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二章润物无声

  东北的春天很短,来的快,去的也快。稍不留意,春天就悄悄地溜走了,还没等你省过神儿来,转眼就到了夏天。

  七八月份,山村的天气热得最厉害。炙热的土地,闷热的空气,整个村子就像蒸笼一样,一丝风都没有,热得人们无处躲藏。在这样的天气里,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小河。

  小河从村的西头,一直流到村的东头,一年四季,从不断流。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小河,河面不宽,最宽的地方也不足五米,最深的地方才齐腰。小河为两岸的水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给村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村里的妇女在小河里洗衣服,孩子们在河里游泳、抓鱼。

  中午,小河边,几个孩子正在抓鱼。

  岸边的一块石头上,摆放着孩子们的短裤、背心和鞋。

  河的两边,生长着茂密的青草,山娃、大利、百岁和小扣子在岸边的青草根部搜捕着。他们弯着腰,光着屁股,河水刚好没过膝盖。抓鱼的时候,几个孩子的一个个小屁股撅了起来,完全暴露在了水面上。

  “抓到了,抓到了!”山娃双手举起一条鲶鱼,鲶鱼在他的手里不停地挣扎着,大家围拢过来,帮助他把鱼放在水桶里。

  黑虎静静地趴在岸边,忠实看护孩子们的衣服和水桶。

  没过多久,百岁也抓到一条鲫鱼。此刻。小扣子也抓到一条,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他高高地举起鲫鱼。可是,就在他转身的时候,脚没站稳,身体向后仰去,仰面躺在了河里,手里的鱼也不知道跑到了哪里。看到这个情景,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他这里。小扣子弄巧成拙的举动,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次抓鱼,除了大利以外,都有收获,水桶里已经有十多条鱼了。孩子们累了,他们仰面躺在河边的淤泥上,赤身裸体,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给他们的凉爽。

  “百岁,一会咱们把抓到的鱼给刘爷爷送去两条,让他也尝尝咱抓的鱼。”山娃在水桶拨弄着鱼。

  “昨天,我看见刘爷爷了,他还说让咱们去他家玩呢!”小扣子说。

  “咱们再去的话,还让刘爷爷给咱讲故事,他的故事真过瘾!”百岁说。

  “今年,咱们要帮刘爷爷干点活了,这么多年,光吃香油了,还从来没帮他铲过地呢。”山娃说完,看了看大家。

  “我不会铲地,那我就帮他薅草吧!”

  “对了,你们听说了吗,咱们班级这次考试,在全镇打了头炮!”百岁好像个小灵通。

  “那是啊,不光张老师有水平,咱们也不赖呀!”小扣子竖起了大拇指。

  “就是吗,咱张老师是最棒的,咱也是最好的!”百岁翻过身来,后背和屁股上满是泥浆。

  “我爸爸说了,像张老师这样的人,早晚还要回到大学当教授的。”大利也自豪地说。

  “那太好了,省得张老师在这遭罪,他在咱这穷山沟里受了多少苦啊!”山娃也将身体翻了过去,趴在地上。

  “张老师真是个好人,要不是右派,他也不能吃这么多的苦!”百岁感叹道。

  “要我说啊,张老师最伟大的了。你们记得不,我八岁那年的冬天,小扣子、百岁,还有我在井边玩,不小心我掉进了井里。正赶上张老师来挑水,他听到哭喊声,二话没说,顺着井绳下到井底,双手把我托起。等你们俩喊来人的时候,张老师已经冻得不行了,那次要是没有张老师,我早就没命了!”

  “这事我也记得。那天,我真吓坏了,马上跑到村里去叫人,心里想快点跑,可腿就是不听使唤!”小扣子说起张则理救人的事仍然很激动。

  “是啊,我都吓哭了,跑到家的时候,连话都不会说了。那次要不是张老师,你不是淹死,也得冻死。”说到这,百岁眼睛里闪耀出钦佩的目光。

  “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为了救我,还蒙受了冤屈,村里有的人愣说是他把我推下去的。我们怎么说,他们都不相信,非说小孩的话不能听。就为这,张老师不但遭到了批斗,还挨了打。”山娃说到这,心情十分激动。

  “现在,我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英子病了,你能破死命帮她,还能跑到我家去求我妈帮助她了。像张老师这样的好人,我们是应当帮助!”说起张则理,孩子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扣子蹲在了水桶边。

  “今天晚上,咱们有鱼吃了。”

  “你的老毛病总也不改!”百岁随手抓起一把泥,照着小扣子的屁股抹去,小扣子也从地上抓起两把泥,朝百岁追来,百岁立即爬起来,赤身奔跑,小扣子紧追不舍,几个孩子哈哈大笑起来。

  在河滩上,几个孩子互相追逐,一会的工夫,每个人的脸上和身上都是黑色的泥浆,个个成了泥人儿。

  晚上,张则理在厨房忙着,二丫和英子帮助烧火,锅里飘出了鱼肉的香味,山娃他们几个男孩子在屋里的炕上谈笑风生。

  张则理端着一碗鱼肉走进来“山娃,给刘爷爷送去。”山娃接过来,高兴地走出了房门。

  百岁和小扣子凑到灶台前,看着锅里的鱼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看你们这两个馋猫,张老师说了,等山娃哥回来,咱们就开饭。”二丫揪着小扣子的耳朵,朝里屋走去,百岁跟在了身后。这时,山娃从外面跑了回来。

  “来,吃鱼肉了!”张则理手里端起满满的一盆鱼肉,兴高采烈地走来。几个孩子马上围过来。

  “我们有鱼肉吃了,哈哈……”小扣子高兴地喊起来,山娃把张则理推到了炕上。

  “以前,有好吃的时候,你总是站在地上,从来也舍不得吃一口。今天啊,你一定好好坐在这,要多吃点!”山娃说完,把一块鱼肉放在了张则理的碗里。几个孩子和他紧紧地挤在一起,山娃没地儿可坐,干脆站了起来,端起饭碗,伸出胳膊,夹起一块鱼肉,大口吃起来。

  炎炎的夏日,小屋里闷热,小扣子、百岁热得满头是汗。张则理用毛巾给他们擦汗,小扣子干脆把背心脱了下来,赤膊上阵,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扣子的前生肯定是饿死鬼托生的,看你那点出息。小扣子,你小心点,别让鱼刺给扎了!”别看大利说小扣子,其实,他的额头也浸出了汗珠。

  “还说我呢,看见肉谁不馋啊,你们不馋啊?”小扣子嘴说着,但手里的筷子可没停下,他又夹起一块鱼肉放到了嘴里。

  “现在,咱们的日子是苦了点,以后就好了,大米饭,猪肉炖粉条子,有你们吃的!”张则理看着孩子乐得两只眼睛眯缝着。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要是天天能这样,那该多好啊!”小扣子听到后,心里乐开了花,他真盼望这天的到来。

  “咱们这个村子,有山,有水,还有勤劳的人,还愁没好日子过吗?”

  “张老师,你说的这些,我想都不敢想,能吃饱饭我就满足了!”百岁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吃饱饭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要是真到了那一天,就让爸爸给我买一件花衣服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二丫也来了精神,说完自己美滋滋的。

  “张老师,你说种天麻、种人参的事,什么时候能实现啊?”山娃凑到张则理身边问。

  “秋天的时候,你家种的天麻就能结果实了。对了,你们知道吗,一珠天麻有好多果实,每个果实能产两万多粒种子呢。来年的开春,咱们每家就都能种上天麻了。等以后有机会,咱们在村里的南山种上人参,北山种果树,到那个时候,咱们的日子就真的富了!”孩子们认真听张则理讲着,个个全神贯注。

  “我们要有好日子了,能够穿上花衣服了!”二丫高兴地喊了起来。

  “所以啊,你们现在就要好好学习,有了知识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啊!”

  “张老师,村里人都像你这样想就好了!”

  “张老师,我们听你的!”

  “我们都听你的……”

  “好孩子,你们都是好孩子!”

  晚上,王玉琴一个人坐在炕上,她焦急地等家人回来吃饭。她自言自语地说:“这么晚了,怎么还没回来啊,真是让人担心。”

  “这是和谁说话呢?”说话间,肖殿福和钱兰英走了进来。王玉琴把钱兰英拉到炕边坐了下来。

  “是肖大哥你们俩啊,我以为是我家老王回来了呢?”

  “怎么,老王没在家啊?”

  “可不是吗,我正在叨咕呢,这饭都凉了,人还没回来呢,真让人惦记。”

  “这么晚了,他能去哪啊?”

  “谁知道呢,这山娃也没回来,真是急死人了!”

  “我家百岁都回来了,今天晚上是张老师请他们吃的饭。”钱兰英说。

  “山娃这孩子也没跟我说,这爷俩今个儿是怎么了,都没回来!”

  晚上,在东山的半山腰。

  月光下,在一片齐腰深的玉米地里,有一个人影在晃动。

  王忠臣在玉米地里用镐头耥地,在月光的映衬下,很清楚地看到他不停地用衣袖擦汗,显示出非常疲惫的样子。

  这时,从山角下走上来一个人。只见他步履匆匆,直接朝玉米地的方向走来。王忠臣听到声响,警觉地放下镐头,静静地观察动静。一会的工夫,来人就走到了玉米地边,他兴奋地用手摸着玉米的叶子,不停向四下张望:“爸爸,爸爸,是我,山娃!”

  听到说话声,王忠臣从玉米地的另一侧走了出来:“山娃,我在这呢!”

  “是你啊,臭小子,吓我一大跳,我还以为是谁呢?”

  “爸,咱家的玉米长得这么好啊,比生产队的好多了!”

  “是啊,你没看我怎么伺候法,光用的粪,我就挑了十多天,它还能不好好长啊!”

  “山娃,你怎么来了,我不是告诉不让你来吗?”

  “我早就该来。从你弄这块地,我一次都没来,我也该出点力了!”

  “我可不能因为这块地影响你!”

  “爸,你累了,我来吧!”说完,山娃就从王忠臣的手里抢过镐头,干了起来。

  晚上,山娃家。

  “前几天,我就听说百岁说,你们家有了一样宝贝,我今天是特意过来看看是什么宝贝。”

  “是啊,张老师说了,那叫天麻,是药材,听说可值钱了!”王玉琴说着,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你还别说,人家张老师就是行啊,知道农村种什么能赚钱,这要是咱们都种上了,那就不愁没好日子过了!”

  “说的是呢,可是,赵队长说什么都不让种,还把张老师的家给抄了。为了把这宝贝弄回来,那几个孩子吃了不少的苦头。”

  “这么好的东西,还得偷偷摸摸地弄,真是的!”

  “肖大哥,张老师说了,等以后啊,让咱们都种上天麻呢。”

  “妈,我们回来了!”听到山娃的喊声,王玉琴悬着的心算落了下来。

  “肖大哥你们来了。”

  “我们都坐了好一会了!”王忠臣坐在饭桌前,吃了起来。

  “我说老王啊,你忙什么呢,才回来?”

  “不瞒你们说,我在东山上种了一块玉米。”

  “什么?那不是种黑地吗?”肖殿福惊讶地看着他。

  “谁不想光明正大种啊,可谁让啊?”

  “是啊,现在可不兴这个,赵队长到处抓资本主义尾巴呢,去年我种的,不是硬让赵队长他们给铲了吗。你千万要小心点!这要让人家知道了,可不是闹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