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章不期而遇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东北的天气就是这样,一点都不夸张。这个季节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是村民“猫冬”的日子。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一般人是很少出门的。 中午,县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一位中年汉子在街道上匆匆而行。他四十多岁,身材消瘦,戴一副近视眼镜。上身穿蓝色的旧棉袄,肩部已经褪了色,肘部还露出了棉花,身背一个黄色的背包。下身穿蓝色裤子,膝盖上还补上了补丁。脚穿黑色的、已经补了又补的胶皮棉鞋。他迈着稳健、匆忙的步伐,在人群中穿梭。 临近年关,街道上的人比平时多了很多。各家店铺的门前围了好多的人,尤其是在副食品商店的门前,人们排起了长队,大家在抢购节日用商品。 在一家药材公司的门前,中年汉子停住了脚步,忧郁一阵后,他终于跨进了门。店里冷冷清清的,一个顾客也没有,只有一名营业员在看报纸。 “同志,我有点天麻,你们收购吗?”来人边说边摘下背包。 “拿出来,看看吧?”柜台里坐的那人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中年汉子小心翼翼地从背包里拿出一包天麻,递了过去。 “还别说,你这天麻养得真不错,有介绍信吗?” “介绍信?没有……我……” “没介绍信,我们可不敢要!”说完,那人不耐烦地将天麻扔了过来。 “同志,我求求你了,收下吧!” “不行,没有介绍信可不行,这是上级的规定!” “同志,我等这笔钱给孩子治病呢,求求你了!” “这不是求的事,求也没用!” “同志,我是从很远的乡下走来的。你看,这大冷的天,多不容易呀,帮帮这个忙吧,我求你了!” “你这个人是怎么了,我的话还没说明白吗?” “不是,不是……是我太需要这笔钱了!” “你别浪费时间了,再说也没用,你走吧!” “同志……”说完,那人连头也不回,继续看他的报纸。
二丫家。 秦玉兰在屋里不停翻动,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一大早就开始翻,你在找什么呢?”冯占魁坐在炕上,嘴里叼起烟袋。 “前两天,她老姨送来几斤黏米,你看我这记性,不知道放在哪了?” “你找它干什么啊?”冯占魁疑惑地问。 “咳,今个儿不是腊八吗,找出来给孩子煮腊八粥啊!” “对了,二丫早就惦记这事呢,前两天还说要喝腊八粥呢!” “是啊,说腊八我倒想起来了,今个儿是英子的生日啊,给这孩子熬点腊八粥,也把山娃他们几个孩子叫到咱家,请他们一起喝腊八粥!” “那你就快找吧!”冯占魁催促着。 “妈,我们商量好了,今天晚上,我们在英子家给他过生日!”二丫放下作业本,抬起头来。 “真拿你们没办法,好,听你们的,那我就把腊八粥给你们送过去!”
药材公司的门前。 中年汉子仍然在徘徊。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不断有人从他身边匆匆穿过。 这时,一位中等身材的年轻女人迎面走来,和中年汉子撞在了一起。他连头都没抬:“真对不起啊,我光低头走路了,没看见!” 年轻女人也没计较,转身离去。走出几米,突然,她停下脚步,回过头来,重新走到中年汉子面前,迟疑了一下:“你是张教授吧? “张教授?……是啊……你是?”张则理迟疑了一下,张着嘴半天没有反映。 “真的是你呀,张教授!” “你……”中年汉子一时竟想不起来对方是谁。 “张教授,你真不认识我了?我是王佳丽呀!” “哎呀,王佳丽……是你呀,今天真是太巧了,竟然在这碰上你了!” “我也没想到能在这遇到你啊。” “我们有十几年没见面了吧?这些年,你还好吧,现做什么工作呢?”张则理亲切询问道。 “还好,还好,我在县农业局工作呢。” “好啊,当上了国家干部了!”张则理高兴地说。 “张教授,你可老了多了,脸上都有皱纹了,我差点都认不出你了。” “老就老了吧,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 “这十多年没见你了,你到哪去了?” “咳,我在向阳沟劳动改造呢。” “看你饱经风霜的样子,你是不是受了很多的苦啊?” “还好,还好,总算是挺过来了。” “张教授,今天你怎么到这来了?” “不瞒你说,我有点天麻,这不是快过年了吗,想卖了,换点钱给孩子治病。这不,大老远的赶来了,说什么人家都不要,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你是说这个药材公司吗?”王佳丽用手指了指身边的药材公司。 “是啊……” “这好办,咱班的梁亚东就这当主任呢,我带你找他去,这事保管能成!” “真的?……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张则理兴奋得真想跳起来。
山娃家的炕中摆了一个簸箕,里面放了些大米,王玉琴坐在炕边,仔细地从大米中把稻子一粒一粒地挑拣出来。然后,再用手把稻粒的皮搓掉,这样稻粒就变成了大米,重新放回大米堆里。 “休息一会吧,你都弄了小半天了,手都搓红了,快歇一会吧。” “扔了怪可惜了的,弄出来就是大米啊!这不是要过年了吗,让孩子吃几顿大米饭啊,这一年一年的,孩子跟着咱们没吃到什么好东西,竟跟咱们受苦了!” “是啊,山娃托生在咱家,也真是委屈他了,我这个当爸的,说起这事,这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没办法,家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就是这个样,有啥办法!” “咳,都怪我这不争气的腰呀,要不,孩子也不能和咱们受这么大的苦!” “别这么说,要不是为了生产队修梯田,你的腰也不会这样,这都是咱的命苦啊!” “对了,咱家的白面还够不够包两顿饺子的?” “两顿是不够了,就够一顿的了。我正想和你说呢,今天不是腊月初八吗,是英子的生日,我想给孩子擀点面条送过去,哎,这没妈的孩子……” “行!别说了,咱家好说,够吃一顿饺子就行了!”
县城一家国营饭店内。 餐桌上摆上了四盘菜,张则理、王佳丽和梁亚东正在吃饭。 “张教授,今天能遇见你,我们很高兴,为了这次相逢,来,咱们干一杯!”梁亚东首先举起了酒杯,王佳丽也高兴地说:“为了张教授能早日昭雪,也为了英子的健康,干杯!” “说心里话,今天能遇见你们,我真的好高兴,谢谢你们。是你们帮了我的大忙,这回我的女儿有救了。来,为了这个,干杯!” 三人举起酒杯,碰在一起。
中午,英子家。 今天,英子显得很精神,二丫和她一起收拾屋子。 “英子,你的病真的好了吗?” “真好了。” “英子,你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今天……我不记得了,是什么日子啊?”英子摇了摇头。 “哎呀,你呀你,今天是你的生日,你的13周岁生日啊!” “是吗?我自己都不记得了。” “我还能骗你呀,腊月初八,不对吗?” “对呀,谢谢你还记得我的生日!” “这么大的事可不能忘,我们就担心你的病,盼望你的身体早点好,没想到还真好了!山娃哥说了,他们要为你多打几只麻雀,要给你过生日呢!” “什么,你们要给我过生日,真的吗?” “是真的!几天前,我们就商量好了。” “我妈还说要请咱们喝腊八粥呢!” “那太好了!”英子高兴地拍着手。 “你看,我过生日,也没什么好吃的给你们啊!” “看你说的,我们不是为了好吃的。山娃哥说了,就是庆祝你的病好了,让你高兴高兴!” “对了,外面的房檐下,还有10只麻雀,我没舍得吃,今天和大家一起吃了吧!” “那可不行,山娃哥要是知道了,会生气的,我可不敢!” “没关系的,是我让大家吃的,小扣子和百岁不是早就想吃了吗!” 二丫和英子一边说,一边把屋子收拾完了。
县城一家国营饭店里。 “张教授,我俩都是您的学生,我们很尊重您的人品和学识,这是多年来结下的师生情谊。今后,有什么事情就别客气了,只要我能做的,一定会努力的。”梁亚东爽快仗义,态度诚恳。 “张教授,您女儿的病得赶快治疗,让她到我这来吧,县城比你们那方便,我还能照顾她。”王佳丽快人快语。 “不用了,以后肯定有麻烦你们的地方。”张则理喝了几杯酒后,脸就红了。 “张教授,您被下放后,同学们都很想你的。这些年,您是怎么过来的啊?” “一言难尽啊!日子是苦了点,但总算熬过来了。要说苦,就是苦了孩子了,她从小没妈,我又没照顾好她。所以,这孩子的身体一直很虚弱,这次大病,差点没把命丢了!” “您真的很不容易,又当爹,又当妈的,真是苦了您了。”王佳丽说。 “张教授,您养的天麻真好,不愧是教授啊!”梁亚东再一次握住张则理的手。 “这是我偷偷搞的,村里人还都不知道呢。一是弄点钱,更主要的,我想做个实验,现在看,实验已经成功了!” “张教授,如果以后想卖天麻,您就来吧,我开绿灯!”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对了,我们那特别适合种植人参,从土质、温度、气候等几个方面,我都多次考察过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就可以种植了。” “那好啊,到那时候,我们药材公司就有货源了!” 张教授和他的两个学生亲切地交谈了许久…… “今天能遇见你们俩,我真的很高兴,来,我再次谢谢你们!”张则理举起了酒杯,三只酒杯高高举起,碰在一起。
下午,英子家。 山娃、小扣子和百岁他们像凯旋的战士,走进了英子家。 “山娃哥,你们怎么才回来呀?嗬,又弄来6只麻雀啊!”二丫快步跑到山娃他们跟前。 “你真小瞧我们了,这还有两只呢!”百岁走到二丫面前,将两只很大褐色鸟在她面前晃了晃。 “啊!这是两只什么鸟,这么大啊?”二丫惊讶地叫起来。 “这个你就不认识了吧?这是沙半鸡,是一种山鸟,一只有半斤多重呢!”小扣子和百岁把头仰得老高。 “你们是怎么弄到的啊?” “这是秘密,不能告诉你。”百岁神秘地瞥了二丫一眼。 “英子,今天你爸不在家呀?”山娃问。 “他……他去县城了。” “他去县城干什么呀?” “对了,我爸说去办事……”
张则理告别了王佳丽和梁亚东,高高兴兴地走出了饭店。 他一个人向县城的商业区走去,从药店出来,又走进了商店,从那出来的时候,背包里已经装得鼓鼓的了。 迈起轻盈的步伐,他向汽车站走去。
傍晚,英子家的小屋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火炕的饭桌上,摆放一盘烧麻雀,一盘咸黄瓜,一盘炖蘑菇,一小盆土豆炖沙半鸡肉摆在了中央,还有一盆腊八粥。饭桌的一头插着两只红色的蜡烛,烛光跳跃、闪烁,小屋格外明亮,屋内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气氛像过年一样热闹,六个孩子围坐在饭桌的四周,个个脸上洋溢喜悦的笑容。 “你们知道这些菜是谁做的吗?”大利站了起来,很庄重地说。 “谁呀?”小扣子疑惑地问。 “你们猜猜?” “我们上哪猜去呀,快说吧,可别卖关子了!”百岁瞥了大利一眼。 “是冯婶给咱做的!” “我说的吗,怎么这样香呢。”小扣子美得嘴角翘得老高,连口水都流了出来。 “多亏了冯婶忙了一下午,向冯婶表示感谢!”英子郑重地说道。 “别说了,咱们快吃吧”小扣子已经急不可待了。 “吃,你真是一根筋,就知道吃啊,早晚得把你撑死!”二丫听了很不高兴,嘴也撅了起来。 “今天,咱们来给英子过生日,就是庆祝英子身体的恢复。来,咱们开始吃饭吧!”山娃举起手臂,做了一个欢呼的动作,大家分别动起了筷子。 门开忽然了,王玉琴走进来,她的手里端着一碗面条。 “嗬,你们都在这呢!英子,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没什么好送你的,你就把这碗面条吃了吧……” “王妈……我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才好,每年的这天你都想着我……”英子激动地说不下去了。 “孩子,今个儿是高兴的日子,不许哭!”王玉琴用手给英子擦着眼泪,她自己的眼泪却流了出来,她找了个借口,转身离开了。 “来,我们开饭了!”山娃的眼泪一直在眼睛里打转。 “吃饭了,吃饭了,我们有好吃的啦!”没等话说完,小扣子和百岁已经各自夹起了一只烧麻雀,整个放在了嘴里,甩开腮帮子,大口地嚼了起来。 “今天有这么多的好吃的,太好了,比过年吃的都好!”百岁感慨地说。 “是啊,这回咱们可算过瘾了,有这么多的好东西吃了。”别看小扣子在说话,可却一点也没耽误他吃。 英子夹起了一只烧麻雀,放在了大利的碗里。“我的病能好得这样快,能有今天,多亏了你,谢谢你,更感谢你的妈妈!” “说真话,我也没想到大利能帮这个忙,真的没想到。大利,你真是好样的!”山娃特别高兴,伸出了大拇指。本来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露出了少有的微笑。 “上次,是我错了,我不该撕你的作业本!”大利把英子放在自己碗里的麻雀送到了山娃的碗里。 “大利,啥都别说了,也是我不好……”山娃又把麻雀放回了大利的碗里,两个孩子开心地笑了。 “嗨,谁也没说祝英子生日快乐啊,来,咱们一起说……”二丫站了起来,随后,大家都站了起来。 “祝英子生日快乐!” “……”
张则理没等走进家门,在院外就听见了屋里的欢笑声。 “英子,英子,爸爸回来了!”张则理人没进门,声音先飞入了家门。 “张老师,张老师……” “爸爸回来了,爸爸你可回来了!”英子高兴地站了起来。 看到几个孩子的笑脸,看到满桌子的饭菜,再闻着满屋的香味,张则理激动得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站在那里,愣了好久,好久。他在心里默默地说:“这是多么好的孩子啊,我没想到的,他们想到了……” “爸爸……” “张老师……”孩子们看见张则理愣在那,不停地叫他。 “哎……”听到孩子们的叫声,张则理这才愣过神来。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把背包解下来,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包糖果。 “来,我请你们吃糖!” “吃糖喽,过年喽,我们吃糖喽!”几个孩子围着张则理跳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