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十四章
阳春三月,教委的尚付主任来了。于志坚、黄东进、罗锋三人陪他在学校进行了视察,然后他提出和黄东进聊聊。也许他这次来就是为黄东进的事,他和黄东进有一定的关系,两人到了黄东进的办公室,尚付主任问黄东进: “在这里干得怎么样?” “学校大部分工作主要是于志坚一个人在干,其他人哪有动劲儿的,我们只是起个陪衬作用。” “不会吧,他一个人干累坏了,我看变化不小哇,真要是他一个人干确实了不起!” 尚付主任这一番话搞得黄东进很不好意思,有点尴尬,本想在尚付主任面前给于志坚上点”乱药”的黄东进,反而让于志坚在尚付主任面前留下了个好印象。 “你打算怎么办?”尚付主任又问黄东进。 “走呗。” “那暂时按借用。” “行啊,服从你们地安排。“ 中午,他们三人陪尚付主任共进了午餐,临走时,尚付主任问于志坚: “你感觉累吧?” “我只感觉忙,不感觉累。” “这充分说明你是一个忘我工作的人。” “这是我当校长的应该做的。” 那时,每学期一般都要开1—2次高考备考会。尚付主任走后的第二天,通知于志坚到教委参加高考备考会,与会的有各高中校长、教研室领导及教研员,教委的一把手胡主任和分管教学的董付主任。会上每所学校领导都要发言,介绍本届高三基本情况,交流经验和做法,向上级领导表态。于志坚在这样的学校任校长,总有一种自卑和抬不起头的感觉。不论大会、小会,一是坐在后面,二是若有发言都是最后说话。每年的表彰会上是榜上无名,台上没份儿,基本上快被人们遗忘了。这次会上,于志坚仍然坐在后面,都发言完了,于志坚才说:“我没啥可说的,主要是向大家学习,把大家的好经验好做法带回去学以致用,认真备考。我们的基本情况是,毕业生一百二十五人,文科柒七十一人,理科五十四人,复读生八人。” 胡主任接着说:“于志坚,你说的是什么呢?你这叫没说。你看你那学校就快没人了。” 于志紧顿时脸胀得通红,心里异常难受,感到无地自容,他想,我说什么呢?我能说什么?学校没有升学率,学生不能考上大学,说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学校升学率上去了,放屁都是经验,没有升学率,经验都是放屁。我想说的太多了,可谁又能听得进去?谁又能理解呢? 于志坚并没有单纯的去追求上级下达的升学任务,他想,就是实现了零的突破,有一两个上了省线也不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为了完成一两个上省线任务,教学目标就盯住几个所谓的尖子生,舍弃大面积的低分学生,一是升学率上不去,二是难以管理。他要探索出一条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成材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家长和社会都能认可。让学生愿意来并且来了留得往。 当时素质教育的春风已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遍了北岗这块封闭的土地。于志坚觉得,象北岗四中这样的学校更应该实施素质教育,这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可面向全体学生唯一的办法就是因材施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的、生动活泼地自由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性是普遍地、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只要我们因材施教,教育有方,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材。他创造性地提出采取“分特长发展,分层次教学,分步骤实施”的教学模式。高一年级定为打基础和观察发现阶段,在抓好基础学科的同时,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观察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志趣爱好。有的学生理科强,文科弱;有的文科强理科弱;有的文化课落后,但在体育方面有优势;有的有绘画、音乐天赋。班主任登记造册,详细整理,建立相关档案。高二年级定为选择分流阶段,根据学生的志趣爱好、特长和意愿,全体学生有选择地分流,分别分流到文科班、理科班、体育班、美术班和音乐班等各专业学科。文理科和体、音、美学科,在文化课教学上采取分层次教学,文科班和理科班作为一个教学层次,知识难度要求高一些;体育班、音乐班、美术班学生又作为一个教学层次,知识难度要求低一些,主要是抓基础。因为这些专业高考文化课分数要求不是太高,这样,文化课和专业课齐头并进,每名学生扬长避短,按特长发展。高三年级定为全面发展阶段,文科、理科、体育、音乐、美术分专业制订发展目标,全体学生通过高一、高二文化课基础和专业课基础的夯实过程,各专业学科向纵深发展。各学科教师大兴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全面冲剌,扎实锻造更多适应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应具备的素质。 也就在这年春季,时隔五年,于志坚的老同学汪倩的美容美发店变化之大,由原来的一间房变成了几十平米的一个大厅;由原来单枪匹马的美容美发店变成了十多个人的美容美发公司。汪倩已成了总经理。公司的名字就叫汪倩美容美发公司。经营项目除了理发、烫发、染发外,还有纹眉、纹眼线、洗面、面部皮肤保养等。在当时像这样的美容美发公司还不多,生意非常好。这个时期也正是这个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汪倩这一下子抓住了机遇,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汪倩的管理非常严格,每天员工上岗前必须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合,整整齐齐排好队,接受训话,统一宣誓。 “同志们,昨天王英同志那里有一位顾客对洗发不满意,特予以通报并存档。要引以为戒。其他完成得都很好。立正!”汪倩非常简练地说。 “优质服务,技术过硬,精益求精,顾客至上。”员工们异口同声地喊出整齐而响亮的口号后,各自迅速走到自己的岗位上。 理发师给每个顾客理完发,再拿一个镜子放在顾客脑后,让顾客既看到前面也看到后面,满意后在意见簿上签名后再走。这样的公司怎能不发展壮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