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三章(六)
军区和团首长命令翁小麟率领白马连作后卫。 他和指导员简单地商量了几句,就分出一小部分兵力随军区向南撤退,大部分就地架起机枪打掩护。枪声吸引了鬼子,一路敌人退下去,一路敌人又围了上来,就这样,反复打了几个回合,眼见得鬼子的尸体像谷个子一样横了一地。估计我们的主力走远了,翁小麟招呼同志们:“撤!”战士们飞身上马,一溜烟向南冲去。 冲到一个村庄附近,与敌人的摩托部队遭遇了。翁小麟一看,鬼子前面是摩托,后面是汽车,“轰隆隆”得横冲直撞,车过处扬起一阵阵烟尘,加上狂风弥漫,就像一道道黄色的帏幛,挡住了人们的视野。看着鬼子的摩托车,战士们多数没见过这些洋玩意儿,不知道它有多厉害,不免有些怯战。 翁小麟上来了打兔子的那股劲儿,不管三七二十一,决计要和鬼子的现代化部队较量较量。有人问他怎么办?他刚毅的脸上眼睛眨也不眨,斩钉截铁地说:“打!”一阵枪响,10多辆摩托车翻了个儿,轮子朝上呜噜呜噜地打转转儿,鬼子好象王八吃西瓜——滚得滚爬得爬。战士们一阵欢呼。 翁小麟嘴角轻蔑地一笑:“我日你小鬼子,原来也是个兔子胆儿啊?恁么不禁打!有本事你再跑啊!” 再往前走,遍野都是敌人,白马连再次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军区机关在哪里?我们怎么办?翁小麟急坏了。没办法,只好循着枪声边打边撤,边撤边找。 一会儿,狂风中,看见前边有一群人,从嘈杂的声音中分辨出是我们的人。翁小麟纵马上前一问,果然是冀南党校和冀南银行的一部分同志。他一听是银行的,急忙打听:“你们行的翁小龙哪去了?”一个尘土垢面的人用手卷着喇叭筒,大声说:“他赶着骡子向南去了!”翁小麟又问:“请问党校的同志,见着翁英哥了吗?”人们都摇头。翁小麟顾不得多问了,急忙掩护他们撤离。 鬼子似乎发现了他们,很快从南、北、西几个方向都上来了,翁小麟知道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情况万分危急。他明白,鬼子从三个方向包围,目的就是将我们逼向东边的运河,一举歼灭。 这时,鬼子开始有组织地冲击,骑兵在前,汽车随后,疯狂地向白马连杀来。翁小麟和战士们毫无惧色,喊一声“狠狠打!”,一齐向敌人开了火,顿时,七、八个伪满和韩国炮灰被击毙,敌人退了下去。趁此机会,翁小麟让三排掩护干部们向南撤离,命令一排、二排占据有利地形,趴在一条道沟沿上,瞄准了敌人。 鬼子不像伪满和韩国人怕死,不大工夫,他们又“呀、呀”地冲了上来。翁小麟等鬼子靠近,手起枪响,一个领头的鬼子应声倒下。战士们枪弹齐鸣,鬼子的冲锋又失败了。就这样,敌人冲了退,退了冲,听着这边枪声激烈,鬼子像一群饿狼越来越多。 眼见抵挡不住,这时狂风也越刮越猛,几乎连人带马都要卷起。翁小麟打一声呼哨,还没等敌人明白过来,白马连人马一跃而起,箭一般的冲出去了! 他们一溜烟跑到一个村庄旁边的苇子湾边,隐蔽在一片的柳树林里。翁小麟渴得难受,嗓子里直冒烟,抓过行军壶就要喝水。壶上不知什么时候被子弹打了个窟窿,水早已漏光了。翁小麟生气地将水壶扔在一边,索性趴到湾里喝了个够。战士们也都抓紧时间休息。战马齐刷刷地卧倒在地,一声不响。 一会儿,两架敌机怪叫着擦着树梢盘旋而来。飞机几乎是在战士们的头上掠过,甚至连驾驶舱里穿白色飞行服的鬼子的面目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个战士举枪,要打掉敌机,翁小麟急忙拦阻,他说,我们的任务是掩护干部突围,不能轻易暴露目标。 等鬼子飞机离去,听到南面枪声密集。翁小麟寻思:那里战斗激烈,必然有我们的部队,说不定军区机关和团部就在那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便决计去前边看看。指导员劝阻说:“南面危险,最好还是再等等,看情况再说。” 翁小麟说:“怕什么!我倒要看看他小鬼子是有三头,还是有六臂?我去会会就来!”于是他不听劝阻,带了一名警卫员纵马而去。 行不多远,碰见一些妇救会的同志,她们一个个气喘吁吁,面色苍白,走路一瘸一拐,行走已经十分困难。 翁小麟见无法带她们突围,便进村找来村长,要求把她们掩护起来。村长连口答应:“请同志放心,你们尽管去打鬼子,这些人由我安排,保证没有问题!”安顿好妇救会的同志,他和警卫员又翻身上马,循着枪声一口气奔到霍家庄。 只有百十户人家的霍家庄此时已经到处是鬼子。原来,我冀南区干部在鬼子的一路驱赶下,一些老弱伤残跟不上队伍及来不及隐藏的同志全被撵到这一带。我21团、骑兵团几次救援,和敌人展开猛烈的交战,但仍旧有一部分人被围在里面。敌人追着追着,在狂风中失去了搜寻的目标,便把霍家庄当成了重点,重重包围起来。 翁小麟在风暴中看不清楚,决意进村探个虚实。他和警卫员骑着马,若无其事地走进村里,一边走,一边观察着敌人的动静。风暴沙狂,敌人误以为他们是自己人,做梦也没有料到八路会这么大胆子明目张胆来到这里,因此没人留意。 翁小麟发现鬼子的指挥机关也安在这里,鬼子出出进进,十分忙乱,还不时有大批部队来这里集结。看来,鬼子吸取了教训,南线防守很严,从这里突围是不可能的了,便急忙退了出来。 翁小麟从村里走到村外,在村南忽然发现麦田里躺着一个人,从血迹斑斑的衣服颜色上分辨是自己的同志,便急忙下马,想救他回去。 他抱起那人,发现是个女同志,已经没气了。再仔细一看,啊,原来是军区的辅导员蔡大姐!翁小麟在军区整训时,亲自听过蔡大姐的讲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她那白皙的面庞永远挂着微笑,一弯柳叶眉下忽闪着一对清澈的大眼睛。她讲起课来道理浅显易懂,旁征博引,十分风趣,听她讲课学生们没有一个打瞌睡的。有一次,翁小麟累了,听课有点漫不经心,蔡大姐就说:“我猜翁小麟同志肯定是你们家的第一个男孩儿,对不对?”翁小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点了点头,暗想:莫非蔡大姐会相面?他问:“您怎么知道?”蔡大姐说:“小麟、小麟,麒麟送子嘛!”翁小麟恍然大悟,全班同学从此更加佩服蔡大姐知识渊博。 然而今天,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蔡大姐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狗娘养的小日本,我永远和你没完!大姐,我对不起你了,你安息吧,我要走了。”翁小麟悲愤地放下蔡大姐,咬着牙,强压着泪水,连忙赶回部队隐蔽处,和指导员交换情况。 正说着,沿运河又过来一队骑兵,战士们以为是自己的部队,正要呼喊,翁小麟一看,发现那些马匹都是白头芯儿,知道是鬼子的骑兵,连忙命令人、马一齐卧倒。敌人匆忙中没有发现,兀自向西去了。 翁小麟和指导员揣摩着,鬼子往西走,那里必然有我们的人。我们尾随他们而去,会更安全、更保险,说不定遇到自己人,还能前后夹击揍他一顿。于是,便带领党校、文工团、银行等机关的人员向西转移出去。 果然,他们跟着敌人,没费什么事把这些干部送到了清凉江西,脱离了危险。 这时,风暴依然很猛,战士们又渴又饿,渐渐体力不支。翁小麟心中更着急,因为到现在还找不到军区机关。他命令大家在一处苇子湾里就地隐蔽,稍事休整。战士们弄了点吃的,饮了马,指导员进行了简短的战斗动员。为减轻人员和马匹体力消耗,大家把锅、碗、水壶、背包、米袋子等东西全部扔掉,以便轻装上阵。 文书小田的伤痛使他不能行走,他脸色蜡黄,咬着牙,对翁小麟说:“连长,我不能再拖累你们了。你扔下我,带着同志们快走吧!” 翁小麟把眼一瞪,虎着脸说:“说什么呢!有我们在,就有你在,党把你交给了我,我就一定会把你交给军区!上马!”随即一声令下,骑兵连又掉头向东冲了过去。 一路上,利用道沟作屏障,打退了敌人的两队骑兵,转向南冲到一个村庄,发现这里的敌人密密麻麻,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翁小麟估计这里很可能有我们的人被围在里面,便暂时隐蔽在村子附近。这时,敌人正在村里忙着抢东西,东南角没有敌人,因此没有被发现。 天渐渐黑了下来,趁月亮还没升起,乘着蒙蒙夜色,翁小麟率骑兵连又向霍家庄冲了过去,接应出来一部分同志。鬼子闹腾了一天累个臭死,正吃晚饭,不料神兵天降,被白马连打了个措手不及。等醒过神来,只见一批八路像闪着一道电光跑了出去。鬼子气急败坏,“嗷嗷”叫着,疯狗一般围了上来,南、北、西三个方向十几挺机枪不停地吼叫,弹如飞蝗。 翁小麟急忙指挥战士向东边运河方向前进,跑到河东街北面一个村庄,发现村北道沟旁边有座小庙。翁小麟让大家隐蔽在道沟里,自己踅到小庙附近察看,发现四处没有敌人,就招呼大家赶快上马,翻过运河大堤,进入河圈,顺着河滩踏着月光一口气向正北跑去,跳出了鬼子的包围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