是情有独钟,意外地破费请了讲解员来作介绍,然后用那跟随多年的“永生牌”钢笔,在一个笔记本上飞速地做着记录。 “这是江城一个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素为情者之圣地。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俞伯牙,曾因处理公务,顺江而下,当他行至汉阳江面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便只好停舟于龟山脚下以避雨。此人极善琴瑟,曾是春秋时著名琴师方子春的学生,作过《水仙操》和《怀陵操》等著名琴曲。 这天,雨停了,天晴了,伯牙取出琴瑟,在晴川弹了起来。正当他弹得尽兴之时,琴弦断了,他猜想必有人在旁窃听。果然不出所料,原来当地的一位名叫钟子期的樵夫,此时正在一旁痴痴地看他弹琴。 有道是,大音希声,善弹琴者以弹之,不善弹琴者,声足而意不足;善听琴者以心听之,不善听琴者徒以两耳。伯牙换了琴弦,调好琴弦,沉思片刻,抚琴一首,志在高山,子期赞道:‘美哉!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又抚琴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美哉!洋洋乎若江海’。 知我琴之音韵者,莫过于此人也。伯牙遇到子期,喜出望外,兴奋不已,从此两人便结为挚友,约定来年汉阳重会。 第二年,伯牙按约如期来到汉阳,谁知子期却不幸病故。伯牙失去知音,悲痛万分,在子期墓前弹起了‘高山流水’。奏后,他便扯断琴弦,摔碎琴身,发誓至此永不操琴。后人为纪念他们,便在他们原来操琴的地方修筑了这个古琴台。” 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方知春的思想仿佛穿越时间的隧道,回到了两千多年前。朦胧中,他隐约看见俞伯牙正用指头拨弄着琴弦,那琴声如同颗颗珍珠洒落在玉盘之中。钟子期站在一旁,侧耳聆听。 “英莲,我们能像俞伯牙和钟子期那样,成为至死不渝的知音吗?”方知春突然问。 李英莲点着头:“能!知春,我们要像俞伯牙和钟子期那样,成为至死不渝的知音。” 他们手牵着手,肩并着肩,走进这精巧雅致、古色古香,凝入天地精华的建筑群中,漫步在幽幽曲径上,用心仔细地触摸着这里的一个又一个景物,回味着两千多年来,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桩又一桩美丽动人的故事,然后,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雕像前伫立了很久,任凭那迎面而来的风儿把挂在脸上的热泪吹干,任凭那飘飘洒洒的雨水把头发淋湿。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风雨中,方知春动情地吟诵着这首《汉乐府》。 李英莲在他的带动下,也跟着他一道,用手触摸着琴台的石柱,一遍又一遍用心随和着同样的誓言。 那声音化作《高山流水》的旋律,在山麓上,在湖水里,在风雨飘摇的天空中回荡着。 这天晚上,阴云还在遮掩着天幕。除了头顶上那发着点点黄色光的路灯和稀稀拉拉过往车辆的灯光外,天空中再也看不见有发光的东西,街头上很冷清,走动的人更少。而两颗燃烧的心,却把他们脚下的路照得通亮。他们撑着一把雨伞,冒着纷纷扬扬的雨,顺着琴台门口的那条大街,不知疲倦地来回走着,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一直走到天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