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增加书签
已经汇报章节错误
第二章
郭检马不停蹄,急匆匆奔回师部的驻地—秦家沟,他刚从潼关开完军事会议。这回,看来真的要打仗了。他出身贫寒,早年投身绿林,后被冯玉祥招降,随冯将军南征北战,卓有战功,很得冯将军赏识。 他一回驻地,顾不上歇息,马上让卫兵把下面的主要将领召集来,询问征兵和征粮的情况,他知道眼下最迫切的事是筹粮。他的部下均说征兵通知都发到各个村公所,估计问题不大,征粮就难了,老百姓都不够吃,天天有人饿死,富裕户也没多少余粮可征,催了好几天,也收不上一点粮。 没有军粮怎么办? 他对部下吼到:“你们自己想办法,眼看就要打仗了,没有军粮怎么行,不管采取什么办法,要弄到粮食,问鼎中原,在此一举。打跨蒋介石,阎锡山不足惧,那天下就全是我们西北军的。各位同仁,到时候要官有官,要地有地,要钱有钱,要美女有美女。现在散会,各位回去想办法,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要筹到粮食。” 各位军官从师部出来,都各想各的法子去了。 其实能有什么好办法,无非就是逼与抢,军官们都心知肚明,冯将军以治军严而著称,郭检不傻,他若说让他们去抢,冯将军非杀了他不可,他让部下去想办法,上面怪罪下来,找个替死鬼就行了。 这天夜里,郭检找到副官贾福贵,问他:“你们这儿谁家财东最大?” “要论名气,姜家塬姜家村姜家最大,要论地,贾家塬贾家最多,他家有好几百亩地……”贾福贵眨着小眼睛说,他是本地人,自然对此很了解。 “地多有蛋用?谁不知道这几年地里不打粮食。”郭检不耐烦地打断他,郭检摸了摸他脸上络腮胡子说:“早些年听说关中遍地是宝,谁知来了,赶上年谨,这么穷,也没见什么宝。” 贾福贵笑了笑:‘“要说宝,传闻挺多,也不知是真是假。姜家塬莲花井是这里名气最大的宝。听上一辈人说当年宁夏有股回回客抢掠的时候,知道姜家最富,兵围姜家塬几天几夜,几次攻城都攻不进去,最后不战而退,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郭检要了摇头,津津有味地听下去。 贾福贵眨了眨他的小眼睛,说:“回回客围城的时候,有天半夜三更,伸手不见五指,突然看见姜家塬城上方飞弛着一驾金光闪闪的马车,四匹马也金光闪闪,车子后面拉着两个特大碌碡(liu zhou)(陕西方言为lu chi),四匹马奋蹄狂奔,碌碡转得象风车一样快,绕着姜家塬上空转了一圈又一圈。回回客中有懂历史的,认为是周天子的车驾显灵,吓得连夜奔回宁夏,再也不敢踏进关中半步。如今,城门口还有两个大碌碡, 城门口的小村子村名也改为双碌碡。” 郭检笑了笑:“奇了,真神。那么,为啥说莲花井也是宝?” “要说莲花井,也真是神奇。到底是什么时候打的井,谁也不知道, 井有多深也没人知道,你想,姜家塬就高五六百米,它在塬边上,常年有水,这几年连年大旱,连坡下的井也干了,莲花井上的水也不干,就是水车再搅,日夜抽,也不显少。这口井养活了方圆几十里的人。它取名为莲花井,可能是因为井口为青石雕刻的莲花瓣形,井口的水若不抽,天天冒出来,汩汩地流着,成小溪向下流去。下游的人用流下来的溪水做饭,洗菜,洗衣裳。溪水清澈见底,水温也怪,冬暖夏凉,你说这是宝吗?” 郭检点点头。 贾福贵接着说:“要说莲花井就这些,也不足为怪,这儿的泉水多的很,东高泉、西高泉、龙湾、玉泉等等都有泉水。莲花井之所以有名还在于一个传奇故事。听老年人说,当年洪秀全闹太平天国的时候,捻军也来到关中,姜家塬自然是闭城自保,捻军首领赖文光知道姜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几次派人劝说归顺,姜家不答应,于是赖文光大怒,发兵围成,想困死姜家。有天夜里,又发生了件奇怪的事。” “是不是周天子的马车又显灵了?”郭检笑着说。 “这次不是,是菩萨显灵。半夜里,菩萨坐着莲花宝座 ,在莲花井上方,金光闪闪,观音菩萨慈眉善目,手执小小柳枝,微眯着眼睛,久久不愿离去。 赖文光听到报告后,起初不信,出了营门,只见果真如如此,大吃一惊,虽然他信奉拜上帝教,但菩萨在大脑中也根深蒂固,不敢不信,马上率军仓惶而逃。此后,赖文光纵横河南,山东,转战十几年,从不踏进关中一步。” 郭检听了后笑笑:“好,好,好。”连说三个‘好’字后,恶狠狠地说:“我要这个宝,回回客怕,赖文光怕,我才不怕,老子手中有枪。明天咱们就去姜家塬。” 哎,多灾多难的民间十八年(1929年),姜家塬能再逃劫难吗? |