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九章世俗人情难克服
国务院三令五申,年关将至,严禁请客送礼,违者严肃处理。然而,多年来地方党政机关,有令不行,已成风气,各级机关为了工作好做,讨好上级,每到逢年过节,名酒名烟都是大车运小车送,并且还有一定数额大钞,作为奖金孝敬各级领导,习以为常。 银行也不例外,今年年关前,派职工廖坚押送一车高档名酒、名烟送往省城。车在公路上行驶,开车驾驶员是个年轻人,自以为驾驶技术高明,在这天寒地冻,雨雪刚停的傍晚,为了赶路把车子开到时速一百多公里,车行像流星一样赶路。这开车小伙子忘记了,天气在零下十多度,路面冻得可滑冰,傍晚路上行车很少,未曾减速,在一个滑坡小弯道上,控制不住方向,一下撞在路边栏杆,翻到路沟里,车坏人亡,一死三伤,驾驶员当场毕命,二个重伤,廖坚万幸算是轻伤,只把大腿骨摔成粉碎性骨折,住在医院外科里手术治疗。 在清理现场时,有位民警痛惜地说句顺口溜: 讨好上司, 年年送礼。 当官收益, 小兵遭殃。 三令五申, 有令不止。 阳奉阴违, 天理难容。 陈规旧习,地方党政谁会来追究这场罪魁祸首呢…… 刘英、王志晨练归来,顺道在银行储蓄所取出存款,打算吃罢早饭,两口子坐公交车去刘仁家过年。刚从储蓄所取出存款出来,迎面遇到干儿子媳妇丽兰,挺着个大肚子,老远的就扯开嗓门叫喊:“干妈!干爹!”气急异常地过来,话还未出口,抱着干妈哭泣起来了。 刘英还以为她老公公廖大志,作践自己,干儿子无奈,借故对妻子发泄没有照顾好父亲,小两口子吵架受了委屈,来倒苦水的呢。 就像对着自己女儿说道:“孩子!不要哭,跟干妈回去,替你讨回公道。” 丽兰眼泪汪汪地克制悲痛地说:“廖坚出事了!昨天傍晚,车在高速公路上,车翻到沟里,差点摔死,现在人躺在医院里……” 由于气喘、心急,说话又快了些,说到这里噎住了,只是抽泣说不下去。 刘英听到车翻住进医院,不由的大惊失色地追问:“快说,住在哪个医院?” 王志此时也感到吃惊地说:“孩子!不哭,快说?” 丽兰才缓过气来,哽咽地说:“现在已经住在XX 医院外科病房抢救,医生初步意见要截廖坚的大腿,咽咽……,他要没有腿我怎么活啊!……” 正说到这里,过来一辆出租车,王志把手一招,大家都进了出租车,急速向医院开去。在车里丽兰仍抽泣地说:“他爸爸打了一夜的麻将牌刚来家睡倒,一听儿子出事,和我急速赶到医院,他爸听说要截大腿,急的大吐血,昏迷不醒,医院又忙着替他打针吃药抢救,凌晨我又跟着把他送到结核病医院,就急着来找干妈你了……” 说着又哽咽地哭泣。 刘英听到这个意外事情,也是急了,不理智地责备丽兰说:“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来叫我,你这孩子真混!” 丽兰委屈地说:“昨天半夜里是他单位用车来接我们的,也没有告诉我们什么事,等我们到医院病房里一看,廖坚满头裹的纱布,身上到处都是伤,害的我一下晕过去了,等我被医生救醒过来,他爸又满口吐血,被送到急诊室抢救。急的我不知如何是好,像个木头人扒在廖坚病床上,天快亮了,还是廖坚提醒说,快去告诉干妈妈来救救我?” 说着出租车已经开进医院里,付了车钱,急急地赶进病房…… 熟人好办事,这是人群相处自然形成一种习惯。刘英急急忙忙进了病房,询问了一下伤势,安慰一番,就去医务室找主治医生。 这位主治医生姓贾,是她医科大学的同窗同学,又是同事多年,见面格外亲热,寒暄后谈起此事,告诉是自己的干儿子,要求尽量采取先进技术,避免截肢。 贾主任医生说:“采取先进技术避免截肢,办法是有,可是治疗费用可观,他能不能付的起吗?” 刘英说:“他是因公至伤,一切费用都是公费医疗,花费再多的钱,也能报销,这点请放心,不会为难你的。老同学!你一定要把我这干儿子治好,不能残废掉。我拜托你了。”脸上表露出恳求地神色。 贾主治医生笑嘻嘻地说:“老同学放心罢,我一定会尽力尽责,保证给你四肢都全的一个干儿子。” “有你这句话,我放心了,事成后绝不忘报。” “公对公的事,谈什么报不报的,到时候请我喝一杯,就行啦!看在老同学、老同事的份上,就不要孩子再破费了。” 刘英心知肚明,这意思就是不要再送红包,人情大似天,免了。 刘英、王志这老两口子,忘记了去刘仁家过年,忙里忙外地张罗料理干儿子伤势,又要照顾干儿子父亲,廖大志的病情,忙着雇人护理,忙忙碌碌地过完了春节。正月刚过去干儿子的媳妇丽兰,临产又住进妇产科,一家三口子,祸不单行,事情连着事情的发生,书记王志是个大老爷们,又是医务外行,责无旁贷全落在干妈刘英身上。她先前那股思亲想弟弟的情绪,无形的收敛起来。 书记王志,不懂医学,又不是医界单位里的人,隔行如隔山,人头不熟,实在插不上手,只是有时去看看干儿子,或干儿子父亲廖大志,问问病情,安慰安慰而已。 正月下旬,年味气份,虽然渐渐地淡化了,但在离退休的老人们还津津乐道在酒的气氛中。王书记被蔡处长蔡善,邀请在家吃春酒,闲谈中就扯起年前经商会议被范统搅黄的事情…… 蔡善说:“范统虽然是个炮筒子,人倒丈义,解囊相助,帮助周仁在华容路上,在他自己家门口开了一个门面,做起粮食、豆类门市部,根据中国逐渐老龄化的特点,他雇了乡下亲戚两个小伙子,专门替买粮食的顾客送货上门,这一招怪灵活,生意做的红火着呢。” “还了解一个人,也是年后开张做生意的。” 蔡善接着说:“宋振老两口子,在里弄门口摆了个小吃摊,炸油条卖稀饭,只做一个早市,说利润还可观呢。这里面诀窍在进的炸油条的油上,说他买来的油比菜子油价格还便宜一半。” 王志不解地说:“菜子油在各种食用油中是最低价,他能买什么油来炸油条?” “油耗子炼出来的油,美其名叫它‘色拉油’。整桶的卖,价格便宜不说,还送货上门。你说这能有什么好油?” “现在是自由市场,大家都想敛钱,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市场物资越来越丰富,琳琅满目,想买什么都能买的到,还真养活了不少闲人。现在看起来这自由市场也适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呢!” 王书记满意地说着自己对目前市场的看法,没意识到这油的来历。 “唉!我要把这个秘密告诉你,以后你就不敢吃油条了!还讲什么神通,简直是害人!油耗子把各大宾馆、酒店倒在恶水桶的油水收去,炼出来的这种油,他要什么本钱,能卖出这个价钱,就是无本万利了。” “啊!啊!我在报纸上见过批判这种‘油耗子’不法行为。现在街上一些私人开的粮油门市部,还卖这种‘色拉油’,真害人不浅呀!现在为敛钱的投机商人,有利就经营有谁还问它吃得不得!” “这也不用怕,能在报纸上揭露这些不法商人,说明政府要出来管制这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不法行为了。” 蔡善的老伴坐在旁边插嘴说:“唉!现在物价失控,经济收入少,有什么办法呢?不想点子捞钱,还能等着饿死吗?这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政府出来管制也得给人饭吃呀?” “啊!啊!……” 王志想说什么,想着他们的生活拮据,自己又帮不上忙,也不申辩,把话噎住。 蔡善自从经商会议被范统搅黄以后,常愁着经商去挣钱,考察市场找做生意门路,见到参加会议的几个人,都做起买卖,虽然这些小商小贩自己也能干,苦的自己虽不是什么大官,一个物资公司的付处长,级别也顶上一个付县长职位,干个小买卖自忖掉价,有伤脸面。做大买卖愁的无门无路,所以,两口子精神都完全依赖在王书记身上。有意的把话题往这方面引申,说: “还告诉你一件希奇事,食品公司的展羽,现在可发了。” 王志问:“是不是在公园门口架气枪做小买卖的那个展羽?” “就是他。” “哦!去年上半年,还见他在公园门口摆地摊,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他凭什么能发?就靠挂几个气球,两只气枪?” 说什么王志也不会相信。 蔡善见他满脸怀疑神色,知道他不大相信这事,就说:“过去老展和我老伴在食品公司是多年的同事,关系很熟。不然我们对他也不会了解那么多,也是在去年六七月份吧。小饭店开张的那天,我和老伴去贺喜,详细听他向我们介绍的:他爱人的老家邻居,在农村开饭店,拿手的蟹黄包子、水晶包子,在农村做没有生意,被他请来做大师傅,在共电局那条街上,租单位一个门面干起小吃买卖来,那一片单身工人,和外来打工的人多,上午包子是抢手货,下午和夜市,吃客川流不息,生意好的很。又把隔壁的房子租下来,说今年要开个大饭店了。不干不知道,干起来财源滚滚,你说这样干下去不就发家至富了?” 王志听了很来神,笑自己一味强调资本,裹足不前,不知道这里面的商机和机遇。茫然地问蔡善:“蟹黄包子,水晶包子好食物,在农村农民腰包没钱,当然生意不好,可是拿到城市里来做就是上等小吃,这就是一个发财的商机。我们想下海商机又在那里呢?” “商机!”蔡善像是触到神经的说:“做生意是要有路子,听说张浦小舅子在XX煤矿当副矿长,负责基建工程,给他两栋楼承包。” “哟!这小子是基建处的,在职时就是负责这项工作的,儿子是学土木工程系的,去年大学毕业没有就上业,现在自营房地产,也算是自食其力了”叹口气接着又自言自语地说道: “这年头一是资本,二是技术,三是机遇,要想做生意,缺一不可。苦坏了我们没有这一切呀?” 王志朦胧的意识到经商的奥妙,叹息不止。 蔡善等的就是要他说出这句话,心有灵犀一点通,不由的把李思十六个字说出:“谁说没有商机,我们的商机就在李思十六个字里,靠棵大树好乘凉,不妨探一下路子,能适合我们就去他那里干,何乐而不为呢?” 王志心理矛盾被这一点,像是开窍,心想:自由市场开放的今天,经济转型期间,是不是及时‘开窍’是决定一个人发财至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圈子里几个老友,不是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都找着自己位置,做起买卖了?既然李思有话,我们何不找找去呢?也许会有我们商机,对!机不可失,是因该找找去。思想活动了,不由地问蔡善:“你想李思这十六个字的用意,玄机在那里?找他会能给我们什么事情做呢?” 蔡善沉思已久李思对王志耳语的这十六个字,早就翻来覆去的推敲过不止一次。经他这一问,把心中盘算的答案回答说:“你想想,自由市场开放以后,一些私营,各行各业在市场上竞争,推销产品都暗地里采用红包、回扣、酒肉美女来贿赂采购人员。我们矿业集团下属的四五十个厂矿单位,谁个见钱心不花,自行采购,乱采乱购,造成库存物资膨胀。矿业集团物资公司,按计划进来的物资分配不下去,库存也是积累成祸,无法控制这种局面,致使储备资金周转不开,生产上急用物资,已无资金采购,直接影响到煤炭生产,党委算是下了决心,在今年元月一日,正式成立内部银行,把资金全部控制在矿业集团财务处,统一由物资公司统一采购。这样以来下面各厂矿单位就无权采购了。这可把李思大处长手中的权利就大很了!他的为人你还不清楚,他也快到退休年龄,在位也没有几年好干了,他能那么老实,能捞白不捞吗?……” 说到这里,看看老王什么表态。知识分子就是有这个特点,不把话说满,见机行事。 “财、权、物三集中,成立内部银行,统一采购,统一分配,这个方案不是你老兄和财务处经济老总,共同拟订出来的方案吗?” 王志想起了在职时,局长召开座谈会商讨后,责成他们拿出执行方案。这个起草文件还是蔡善执笔拟出的呢。 “唉!那是我未退休之前,拟出的执行方案,都有一二年了未批准下来执行,现在看看不执行,就要影响资金周转,影响到生产了,形势逼迫不成立不行了!”蔡善分析着形势和李思的动机给王志听。 “这时候上面宣布执行,真算肥了李思这小子啦!印证了一句古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一个人的命运,是强求不来的,我辈无福,你离休了,我退休了,该是李大处长走红运。” 王志心中还没有一定把握,心想:我真是揣着老脸去找他,会有什么结果呢?在心里琢磨,又一次的向蔡善讯问:“你想想,他叫我去对他有什么用处,我是做政治工作的,对物资业务门外汉,有什么使他感到兴趣?如果聘用你去,还有可能。” 蔡善对目前形势分析,从李思为人上考虑,有七八成臆测到找他去的目的,不外乎是做生意,所谓近水楼台,假手别人捞一把。但这种猜想在王书记面前又不便直说,从侧面引导他说:“我打听到一个消息:XX矿的一个财务科长,和外地一个做工矿配件生意的人,帮着他销售物资能转账从中吃回扣,现在资金集中到上面财务处,他这个科长就无能为力了。这些外地做厂矿生意的人,急的到处乱找关系,前几天就有个熟人找到我这里,商量说如果有能替他把销售物资转账付钱的路子,他仍按过去一样百分之十的回扣结算。……” 说到这里,故意的停下不说,拿起酒瓶,向王志面前酒杯到满酒,举杯示意干杯。 王书记喝下酒说:“乖乖!这个利润可不是小数字啊!像我们这个企业,家大业大,每年采购物资都是几千万,若是替他转上一百万资金,何足为难,就是十万块的利润。一个可观的数字,这不是发大财了吗?” 蔡善见王志思想上路了,又把话说回来:“老王,这是我的推测,李思找你是不是这码事,还说不定,如果真像我推理的话,我看这事情还真可以去听听他什么口气呢?回来我们再合计合计,你看行吗?” 王志此时心里听蔡善的推理,也认为李思这十六个字的玄机,十不离九的就是做这个生意,如能是这样能发财,乘着自己身体现在还不算老,发挥余热又何不可,他不再犹疑了,决心去找李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