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
确认

已经增加书签

确认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风雨战友(六)

  常虹给了高大雷两个信息,一个让他兴奋,一个令他担忧。兴奋的是师里来调查赵宝胜事件的调查组组长竟然是臧世刚;令他担忧的是赵宝胜的父亲也来了,被王小兵直接安排进了招待所,全天候有人陪伴,其他人不得靠近。

  臧世刚已经升任师政治部主任,这可不是一般的职位,除了戴领章帽徽的现役军人外,在全师地方干部中,他也算名列前茅,尤其在全师知青中,更是首屈一指。

  臧世刚这几年走得挺顺。

  在北京“联合行动委员会”期间,他参加的飞车队神出鬼没,砸了 “红色联盟”的几个据点后受到通缉,便躲到了安徽老家,几个月后,正好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招人,他到处没能联系上常虹,就自己报了名。去兵团那天的路上,正好遇到山火,带队的军代表怕出事,连车都不准知青们下。臧世刚拒绝执行军代表的命令,带着几百名初生牛犊不怕死的同学不但下了车,而且还上了山。据说,那是多少年来北大荒极少有的一次把山火消灭在萌芽里的案例,也是极少有的一次完全靠人的力量把山火打灭的案例,更是极少有的一次完全是靠连山火都没见过的知青们打灭山火的案例。 第二天,当臧世刚带着几百名衣衫褴褛的知青们出现在团部的时候,受到了当地农工们的热烈欢迎。于是臧世刚直接被留在了团部机关,然后就调到了师政治部,再后来就提升为政治部主任。

  看过有关赵宝胜的事故报告,听了常虹的电话后,臧世刚感到事故的严重,立即作出了到W团进一步调查的决定。这不单是因为他和常虹已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不单是因为这次事故牵扯到高大雷,也不单是因为赵宝胜曾经是他身边最值得信任的战友,而主要是因为最近各团发生了多起知青死伤事故。D团山火造成七名知青牺牲的事故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他参与了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结果表明,这是一起各级领导对知青严重失职的事件,知青工作顿时上升为可以压倒一切的政治工作。政治部也成为知青工作的重要牵头部门,臧世刚成为当然的牵头领导。

  到达W团团部的时候天已大黑,他带着随行的干事和司机住进了团部招待所,然后边打听边找到基建连宿舍,把借宿在王向红处的常虹叫了出来。

  俩人分离了足有三、四年,但见了面却没有一丝的拘谨和激动。他们像是战争年代中偶然相遇的一对认识多年的战友,只是相互笑笑,又握了握手。是呀,他们双双都是革命军人的后代,都是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儿,都是敢想敢说敢做的性格。他们的经历、性格都太相近了,以至于从来没有想过需要观察或了解对方,没有过恋爱的过程,没有过恋爱的行动和语言,甚至没有过想起对方就心跳的经历。偶尔通封信,像是领导之间交流工作,偶尔通次电话,没有一句诸如“注意天气加减衣服”之类的关切话语。但不知何时,所有人都把他们当成了一对儿,他们自己也把对方当成了自己人。

  两人并肩走在大道上,全然没有谈对象时的偷偷摸摸,也没有恋人们努力感受对方周身散发出信息的渴望。

  “你不是说明天来吗?”常虹的话十分平静,平静得有些凉,甚至有些埋怨的味道。

  臧世刚并不在意:“你不知道知青工作现在有多重要,一分一秒也不敢拖。”

  “在这呆几天?”常虹问。

  “很快,师里事挺多的。”臧世刚话头一转:“大雷现在怎么样?人在哪儿?”

  “还能在哪?劳改队呗!”常虹站住了:“你说高大雷怎么这么倒霉,从下乡就没踏实,你相信这回是高大雷的责任吗?”

  “明早我先了解一下情况。今儿个先到这吧,坐了一天车,把骨头都颠散了。”

  常虹有些失望。没见面时,她想了好多可聊的话题。她想问问他当初失踪是怎么过的,她想告诉他她是怎么下的乡,甚至想商量一下他们俩到底是什么关系。但见了面,她发觉自己完全没有了想象中的那种兴致,尤其是看到臧世刚一边抡着发紧的胳膊一边心不在焉地打着哈欠时,更是感到毫无意思,于是转身就走:“我也早就懒得说话了。”

  臧世刚似乎感到了常虹的不快,急忙叫道:“哎哎,生气啦?我到你们团第一个见的可就是你,连你们团的冯副政委都没见。”

  “那我得谢谢你的器重了?”

  臧世刚喜欢常虹生气的样子,他笑了。用手扒拉了一下常虹的肩膀:“你们这儿的人不知道你、我和大雷的关系吧?那好,明早之前你一定通知大雷,就装作不认识我,否则不好工作。知道不?”

  常虹没有回头,她担心眼泪会随着惯性甩出眼眶,她声音不高:“甭担心,人家高大雷知道深浅。”说完她头也不回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