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七章
就在于志坚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向前推进时,到了八月份,上级又从外校调来一个领导担任本校的付书记兼付校长。他叫黄东进,中等身材,小白脸儿上戴着一付眼镜,看上去有点书生气。黄东进的到来,使本来就不平静的北岗四中更加不平静了。一时间,人们又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 “这可能就是将来的一把手”。 有人干脆说:“一把手来了”。 更有甚者。当着于志坚地面说:“你还使那么大的劲干啥,马上就不是你当家了,给别人干的?” 尤其是丁茂森,到处乱串,见到有几个人在一起,就主动跑过去说: “王劲松就要走了,黄东进马上就是书记兼校长了。” 很快那些墙头草又顺着风向倒了过去,那些嗅觉灵敏的跟屁虫已跟在黄东进屁股后面了。当时,于志坚心里是又难受又矛盾,可以说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但黄东进来时同样是没有一个上级领导来说一句明白话,谁来主持学校的工作。于志坚不想那么多,不管别人怎样议论,不管将来如何,干!还是干好一天是一天,自己怎么打算的就怎么去做;反而更大胆了,干劲更大了。他这种做法使很多人感到吃惊,有点想不通,觉得不合常规。搞得很多人包括王劲松、黄东进都无所适从。 金秋十月的一天,天气格外睛朗,校园里一棵棵大杨树叶子由青变黄,纷纷扬扬地往下落。秋风扫着落叶,道路上、黄土地上随处可见。于志坚和高显贵正在规划今冬明春校园的绿化美化。方志军又来到了学校,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陪同下视察了学校,询问了近期学校的情况。在和于志坚一同上厕所的路上,方志军跟于志坚说: “现在上级也没说让谁主持工作,你就还大胆地干你的。” 因为上级组织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方志军也不能在学校领导班子会上说让谁主持工作,他也只能这样告诉于志坚。于志坚听了他的这句话,心里踏实多了。他心情有所激动,说: “方书记,我不是为当官儿而干,只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崇高事业而干,永远都是正确的,我干一天就要干好一天。” 方志军点点头说:“于志坚,你的思想境界之高是我没想到的。” 春去秋来,光阴似箭。于志坚因工作的繁忙,紧紧张张地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一直忙到了农历腊月二十八,学生和老师们都回家了,他才离开学校,回到了山洼小学,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他看到母亲越来越瘦,身体很虚弱,行走都已经很困难了。曾秀丽代两个班的课,除了白天上课外,晚上还要集中办公两个小时,还带着个孩子,伺候婆婆已经是无能为力了。于志坚回到老家和哥哥姐姐们商量决定,母亲治病的钱他拿出来,伺候母亲的事情大家共同承担。这样,在春节期间,他母亲又回到了老家。于志坚在这一次临走前和母亲告别时,和一往不同,母亲泪流满面。他也知道母亲的心里很矛盾,不想让儿子走,可是又不行,不能拖儿子的后腿,他对儿子的工作非常支持。可是她知道和儿子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一九九二年春节刚过,开学在即。北岗教委会议室里教委党委一班人正在研究确定北岗四中一把手人选问题。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韦洪志说: “原来已研究决定,王劲松不再担任北岗四中党支部书记,将他调出该校。书记校长实行一肩挑,不再分设。关于北岗四中的书记校长人选,大家要慎重考虑,充分发表意见。这所学校已更换了七任校长了,平均两年换一任,长期处于混乱的局面,办学条件又很差,是个老大难学校。” 分管人事工作的尚付书记强先发言说: “黄东进现在任北岗四中付书记兼付校长,年轻,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按职务资格应由他来担任书记校长比较合适。” 方志军紧接着发言说:“我在分包北岗四中,不仅去过而且在那里住过。实地查看了学校各个方面,和教职工进行座谈访问,广泛接触,又亲自和四中领导班子成员接触多次,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比较,我认为能打开北岗四中局面的非于志坚莫属。这人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工作大胆,决策果断,知识水平尤其是思想素质很高;黄东进工作不大胆,束手束脚,犹柔寡断,书生气太足,没有开拓精神,不适合当一把手,像北岗四中那种情况他是打不开局面的。” 尚付书记又说:“好像于志坚学历不行,中专文凭。” “尚付书记,他任付校长时你们没看他学历?你管人事工作的还不清楚下边领导的学历,有点官僚了吧?说明你对这个人情况太不了解。他进修华中师范大学已本科毕业,我可以让他把原件拿来给你们看一看,证实一下。”方志军带有讽刺意味地说。 方志军最有发言权,发言也具有说服力,在党委会上占了上风。最后,教工委党委一致通过,同意于志坚任北岗四中书记、校长,并报县委组织部考核任命。 到了三月初,春风飘飘荡荡,吹绿了树枝,吹蓝了天空,吹得大地也泛起了绿意。这时正是植树种花,校园绿化的好时节。一天,于志坚和高显贵亲自跑到到十几公里以外的一个园圃场去看适合校园绿化的风景树苗和花草,准备绿化校园美化环境。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到教委通知:县委组织部领导今天要到学校对于志坚进行考核,让他不要上那里去。 那时,手机叫“大哥大”,只有极少数大老板才有,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用上这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无法联系。工作人员只好通知王劲松,王劲松说: “我有什么办法,我也不知道他上哪儿去了。” 说这话时丁茂森在跟前听到了,他有意制造矛盾,就大声说: “太独断专行了。” 总务处习会计听说了,他知道在哪里,高显贵走时跟他说了。他就找了个机动三轮车去了园圃场。 “你来干啥呀?”高显贵老远看到习会计就喊。 “县委组织部领导来考核于校长,让他赶快回去。”习会计大声说。 高显贵惊疑地对于志坚说:“志坚,有可能是提拔你当一把手,走,赶快回去!” 他们三人坐上机动三轮车回到了学校。 这天,是有方志军陪同县委组织部领导一起来的。他们按照组织上规定的程序,全体教职工对于志坚无记名投票测评,找教职工代表座谈,找领导班子成员座谈等,对于志坚进行了严格地考核。 这次考核的对象是于志坚,出乎了有些人的预料。墙头草、跟屁虫们傻了眼,尤其是丁茂森,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了,觉得在教职工中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没处发,于是就故意在于志坚面前找事儿。就在考核之后的第二天,丁茂森气冲冲地找到于志坚,大声说: “于志坚,你这劳动纪律执行不公。” “你有什么依据说执行不公。” “你们领导就可以随便乱跑,把我们管那么紧。” “我们那个领导随便乱跑了。” “你们前天去园圃场看树苗没给王书记商量就跑了,太独断专行了。” “丁茂森,你怎么知道我们没商量啊?”于志坚轻声地说。 “那天找你们时,我听王书记说了,不知道你们上哪里去了。” “这点儿事情也和王书记商量吗?需不需要商量是我们领导的事,你在这里掺和什么呢?你又不是王书记。你这叫狗辇耗子多管闲事知道吗?”说罢,于志坚就很快走开了。 “好哇,你这是骂人,大家听着,校长骂人啦!”丁茂森高声叫喊着。 没人理睬她,不一会儿,他自己一个人尴尬地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