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一章我们毕业了(2)
4 在毕业的前一个星期,我们班所有同学一起吃了散伙饭。散伙饭的气氛很伤感,那天下着很大的雨,酒店包厢里的音响不停地放着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是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听着听着我们全都抱头痛哭,女生们也不再是掩面低泣,而是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哭泣理由,为逝去的岁月,逝去的青春,逝去的爱情。最后所有的人一起用眼泪祭奠自己人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日子的逝去。每当有人来跟我碰杯时,我都会一饮而尽,并且努力地将眼前的这个人的形象定格在头脑里,因为喝完这一杯酒,再想要见到眼前的这个人就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了,有的人甚至可能一辈子都再也见不到了。散伙饭过后的第二天,班里的人就开始陆续走掉,每天早上醒来时我都会发现有人已经离开,班级的几个宿舍逐渐变得空荡荡的,我的心也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因为我的大学生活已经分散在这些同学的身上,被他们带到了天南海北。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背负着别人的一段回忆。 六月三十日是我们离校的日子,这一天是我们真正的毕业日。我和老潘,程铭先帮助浩子,超人,小兵把他们的东西搬到学校的研究生宿舍。由于他们读的都是本专业的研究生,所以他们三个又被分在了一个宿舍,这一点让我们三个羡慕不已。帮他们搬完东西,我们六个人又回到寝室,老潘我们三个开始把自己的东西打包,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不能带走的像电脑桌之类的东西就都送给了他们三个。收拾完东西后,我们打电话找了搬家公司来帮我们把东西运到我们的新住处。在搬家公司派车来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又各自坐在空荡荡的床板上开始聊天,一如四年前我们走进这间宿舍刚刚相识时的情景。 大学生活就像一阵带着清香的微风从我们的身上轻轻掠过。微风过后,我们愣愣地站在原地,意犹未尽地回味着风中的气息。 5 毕业后,我在宣武区天桥附近的某个胡同的某个四合院内租了一间很小的屋子。那个四合院坐落在一条巷子的深处,四合院里面又盖了很多间房子,形成了很多更小的胡同,这些胡同非常之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行。有一次两个哥们儿吃完午饭尝试在小胡同里进行侧身交汇,结果这俩哥们儿被挤在原地,半天动弹不得,一度造成院子里的交通堵塞。 小胡同两侧住着许多租房的人,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样北漂的年轻人。我的那间屋子坐落在四合院的最深处,面积只有几平米大。因此屋子里只能够放一张床和一张桌子,而桌子也很小,只能勉强放下我的电脑和几本书。屋子小得像个帐篷,因此我称它为“小帐篷”,不过还好我不需要把鞋放在“小帐篷”外。其实这院子里的大多数人都住着这样的房子,如果要自己做饭,就必须把煤气灶放在外面的屋檐下,每天在门口做好饭,端到屋子里来吃。下雨的时候有的房子还会漏雨,这时住在这屋里的哥们儿就要在床的中央放上一个盆接水,而人要像蛇一样绕盆而睡。久而久之,这哥们儿的睡姿便逐渐变成了C字型。 虽然在这里居住有着诸多的不便之处,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里。看惯了外面的高楼大厦,现在我才觉得这条小胡同里才是最纯粹的北京。这里有狭窄而悠长的胡同,有青砖灰瓦的四合院,下雨的时候,整个巷子就像是一幅水墨画。四合院的门口会有须发斑白的老人倚门而望,有的四合院内还会有参天的古树(那大树会从某一家的房子里长出来),抬头望望房顶上,偶尔还可能看到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兽脊。秋高气爽的时节,参天古树的树叶会一片一片的随风飘落,古树上面的天空中有成群带着哨声的信鸽飞过,消失在远处的楼群间。这时候,我就会想起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北京的秋天的确让人陶醉。这里距离陶然亭公园比较近,我专程去了一趟那里去寻找那篇散文中的陶然亭。 6 每天清晨,我从“小帐篷”里面钻出来,穿过一条被我称为“一线天”的小胡同,来到院内的自来水龙头旁洗漱完毕,然后推着自行车七拐八拐地从四合院内出来,到巷子口买一份煎饼果子,然后边骑车边吃,到报社时刚好将那个煎饼果子消灭完。途中我要经过菜市口,这是清朝的罪犯们被批量问斩的地方,所以每次经过这里我都下意识地缩缩脖子。 刚上班的第一天,报社先发给了我半个月的工资。我很是激动,因为从这一天起我就正式告别了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开始了自己生命中一段全新的旅程。而且从这时起,我就可以实现经济独立了。尽管我们这一代人从刚懂事的时候起就整天跟父母嚷嚷着要独立,但其实只有在经济上独立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挺直腰板地向老爸老妈宣读自己的独立宣言。所以这一天我会牢牢地记住,因为它在我的生命旅程中,拥有划时代的意义。 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去见杂志社的主编。我们的主编四十多岁,头发所剩无多,是典型的“地方支援中央”发型。初次见面时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球。他的硕大的头颅,高高隆起的肚腩,以及他丰满的臀部,无不完美地诠释了“球”的概念,连他的手指肚都是圆的。他穿了一件粉色的衬衣,戴了一副窄窄的黑框眼睛,努力使自己看上去显得比较年轻。他先听了我的自我介绍,然后坐在转椅上挺起他那圆圆的肚腩,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给我部署工作任务。我近期的工作就是跟报社里的一位资深娱记学习如何发现新闻线索,并且和他一起四处搜集有关明星的娱乐新闻,然后写成新闻稿报道。“年轻人,腿要勤,眼要细,头脑要敏锐,多跑一跑,肯定能搞到一些独家爆料的东西,或者是拍到一些有价值的照片。”说到这里他突然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眼镜后的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圆圆的肚子几乎要撑破衬衫。我当时产生了幻觉,觉得他的胸部以下腿部以上那浑圆的物体是一个气球,而我从上幼儿园时起见到气球就想用针刺破它,所以好几次我都想拿起桌上的圆珠笔向主编的肚子上扎去,不过还好我控制住了自己的这个冲动,不然报社的人还以为我是他们竞争对手派来的刺客。 刚开始的的三个月,我的工作比较轻松,就是参加一些明星的新闻发布会,报道一些有明星出席的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上采访比较轻松,而且如果碰到唱片公司为明星开一些庆功会之类的活动我们还会获得一些礼物和免费的自助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按时出现在发布会现场,稍微需要付出一点体力的地方就是要和别的媒体争抢更有利的摄像位置,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家都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或者是服从组织者的安排。老潘对我的工作羡慕不已,因为我经常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他只在荧屏上见到的明星,还能和他们合影获得他们的签名,因此老潘总是会跟我索要一些明星的签名和照片。老潘把所有我和明星合影的照片全部拿去,扫描成电子版后把我的脑袋“PS”掉换成他的脑袋然后再将照片冲洗出来放进自己的相册。这样的照片看得多了,老潘便分不清照片里到底谁是明星,有一次“PS”时把明星的脑袋给拿掉换上了自己的脑袋,于是我俩又多了一张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