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十二章冰雪立春冰雪立春(一)
徐小雨和高阔山突然分别收到高大雷的信,说他前一段时间确实到师里去了,但只是去帮忙,现在回来了,在团部保卫股工作。他委托小雨帮忙办一件事,就是到宣武医院看看臧世刚是不是还在那儿。他还问了小雨一件事,就是什么时候能喝她和郝志平的喜酒。他告诉高阔山一件事,就是他打算扎根边疆不回去了。他还嘱咐了高阔山一件事,就是如果有可能的话让他再找一个老伴。 高大雷交办的事情徐小雨绝对不会耽误,她马不停蹄地跑到宣武医院,查到了臧世刚曾经在这里住过的记录,但在七月份唐山大地震时出院了。她又找到常虹的姥爷家,常虹的姥爷已去世三年,房子早被单位另行分配。最后几经周折,她找到臧世刚父母的家,没想到他父母也被遣送回江西老家多年,房子已变成了一个房管所。这一系列的结果,让她好扫兴,让她觉得好对不住高大雷。 同一时间,于凤兰和高阔山也在抓紧商量对策,高大雷的来信无疑提供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在兵团一定确定了对象,尽管目前他们还不清楚是不是就是过去传言的那个破鞋反革命。但他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一定要制止他的冲动,他们决定瞒着小雨去一趟兵团。他们到底要会会那个未曾谋面的女人,看看这是个何方仙女,能把这么心高气傲的高大雷抓挠得五迷三道,竟甘愿死心塌地扎根在那荒野村庄一辈子。 于凤兰和高大雷在县火车站走了个擦肩。 她从车站出来四下张望时,高大雷正好进站,要不是她扭头对着窗上的玻璃拢头发,她甚至连问路都可能问到高大雷,但他们就这样擦肩而过了,这一小小的错过,很可能错过的是一个人的一生历程。 她找到W团办事处的时候已经傍晚了,在这里她才第一次知道高大雷在团里原来这么有名气,工作人员和来来往往的农工、知青提到高大雷没有不能讲上几段故事的。当然,有让她振奋、感动和自豪的,也有让她心酸、担忧和难堪的。等到第二天早上她坐上办事处为她找好的汽车时,她自以为已经把大雷在兵团的事情弄得水落石出了。 她是接受高阔山的委托,带着徐小雨的期盼来的,但她似乎失望了。刚刚几个小时,她就把高大雷在这八年时间里的一切弄得清清楚楚,原来高大雷在知青们心目中依然是名威望很高的学生领袖;原来高大雷几个月没有消息,是被关押起来了;原来高大雷没能被提干完全是因为一直在和领导作对;原来高大雷真的有了对象,这个对象还真是那个反革命,他的所谓扎根边疆原来是因为和这个反革命有了孩子。 于凤兰心急如焚,她要立即见到高大雷,制止他和那个女反革命的荒唐行为,转达高阔山让他回京的意愿。当然,她也要正式通告他,她并不是多管闲事,她就要和他父亲结婚了。他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是她从小就相当喜欢的孩子,是即将成为自己儿子的孩子,她不能看着他毁掉自己的一生而坐视不问,她不希望纯粹的工人阶级家庭中掺进哪怕一点点的杂色。当然由于女反革命出乎预料的怀孕,她不能不作出一个抉择,给叫韩立春的这个女人一个交代,她也不能不重新考虑大雷和小雨的事情了。 到了团部,于凤兰才知道高大雷正好昨天回北京了。她为不能亲自带着高大雷回北京感到有点失望,但又为因此可以避免与大雷可能发生的冲突而庆幸。 几经打听,她直接找到了冯友清的家。当进行完自我介绍,被韩立田让进屋后,于凤兰呆住了。 屋子里暗暗的,散发着一股柴草的膻味,一道蓝色的窗帘把屋子和外面的世界阻隔。偶尔从晃动的窗帘后面跳跃出一缕亮色,闪动在炕端靠墙的一张脸上,冷漠、寂静和肃穆顿时从四面八方聚拢上来,她不禁打了个寒战。 于凤兰静了静神,用逐渐适应了的目光扫视着眼前的一切。屋里没有什么摆设,除了占据几乎半个屋子的大炕外,只有门对面架起的两个箱子和墙上的一排镜框了。炕桌后面靠墙坐着的是一个姑娘,她整个身子微侧向窗户,微蓝的光线均匀地图撒在姑娘的脸上和身上,带出一片宁静,姑娘的脸净得如同一张纸,光溜溜的发髻蓬松又板整。于凤兰的眼睛跳跃了一下,她没有想到,在这么偏远的农村还能看到这么白净耐看的姑娘,她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如此年轻、文弱,曾从梦中把她惊醒过无数次的姑娘,就是那个女反革命。更不能让她理解的是,整整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那么多人跟她讲到高大雷、讲到韩立春,居然没有一个人对她说过这种情况,韩立春是个瘫在炕上的呆傻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