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十二章
二零零一年,北岗四中可以说是改革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大见成效的一年。一是高考上省线人数达到四百多人,升学率达百分之八十一,二是总分最高分达六百四十三分,单科成绩中物理学科最高分满分一百五十分,数学最高分一百四十九分,语文最高分一百四十六分,分别是张献生、章志勇、郑义书老师教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考取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家名牌大学,叶永生同学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史克建的儿子史向杰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有些数字,一些重点高中都望尖莫及。市、县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都来到北岗四中总结他们的改革成果、办学特色和教学方法,尤其是在生源质量那么差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教研室人员探讨的重点。 和往常一样,这年的教师节,县里召开了庆祝教师节暨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大会,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都有领导参加。县长、教委的万主任分别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县四大家领导为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这次会上,县里对北岗四中予以了嘉奖。于志坚被授予“十佳校长”称号,张献生被授予模范班主任称号,章志勇、郑义书两人被授予模范教师称号。 到了金秋十月,全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也召开了。于志坚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他的发言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他说: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没有经验可谈。我要说的也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是前人经验的结晶,那就是‘因材施教’四个字。要说我们的经验就是我们充分落实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我们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在分特长发展,分层次教学,分步骤实施的办学特色前提下,紧紧围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生动活泼的发展这三个方面来开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提出北岗四中所有教师都必须树立‘北岗四中无差生’这样一个教育思想。我讲了这样一个道理,谁是优生呢?相对于重点高中,自己的优生也是差生;谁是差生呢?相对于自己的学生,谁都不差,在教育教学及培养目标上一个都不能放弃。人们认为的‘差生’是针对一次升学考试分数定位的,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讲,不能以此来确定优生与差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多层次的,社会的各种不同岗位对人的素质提出千差万别的需要。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首先,我们坚持抓好分特长发展,分层次教学,分步骤实施。这就是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又是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二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全面提高质量的前提;三是要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就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全面发展。” …… 于志坚的发言,激起了参会人员的热烈掌声和赞誉声。 于志坚不管有多忙,他都要抽时间去看看他所分包的留守孩子黄天阳,回到学校后,利用晚饭后的时间,找到黄天阳后与其足膝谈心。 “黄天阳,最近想不想父母?”于志坚关切地问。 “怎么不想,你不是要我坚强一点吗?”黄天阳笑着说。 “和同学们相处得还好吗?” “相处得好,他们知道我父母不在家,都很同情我,关心我,帮助我。” “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我父母每月都给我寄生活费。” “学习上压力大吗?” “我的想法是:只要我尽力了,别的没多想。” “对,你做得不错,有什么问题及时给我说。” “行,于校长你放心,我一定听你的话。” 对那些特困生,家长,孩子都找过他,情况又特殊,他基本上都熟悉了。他经常找他们问一问情况,有时在吃饭时间,课外活动,路上遇到了就要问一问。一是了解情况;二是给学生送去温暖,送去爱心,使学生树立信心。一天,他遇到陈菊香的姑娘在饭堂里排队打饭,就问她: “现在生活还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感谢学校的照顾。” “你每月生活费要花去多少钱?” “柒捌拾元。” “每天能吃饱吗?” “能吃饱,就是很少吃菜,吃菜多的话这点钱就不够了。” “是够艰苦的,要克服困难,好好学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于志坚鼓励他说。 这年隆冬的一个晚上,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张献生老师上完最后一节晚自习,他没有向回家的路上走,而是向学生寝室走去,准备查看学生寝室情况。走到一个有坡度的路上,突然滑倒了,当时胳膊就抬不起来了,送到医院一检查,左胳膊骨折了。于志坚知道后,亲自跑到医院去看他,并找到院长说: “院长,和你们医院一样,挂号有专家号,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专家呀,请你认真对待啊!” “于校长说了,不敢马虎。”院长说。 张献生的胳膊经骨科的医生治疗包扎好后,用宽沙布带兜着胳膊挎在脖子上,然后就回到了学校。第二天又开始上课了,他的敬业精神一直激励着北岗四中的教师们。人们看到他的都是奉献、敬业,没看到过他要索取什么。 于志坚一心想着关心别人,关心学校的发展建设,关心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忘记了关心自己,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头。结果在当年兴修水利,治山造地那些工程上劳累过度造成的脊椎病又犯了,多少次忍受着剧烈的疼痛,多少次忘记了剧烈的疼痛。和当年在西河水库工地上一样,二零零二年初春,又是他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住进了医院,经过诊断,医生告诉他,你的脊椎出现了严重的损坏,若不认真治疗、注意休息,会瘫痪的。这才引起了他的重视,没敢迅速出院。在这次住院期间,他看完了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这些都是他早年想看而又没有时间去看的书,书里面的内容对他的人生影响都非常大。 也就在这年春季,汪倩的美容美发公司开始向外扩展,首先向周边城市延伸。 三月初的一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汪倩穿着庄重严肃的服装,非常有气质地打扮,来到了丹河南部城市沙洲。在市中心新开发的商业街租下了一栋楼房其中的整整一层。她决定在这里开办一个分公司。 回到公司后,她就开始选拔负责人。她非常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她选拔人才的首要条件是人品,这一关过不了,其他一概不谈。然后是懂业务,善管理,有经济头脑,有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职员就是从她的美容美发学校选拔。她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优势,这也是她公司振兴的强大动力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随着公司的不断扩大,人员数量的增加。汪倩也在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实行股份制,成立董事会。公司每个职员都入股,都是股东,都是公司的主人,公司的兴衰与每个员工都有关系,都有维护公司兴旺发达的责任,都必须遵守公司的章程。汪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这一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教育委员会又恢复为教育局,领导原来叫主任的改为叫局长,人员还是那么多,一个也没减少,只不过年龄大的下去了;但年轻的又上来了。像钟付主任和董付主任这样的领导,年龄超过五十岁了都要下去。为了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少产生矛盾,不再论你的德、能、勤、绩、本事大小,划定一个岁数,比如五十岁,就像升学考试分数线一样,只不过这是线上的统统落选,这叫“一刀切”。教育局在政府部门的部、办、委、局中属于一个大局,也叫“好局”,管的人多,管的面大,管的钱多。想进来当官的当然也就很多。竞争一旦激烈,就不再考虑哪个人懂不懂业务,胜任不胜任了,就看哪个活动能力大,后台老板大,并且有实权。这次进来两个任付局长的,一个是从乡镇上来的,叫江正阳;一个是从行管局来的,叫黑勇。 原来的教委,现在的教育局,每学年开始都要对各高中下达高考升学任务。到了高考成绩下来后,就开始统计,和任务对照,按完成情况进行排队。从二零零二年的高考起,教育局领导们研究决定,体、音、美专业的高考成绩不能和文史、理工相提并论,要求分开统计,规定体、音、美专业考取的学生一律按三类院校统计。你就是考取武汉大学这样的一类院校,也都按三类院校统计。不言而喻,这主要是对准北岗四中,有些人认为北岗四中这几年高考升学率高,是靠体、音、美专业。于志坚认为,不管怎样统计,都是一个无所谓的事情,关键这是对体、音、美专业的一种歧视。结果,二零零二年高考,按照教育局规定分开统计,北岗四中的高考成绩各项指标仍然超额完成县教育局下达的任务,并且仍然处在全市非重点高中首位。这不仅没有使北岗四中的声誉受到影响,而且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北岗四中的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